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72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3:14

  “陛下和太孙早已回宫,眼下恐怕已经在组织朝会了。”

  “今日的检阅,由奴婢代为巡视。”随身太监回礼禀告,只是答案让朱尚炳二人脸上有些不好看。

  “演武!”

  朱尚炳对旁边的卫指挥使招呼,而后便回到位置上坐下,看模样并不重视检阅。

  一旁的朱济熺见状,只是笑着安抚了随身太监,而后一脸笑意的回到了位置上,并命人取来了棋盘,与朱尚炳在万军注视下下起了棋。

  随身太监见状,不由得在心底叹了一口气,过了一会才将目光投到了大教场上,观看军中士卒演武操练。

  如此过了半个时辰,朱高炽才带着一卫兵马姗姗来迟。

  待那卫兵马站稳脚跟,朱高炽才气喘吁吁的走上了高台,与朱尚炳二人作揖:“兄长,炳弟……”

  朱济熺比朱高炽大三岁,他自然是要行礼,而对比自己小两岁的朱尚炳,他也并未轻视,依旧作揖。

  见他这么礼貌,二人也不得不放下棋子,拱手回礼。

  只是在回礼结束后,二人并不打算与朱高炽深聊,而是自顾自的下棋。

  好在朱高炽的注意力并不在棋局上,而是走到了高台台前,望着操练的三卫兵马,脸上止不住的笑意。

  那模样被朱尚炳和朱济熺看在眼里,忍不住小心私语道:

  “这兵马又不是他的,他激动个甚。”

  “别说这里的兵马,便是日后燕府的兵马和北平、大宁的兵马,恐怕也轮不到他节制,毕竟……呵呵。”

  二人的话很小声,但朱高炽还是能听到。

  饶是好脾气的他,听到这种话也忍不住紧了紧拳头,但之后却又松了下来。

  确实,便是他也不得不承认,他不如自家弟弟朱高煦。

  若是以前,他还能说自家弟弟只有匹夫之勇,但眼下半年多的时间过去,自家二弟成长迅猛,不管是行军打仗还是处理政务都稳压他一头,便是朱高炽也开始心虚了起来。

  样样不如朱高煦的他,真的能凭着嫡长的身份压他一头,当上那燕王吗?

  “高煦的变化,着实是太大了些……”

  朱高炽抬头看向天穹尽头,望着那缓缓升起的太阳,心情五味杂陈。

  “贺——”

  “圣躬万福……”

  “复位——”

  “圣躬万福……”

  卯时五刻,当唱礼声在奉天广场之上响起,净鞭声也一声又一声的炸响。

  六百余名文武官员站在奉天殿前的广场上,文左武右等待下一流程。

  奉天殿内,朱元璋一身常服坐在殿内金台(龙椅)上,左边站着随身太监及同样常服的朱允炆。

  不多时,礼乐声起,殿门左右兵卒再度鸣鞭,群臣也再次拜叩皇帝。

  待群臣起身,便进入奏事环节。

  按照礼制,大臣奏事时需预先咳嗽一声,从班末行至御前跪奏。

  奏事者不得使用口语,而是大声的朗读奏章。

  如果官员要承旨或要回答,那末尾的回应声需拉长,以此让百官知道奏事完毕。

  可以说,早朝对于皇帝和文臣的素质要求很高,皇帝要有极其强的政治能力,才能保证在朝会中熟练处理政事,文臣也要思绪有条理,以免出错。

  “臣吏部侍郎胡……”

  奉天广场上,一名名大臣先后唱礼,随后来到御前跪奏。

  他们所说的事情,其实都是些县镇盗匪或常例、或升迁的小事,但朱元璋却坐在位置上听得认真。

  自他废除丞相制后,他便最担心遭人蒙蔽,所以制定大规模早朝、午朝正是要体察民情,免受蒙蔽。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制定了只在正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举行的大朝,以及每月的初一,十五举行的朔望朝。

  除了这些,朱元璋还会时不时举行晚朝,以此来看官员们执行政务如何,有没有依时在白天将政务都处理完毕。

  他如此频繁的举行朝会,为的就是不想让自己与百姓脱节,而这一件件小事,正是他体察臣子是否隐瞒民生的手段。

  站在一旁的朱允炆瞧着这一幕幕,心里并不高兴,而是有一种无奈的心理。

  在他看来,每日的早朝、午朝,以及偶尔出现的晚朝实在没有必要,因为这样的频繁朝会太折磨臣子了。

  不仅是臣子,便是他这位储君,也觉得颇为折磨。

  朱允炆一心二用的听着百官奏事,对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根本提不起兴趣。

  他的目光一直看着不远处的黄子澄,而黄子澄也以眼神回应他,似乎在说事情已经办的差不多了,马上就可以见成效。

  得到了黄子澄的眼神,朱允炆这才打起了几分精神。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直到半个时辰后,一名户部主事才走了上来,跪拜奏事:

  “臣户部主事徐允中,特此奏拜陛下……”

  “七月十五以来,苏松二府以钞抵税之法多见成效,二府百姓缴纳赋税十分积极,至昨日已上缴税钞十七万六千四百三十二贯余六百二十三文。”

  “苏松二府百姓皆高呼万岁,以此回应陛下仁政!”

