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397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3:14

  朱棣皱眉看着朱高煦,他虽然也擅长搞钱,但花钱搞钱的事情他还是不熟练。

  对此,朱高煦也看向了朱棣:“我准备组织一次下西洋,并且在西洋设立贸易点,让大明的货品能固定在南洋、小西洋沿海各国出现。”

  “我算过,仅此一笔,朝廷每年起码能收入价值二三百万贯的金银。”

  下西洋有多赚钱不用多说,后世诟病的原因是在于下西洋的财货都进入了皇帝的内帑,尽管朱棣没有贪恋金银,并且把它们都投入到了国家上,可对于当时的大臣来说,一个香料折俸让他们成为了下西洋的受害者。

  朱棣和宣德其次下西洋的香料,一直作为俸禄发到了成化年间才用完。

  群臣们好不容易松了一口气,结果一听说成化也想下西洋,连忙将他的想法阻止。

  要是让他再下一次西洋,文官们这辈子都别想拿到工资了。

  吸取教训,朱高煦可不准备用香料折俸来恶了文臣,起码要拉拢一部分才行。

  下西洋为什么间隔时间越来越大,说白了还是沿海各国土著积攒了几百年的金银财货,你郑和来一次就被收刮干净了,不给几年恢复,他们就算知道金银铜矿和当地的珍珠珊瑚是好东西,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开采。

  按照最反对下西洋的刘大夏说法,下西洋一次得耗费几十万钱粮来看,这个规模对于年入五千多万钱粮的大明来说简直九牛一毛。

  原本朱高煦还以为是刘大夏黑不到点子上,结果他来大明看了造船价格后,他只能说刘大夏已经尽力去黑了。

  “我准备让郑和、杨展、崔均、郑峻四人主持这次下西洋,同时在吕宋、巨港设置两个宣慰司。”

  有朱棣的正确答案可以抄,朱高煦自然知道怎么抄作业。

  朱棣搞了个吕宋总督和旧港宣慰司,朱高煦也要搞,而且搞得还要好。

  吕宋那地方别人不知道,朱高煦还能不知道?

  不管是北边的吕宋岛还是南边的棉兰老岛,这些地方充斥着大量的金矿和伴生铜矿,除此之外还有铁矿和煤炭等东西。

  更重要的是,当地的土著虽然数量近百万,但他们的文化程度顶多停留在氏族制度时期,唯一一个国家还是十年前苏门答腊移民迁移过去弄出来的苏禄国。

  朱高煦想要同化他们可太简单了,无非就是恩威并济。

  可是如果真的想要政府当地,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致命的疾病了……疟疾。

  朱高煦除了知道苦蒿可以提取青蒿素外,就只知道金鸡纳树皮可以有效治疗疟疾。

  前者朱高煦根本不知道怎么提取,后者反而比较简单,只要有树皮就可以用来治病。

  想到这里,朱高煦倒不奇怪为什么朱棣会让郑和册封吕宋华侨的许柴佬为总督了,说白了他身上已经有了抗体,可以在吕宋待久一点,活久一点。

  不过如果是这样,那把吕宋的华侨武装起来,让他们雇佣驱使当地土著挖矿是否可行?

  想到这里,朱高煦脑中有了个基础的计划,但眼下他还是得先想办法应对面前发生的事情。

  “这东西得耗费不少钱粮吧?”

  朱棣听到朱高煦要主持下西洋,眼前一亮,好奇询问起来,不过朱高煦却摇摇头:

  “耗费确实不小,但获利更多。”

  “这几日我向父亲讨要郑和后,带着他与杨展、崔均、郑峻等人前往龙江船厂。”

  “龙江船厂所造大船,最大者可以达到三千料,不过只要拨钱粮,给时间木料和经验,他们完全可以建造更大的战船。”

  “我让那里的船工往大了建造,越大越好,只要能造出五千料的战船和六千料马船,如此装备二百艘的话,沿海倭寇即可荡清。”

  “此外,也可以在下西洋前,先下一次东洋,昭示国力,威慑倭国宵小。”

