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苛捐杂税,加上官学、医院推广,大明的人口增长也算是进入了爆发期。
“去岁天下户数一千八百二十四万二千余五十五,口数九千二百七十二万六千七百五十七。”
“去岁天下田亩数为六百八十六万七千九百一十九顷,又余三十二亩六分。”
在郭资的汇报下,洪熙元年年末的大明人口突破了九千万,这无疑值得歌颂。
朱高煦十分满意,在他看来,如此才是大明的真实人口情况。
在他攻入南京的时候,他就推测过大明人口当时应该在八千万左右。
历经十八年的政策推行,大明的人口增长了近一千三百万,以这个时代的夭折率来说,无疑值得歌颂。
“去岁新增的人口几何?”
朱高煦询问郭资,郭资也开口道:“只算生产并足月而活的,约一百六十万左右,剩余增长的,多是从云南改土归流中被登记造册的百姓。”
郭资的话让朱高煦颔首,要知道如今医院还没有彻底铺开,婴儿夭折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依旧达不到他的标准。
即便如此,按照现在的速度来说,大约五年后,大明人口就能破亿。
不过就算如此,朱高煦一经联想,还是不免唏嘘。
大明开国已经五十二年了,人口也才堪堪从五千九百万增长到九千二百余万,增长了不过150%左右。
相比较之下,后世五十年时间,人口增长率达到了240%还多。
尽管按照世界人口比例来说,大明的人口占据世界大概30%的数量,但这相比较朱高煦所设想的局面来说,这点人口还远远不够。
“各地医院医生的俸禄,从每人二十贯提高到三十贯,护士从十二贯提升到二十贯,并将这条消息刊登。”
朱高煦对郭资下旨,郭资闻言作揖道:“陛下,这是否太多了?”
他整理了一下语言,这才说道:“国朝养医护三万余,每年收诊金不过十二万余贯,但俸禄开支却多达五十六万贯。”
“若是再提高医护俸禄,每年支出恐近百万贯,请陛下三思……”
虽说中原很早就开始有惠民和社会福利等政策,但从没有像朱高煦这种,持续投入百万贯以上的皇帝。
“朝廷从海外获取金银,又在国内以十税一收税,若是不惠利百姓,那何足以称天子,何足以称百姓为子民?”
“此事我意已决,不可再议!”
朱高煦斩钉截铁,郭资见状只能无奈退后。
见状,夏原吉、宋礼等各部尚书纷纷上前上疏,而六军都督府也禀告了交趾军屯田改民田的事情。
当下六军都督府手中军屯田已经不足二百万亩,渐渐与财政脱钩,这也是朱高煦想看到的。
他也不担心六军都督府日后要看户部脸色吃饭,毕竟户部收入的大头除了田赋外,来钱最快的就是海外的矿区。
但凡这些矿区出点事情,户部恨不得让六军都督府插着翅膀飞到矿区去。
大明抛弃交趾、大宁、旧港,基本都是因为财政问题。
类似云南这种可以开采金银铜矿的地方,就算打的头破血流也舍不得抛弃。
这些地方如此,海外有矿区的地方也如此。
这般想着,朝会也在朱高煦的走神中慢慢过去。
直到结束,他都没能等到任何文官对孔府的继续求情,看样子他们是真的不敢在自己面前犬吠,生怕自己真的会取弓将他们射死。
在内心轻嗤一声,朱高煦便也起身在山呼万岁的送声中返回了乾清宫。
朱瞻壑还能待到二月中旬,二月中旬后,他便要乘车南下,随后换马车返回南京继续读书了。
这次北征虽然没有遭遇什么敌人,但朱瞻壑确实将书本知识运用到了实际中,故此对以往嗤之以鼻的教材也开始上心了起来。
朱高煦估计等他回去后,应该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好好学习的。
时光飞逝,转瞬间便来到了三月份,孔府涉案的三万余人被发配车里府,发配的队伍浩浩荡荡,延绵十余里。
各地州府都需要为他们准备稀粥,以免他们饿死在半路。除了他们在迁徙,朱高煦也下令从江西、南直隶、浙江等地对云南、交趾、琉球府进行迁徙。
被迁徙的对象,多为家中耕地数量不足的人家,凡是人均低于三亩的百姓,均被强制迁徙。
这样的做法,自然使得被迁徙百姓怨声载道,其中不乏有对朱高煦私下写史,对其诟病的人。
只是名声这种事情,随着年纪增长,朱高煦开始越来越不在乎了。
此前他还想着让朱棣帮自己背锅,但年纪增长上来后,他发现背不背锅无所谓,能把事情干好就行。
如果现在大明与之相连的所有国家,并都将他们同化为汉人,那朱高煦宁愿背上一口厚重的大黑锅。
只可惜,迁徙所需的资源不能凭空变出来,迁徙人口也并非那么简单。
别说人口,就连一些政策也不一定能很快见到成效,例如朱高煦在永乐年间制定的银行政策。
原定永乐十七年年末就能出现的银行,直到洪熙二年四月中旬才正式在全国完成部署并开业。
在银行开业的同一天,各地报纸争先恐后报道了银行的规矩和政策,其中当地存,异地取的法子尽管很早就出现,但过往都是私人或商帮在做,第一次有朝廷参与其中。
故此,商贾及百姓们并不知道朝廷的银行能否信任。
不过对于善于搞舆论的朱高煦来说,如何让银行走上正轨,没谁比他更清楚了。
先是制定各地官员俸禄发往银行,官吏凭存折自行领取俸禄。
其次就是在报纸上狂轰滥炸,让整个民间所能接收到的,都是大明银行的正面消息。
最末便是组织大量百姓前往银行存取钱,让过往的百姓知道银行可以正常存取钱,甚至特意调动军队伪装为百姓,大宗异地取钱。
在朱高煦的这一套套办法下,终究是有商贾开始在银行存钱,而百姓的那点钱数量不多,许多人并不敢轻易尝试。
不过这不要紧,只要社会的风气往朝银行存钱开始走,那百姓自然而然就会存钱,更何况为了让百姓存钱,朱高煦也开始玩起了他设想好的国债……
“卖报卖报,大明银行发行东北、西北、两京铁路国债,年利息五分,存一贯得五十文,存十贯得五百文,存一百贯得五贯钱咯!”