  徐允中如此说着,朱元璋脸上却露出几分笑意。

  一旁的朱允炆见状,当即上前笑着作揖道:“陛下,此仁政若是能惠利苏松二府而不亏损国库,理当在江南之地推行。”

  “嗯……”朱元璋应了一声,并没有追问朱允炆原因。

  这样的举动,让朱允炆感到了几分不安,毕竟他此前可是竭力反对‘以钞抵税’的新政,这转变太大,自家爷爷为什么不问一句?

  “此政虽为仁政,但毕竟只施行了四天时间,具体的还是得往后面看。”

  朱元璋坐在金台上,老神在在的回应徐允中及朱允炆:“这样吧,先再看几个月,待十月户部的文册奉上来,朕再定夺。”

  “圣躬万福……”徐允中大声唱礼,而后起身退回了自己的班位。

  见状的朱允炆也松了一口气,下意识看了一眼殿下的黄子澄。

  朱元璋刚才的话,都由殿外力士大声唱出,在徐允中退下后,黄子澄也听到了朱元璋的回语,心里开始盘算起了如何推动苏松二府以钞抵税的政策。

  说是推动,实际上只要有头脑的人都不会拒绝这次以钞抵税。

  毕竟一贯钞在市场上只能抵二三百文,而交给朝廷充作赋税可是实打实的一贯。这中间的利润,可是接近七百文啊……

  黄子澄心思活跃,朱允炆也自有心思,他们就这样站到了早朝结束,而早朝结束后的朱元璋也起身离开了金台,群臣纷纷唱礼欢送。

  朱允炆跟上了朱元璋,二人向着武英殿走去,路上朱允炆汇报着昨夜处理奏疏的一些内容,以此方便朱元璋稍许能很快处理完所有奏疏。

  两刻钟后,二人带着大批太监兵卒回到了武英殿内,朱元璋也坐回龙椅上,开始阅览奏疏。

  由于昨日朱高煦放了假,因此这批奏疏都是朱允炆及朱高炽等四人处理的。

  朱元璋翻看了几本奏疏,眉头一直没有舒展。

  他这表情,让朱允炆的心悬了起来……

  “这些奏疏,你都阅览过没?”

  朱元璋头也不抬的询问,朱允炆闻言也摇摇头:“并未,您未开口让孙儿阅览,孙儿不敢轻动。”

  “日后你阅览过后再交给我吧。”朱元璋说出想法,朱允炆便也跟着应下。

  恰好此时早膳传上,爷孙二人便起身去了偏殿吃早膳。

  在那饭桌上,朱元璋看了一眼已经明亮的窗外:“高煦这几日可曾去了颖国公府?”

  “未曾。”朱允炆摇摇头,见状的朱元璋便低头喝了一口泡茶,久久没有将那用来漱口的泡茶吐出。

  朱允炆知道,这是朱元璋在想某种事情想出神时的状态,但他没能猜到自家爷爷是在想什么。

  不等他开口询问,朱元璋便将泡茶吐到了旁边随身太监端着的水盆里,并用蜀锦手帕擦了擦嘴和胡须。

  做完这一切,朱元璋才呼出一口气,整个人在一瞬间萎靡了几分,似乎做出了什么决定:

  “告诉下面的人和高煦,日后他不用去颖国公府学习了。”

  “……”听到朱元璋的话,朱允炆愣了愣,他没想到这一天来的那么快。

  “孙儿领命……”反应过来后,他点头应下,而后心不在焉的吃起了早膳。

  与他的慢条斯理相比朱元璋很快解决了自己的胃口,并起身返回武英殿处理奏疏。

  不多时,待朱允炆也吃完东西返回,爷孙二人便沉默着处理起了奏疏,直至辰时六刻,宫内的寂静才被脚步声和唱礼声所打断。

  “晋长子熺(秦长子炳),参见皇爷爷……”

  朱济熺与朱尚炳来到了武英殿,这说明他们已经检阅完了军队。

  朱元璋抬头向他们招了招手,示意他们入殿,二人见状也纷纷谢礼。

  “在军营内检阅一遍大军后,可有什么感悟?”

  朱元璋考校起了他们,但朱济熺与朱尚炳却下意识对视一眼。

  “孙儿以为……”

  “好了。”

  朱济熺刚想开口,却被朱元璋打断,脸上表情有几分不耐烦:“没有感悟便明日再去一趟,不用编瞎话来骗朕。”

  他用上了“朕”的自称,可见十分不高兴。

  朱济熺与朱尚炳只觉得脸颊通红,作揖表示自己知道了后才在朱允炆的眼神示意下入了位置,等待处理今日的奏疏。

  朱元璋瞧着二人坐下也不说什么,只是埋头处理奏疏,时不时与朱允炆讨论一些奏疏内容合不合规矩。

  如此过了半个时辰,直到随身太监前来提醒,朱元璋才发现时间已经到了午时。

  他起身便想带着三个孙子去隔壁偏殿吃饭,但不凑巧的是朱高炽在这一刻走入了武英殿内。

  “燕长子炽,参见皇爷爷。”

  朱高炽气喘吁吁,脸上通红,显然是一路小跑过来的。

  兴许是朱元璋今日心情不是很好,因此他此刻看什么都碍眼,端着脸询问朱高炽:“为何此时才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92页  当前第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9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