  朱高煦提到了下东洋,而这也是许多人不知道的一件事。

  郑和下西洋前,首先前往的就是东洋的日本,并且奉朱棣旨意教谕足利义满。

  足利义满眼看郑和船队规模庞大,随即捉了二十多个盗贼说是倭寇,并且用蒸杀的方法把他们处死,以此表示大明近海倭寇与他无关。

  郑和回京报告后,朱棣对足利义满的做法,还赐给了他九章、冠服、文绮、金银、瓷器、书画等物,并允许日本国十年一贡,正副使等可以多至二百人,在江浙贸易。

  相比较朱棣的做法,朱高煦的做法就要更进一步了。首先佐渡岛的金银矿他是一定要拿下的,为了方便贸易,他已经准备在修建舰队之余,让渤海修建驿道直接通往海参崴,在那里修建港口,方便日后对佐渡岛补给。

  其次,他肯定不会让足利幕府来大明朝贡贸易,而是在隐歧群岛开埠,以此方便从日本获取石见地区的银矿。

  佐渡岛他可以出兵拿下,反正只是荒岛,足利幕府也不会在意。

  隐歧群岛比较重要,但只要朱高煦不放太多军队,加上当地可以面对日本鸟取、京都开埠,足利幕府即便想要拒绝也得考虑麾下大名的态度。

  用经济手段来让日本人自己在石见挖矿,大明通过红糖、白糖和布匹绸缎来换走白银。

  这就是朱高煦对日本两大银矿的态度,一个经济掠夺,一个直接占领挖掘。

  “二百艘战船,得花不少钱粮吧?”

  朱棣不知道朱高煦在谋求日本的银矿,因此觉得花费这么大有些心疼。

  “此举大约花费百万贯,后续维持这支海军每年大概六十万贯。”

  “不过这支海军成立之后,我大明乃至南洋都难以见到海盗倭寇,同时这支海军能为我大明带来的利益起码三百万贯。”

  朱高煦一开口,朱棣就倒吸一口凉气:“那我的宫城?”

  “京城的宫城是肯定要修建的,我准备分十五年修完,每年拨钱二百万贯。”

  朱高煦提到了朱棣关心的事情,可朱棣听后却觉得有些不够,商量道:“三百万贯,十年如何?”

  “父亲别难为我了。”朱高煦无奈摇头:“修建宫城所需的金砖、楠木都需要从西南大山之中采运,所需耗费人力物力无算,恐怕死伤也不会少,宁愿慢工出细活,也不愿意快工简陋。”

  “倒也是如此……”朱棣点点头,倒是认可朱高煦的说法。

  不过在他点头之后,他又开口说道:“云南的沐春三日前平定了刀干孟的叛乱,询问是否要趁胜追击,俺寻思你了解云南,由你来看。”

  “拿下允姐木了?”朱高煦倒不觉得奇怪,毕竟历史上沐春几个月就把刀干孟打服,后来他病逝,即便何福继任,也才花了半年就把他平定。

  眼下刀干孟能挺这么久,主要还是傅茂、王瑄他们拖后腿,拉着沐春不让他尽情施展手脚。

  现在傅茂和王瑄撒手,沐春打不死刀干孟才奇怪。

  不过就朱棣话里的意思来看,刀干孟应该是跑去三宣六慰去了。

  想到这里,朱高煦也信任朱棣历史上拆分麓川的手段,因此便开口道:“麓川的事情,父亲觉得应该如何做?”

  “俺觉得……”朱棣敢询问朱高煦,肯定是他心中已经有了腹稿,如今见朱高煦回问,他也摸着大胡子将腹中稿子读出。

  “麓川的危害太大,眼下必须让沐春继续深入,直到抓住刀干孟为止。”

  “趁着抓住刀干孟的威势,朝廷得在勐蓬、勐养、勐定、勐佑、勐底这五地设立五个府。”

  “然后再在勐赫、勐雅、勐连、景野四地设立长官司,为朝廷建立更加直接的统治。”

  “这么一来,麓川的辖地就仅剩勐卯、勐宛等地,翻不起风浪了。”

  朱棣这么说着,朱高煦听后也点头认可。

  他说的这九个地方,有的在后世的云南,有的在后世的缅甸,不过不管怎么说,如今都算是大明的疆域,就连三宣六慰也是大明疆域。

  “既然这样,那就设木邦、孟养、孟定、大侯、南甸为府,设潞江、湾甸、孟连、者乐甸为长官司。”