“卖报卖报……”
六月,即便是酷日悬挂高空,但街头巷尾依旧有不少斜跨布包,拿着报纸不断吆喝的人。
他们的年纪大多在十二朝上,基本是小学毕业的学子。
正如当年朱高煦设想的一样,大明小学推广后,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短缺的人力岗位。
大明毕竟是一个刚刚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所需要的工人数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毕业学子在毕业后所面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应该如何养活自己。
有的选择回家务农,有的选择去城里闯荡。
账房先生、跑堂伙计……这些岗位大多已经招满了人,而大明朝每年还有数十万学子不断毕业。
正因如此,卖报成为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手段之一。
只要有人买报,他们便愿意为这些人读报。
一份报纸一文钱,口才好的人一天能卖出去四十几份,口才差的也能卖出七八份。
报纸走入人们的生活已经三四年了,人们已经开始习惯从报纸上获取消息。
一个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拒绝习惯带来的诱惑。
各地的报社,也开始以府、县扩散,许多县已经有了自己的报社和县报。
由于朱高煦有旨意,因此各县除了机要的消息,其它消息都得提供给报社,由报社的主编来审核后刊登。
国债的消息传出后,不少百姓都来到了银行询问,但也只限询问,鲜有人会购买。
毕竟买了国债后,一年内就不能退钱,对于许多人来说,一笔钱一年不能动,这很难让人接受,不过朱高煦也不指望国债投入市场后就会有很多人买入。
他要的是循序渐进,只要有人买,只要这人得到了本金和利息,那国债这个雪球就会在民间越滚越大。
只要朝廷控制好这个度,那便不存在支付不起利息这种事情。
“过去四个月,朝廷在地方上的两千四百家银行,除了官吏的俸禄开户,民间开户数量仅有二万六千四百三十七,存款五十八万六千余贯,但调动的比较频繁,每日调动规模在两万贯左右。”
“另外,三种铁路国债经过一个月的宣传,也仅仅只卖出六万四千贯……”
七月,武英殿内郭资只觉得嘴里发苦,不知道怎么评价银行的情况。
“银行的运行成本是多少?”
坐在郭资对面,朱高煦低着头处理奏疏,头也不抬的询问,话里话外十分轻松,这让郭资不由得放松了几分。
“一年差不多五十万贯。”郭资回应着朱高煦,朱高煦颔首道:
“你不用压力太大,我敢弄银行就说明他能解决朝廷的一些问题。”
“朝廷从永乐五年开始就不断铸钱流入市场,算下来这些年也铸了七八千万贯。”
“加上海外的白银和铜钱不断涌入,实际上民间已经开始从半实物半货币交易转向了完全的货币交易。”
“现在因为银行刚刚出来,许多百姓还不了解,也不支持,就连朝廷自己人都在发俸禄后连忙将钱取出,拿回家存起来。”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就会知道银行是值得信任的。”
话语间,朱高煦对郭资继续道:“下个月我会开始刊登报纸,将朝廷将四百余万两黄金和一千多万两白银存入银行的事情公之于众。”
“另外,今年结束后,我也会宣布将军队军饷结算也以银行和存折的方式下放。”
“现在海外的吕宋、锡兰、旧港、昆仑洲、木骨都束、忽鲁谟斯、榜噶喇等宣慰司、官场都已经在修建银行,并储备了一定数量的新钱。”
“你不用太担心银行的事情,不出三年,我敢保证银行内最少有两千万贯的不动储蓄。”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盯好工部那边的铁路建设。”
“只要两京铁路、东北铁路修通,那依托长江和恼温江,银行完全可以依托铁路和水路,实现两个月内运输任意一笔钱抵达两京十六布政司的各地银行。”
朱高煦安抚了郭资,郭资见状便也起身作揖,忐忑不安的离开了乾清宫。
在他离开之后不久,工部的黄福便找上了门来。
朱高煦宣他入殿后,他便直接交上了一份地图与一本文册。
“陛下,这是西北铁路的勘察路线和造价。”
“其中,西北铁路还分出了张家口前往定襄、九原、五原三县的铁路,里程一千余六十五里,造价三百八十万贯,工期四年。”
“至于西北铁路,全程五千四百三十二里,其中陇山路段和瓜州至哈密路段修建最为困难。”
“前者是地理困难,后者是人手不足,需要出高工价从甘、肃等府募工。”
“陇山段的四百里铁路,以当下的技术,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