  由于西南战事打了两年,因此原本的木邦、孟养、孟定、大侯、南甸等府土司已经名存实亡,根本不用像历史上一样还设个土司知府,完全可以移民过去汉化当地。

  倒是南边的四个长官司因为距离战场过远,土司力量依旧还存在,以云南的情况,根本吃不下它们。

  想到这里,朱高煦也开口道:“这次的三十余万罪民,三成迁移临安府(蒙自),三成迁往大理、丽江、永昌等地,剩下的四成迁往这五个府吧。”

  “不错不错。”朱棣听到自家老二支持自己,脸上立马露出笑意。

  他现在越看朱高煦越喜欢,原因则是在得知他要定北平为行在后,朱高炽特意写信给他希望不要那么做,定都南京有利于控制江南。

  一想到老大不想迁都,朱棣就十分不满,相反看向朱高煦,朱高煦基本都是与自己路线一致,自然看他也看得顺眼了。

  “你大哥不希望俺们迁都北平,你知道这件事吗?”

  “知道。”朱高煦点头,自己抬了一张椅子坐到朱棣的龙案一侧。

  朱棣看着他,眼里满是怨念:“你大哥就是小家子气,不明白俺的想法。”

  “大哥确实小气。”朱高煦轻笑,随后开口道:“因为小家子气,所以成不了大事。”

  朱高煦倒不是刻意贬低朱高炽,而是朱高炽和朱瞻基历史上做的确实不怎么样。

  北平是顾成守的,永乐年间财政无忧是郁新、夏原吉在操持,朱高炽有功劳是一定的,但没有江南文人们吹嘘的那么大。

  永乐年间的整体方向,依旧是在走朱棣制定的路子,朱高炽只能按照朱棣的想法去操持国事,就如朱元璋在时,朱允炆得按朱元璋想法操持国事一样。

  可到了他们自己执政的时候,态度立马就发生了转变。

  朱高煦可以抓住朱棣的心思,朱棣的心思无非就是下西洋、迁都北京、北征蒙古、疏通运河。

  现在朱高煦进行的这些事情,都是按照他想要进行的方向进行的。

  发展辽东和渤海,是为了日后拿下漠东,为了从漠东进攻漠北。

  迁都北京已经开始选址,北平已经成为北直隶,北平府也成为顺天府,北平城也成为行在。

  现在下西洋已经开始了,朱高煦接着要说的就是疏通运河了。

  “北平日后若是为国都,肯定需要从抽调辽东,辽东想要满足北平是一个漫长过程,因此运河的疏通迫在眉睫。”

  朱高煦与朱棣说起了运河的事情,朱棣听后也点头:“我南下看过了,当年黄河决口的事情确实糟糕,黄河夺淮入海也让运河容易淤泥,理当疏通。”

  “对!”朱高煦点头:“疏通运河的前提是治理黄河,而治理黄河的办法我也想好了,束水冲沙法就是对付它的好办法之一。”

  “束水冲沙法?”朱棣好奇探了探身子,朱高煦也借机将这个明代嘉靖年间才出现的治水办法给解释了清楚。

  束水冲沙法是明代潘季驯提出的治理黄河办法,其理念从明代开始影响清代,乃至后世都是在这个办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简单来说,就是收紧河道,利用水的冲力,冲击河床底部泥沙,从而达到清淤防洪的目的。

  到清康熙年间,经靳辅、陈潢在明潘季驯治河基础上的发展与完善,黄河上形成了以缕堤束水攻沙,遥堤防洪,结合隔堤、滚水坝、减水坝等利用洪水刷槽淤滩的治河防洪体系。

  如今朱高煦将完善的它拿到明代,不仅拿到了明代,他还要拨款把这套体系建立起来。

  只要这个工程修建好,黄河决口的次数将会得到控制,范围也是同样。

  仅这一个工程,就可以让两淮、黄河、山东等地数百万百姓不用再担心黄泛,这就是朱高煦将工部讨要来的原因。

  “你这个办法好!俺信任你,交给你放心去办!”

  对于朱高煦的‘束水冲沙法’,朱棣眼前一亮,毕竟他在任皇帝的时候,什么工程不管谁修建的,到了最后始终会记在他的头上。

  他造反起身当了皇帝,现在最渴望证明自己比朱允炆强。

  从宋代三易回河开始,黄河就没消停过,连忽必烈都拿它没办法。

  朱高煦的这个“束水冲沙工程”一旦成功,那他朱棣的功绩绝对要添一笔,

  “你要调动多少钱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92页  当前第3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7/9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