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快穿)富贵荣华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43节


  正因罪行颇多,衙门还得派人前往杨广清招供的地方,寻访受害之人,了结陈年旧案,这案子也长久了些。不过,杨广清在认供后没多久,就疯了,整天喊着不想死。

  谢青和其他捕快冷笑道,就他犯下的案子,也能判个秋后斩决。

  杨广清最后还是没等到处斩,在牢中惊惧而死,生生吓跑了胆。唯一稍安的是,他曾谋夺的那些财产,都归还原主,有些得到补偿的人还远道而来感谢江城衙门,大呼青天老爷。

  得了一番美名的文县令好几天都笑容满面。

  对王家酒坊而言,可能就是打发了一批伙计,周氏挂念女儿,和沈员外商量,想送几个老实可靠签了卖身契的奴仆过来,被锦荣婉拒了。

  酿酒不过一时兴趣,她日后花在酒坊上的时间不多,人少也清净。

  赶上一年雪灾,有难民路过江城,王记酒坊多了两个伙计,一个是哑巴,一个失聪,都是没了父母的可怜人,但帮锦荣打理酒坊,还是勉强够的。

  次年,周氏与沈员外生下一女。

  ……

  王家酒坊仍每日开着,卖的酒不多不少,总有定量,而来买酒的人,也不乏一些精怪生灵,散仙游道,但锦荣酿的酒虽好,也无法多饮,消受不得。

  锦荣今年也已十八了,如她这般年岁的姑娘多是嫁了人,可王家也无其他亲族,锦荣一个人自在也无人管,周氏虽为她母亲,但现在已非王家妇,也强插手不了。在沈家又有幼女分心,看酒坊生意又好,女儿还会酿酒,也不急着了。

  三年一科举,远方京城春闱如火如荼。

  曾谙和许数两人既是同乡,又是好友,一路科考顺利,过了殿试榜上有名,成了二甲进士,名字虽吊在后尾,但对于本不抱什么希望的两人来说,已是不错的运气了。

  在琼林宴上,也被担任考官的尚书大人赞了一声年轻有为。

  二人家中都以有婚配,且是媒妁之约,门当户对,自然榜下捉婿,还有和朝中高官结亲这种事和他们无缘了。

  曾谙和许数心也宽,不掺和这些事,而是决定向翰林告假一起返乡,和家人同喜后再入朝为官。

  来京前还是无人知晓的普通举子,回去就是有了官身的进士老人,连仆役还有马车都可向翰林院报备,坐在车厢里的曾谙不由得和好友感慨连连,许数也点了点头。

  离江城不足十里原,两人又喜又激动,虽是衣锦还乡,但到底有些近乡情切。

  忽然疾雨突降,外头的车夫道,“两位老爷,下雨了,前面有家城隍庙,要不去那避避雨,等雨停了再走。”

  “就去那吧。”

  曾谙和许数有仆从打着伞相护,一路没淋什么雨就进了城隍庙。里面还有他人,看着是个衣着寒酸的书生,本有仆从想讨好进士老爷,这庙本就不大,他们人还多,便想着驱赶走那书生。

  许数未染官场仍有正直之心,见状立刻怒喝了一声,反倒将那仆从赶到外头屋檐下看着马车。非但如此,还和曾谙一起像那书生拱手道歉,“是我二人未管教好仆从,令他生了跋扈之心。”

  那书生虽衣衫简朴,但目光清净,气度舒然,“小生姜九道,只是一落第书生。”

  自述窘况,也不见有半点沮丧颓然,即便对上进士老爷,也不卑不亢,没有攀附之意,看的出来,姜九道对仕途并不怎么热衷。

  曾谙和许数更加好奇,起了交友之心。

  这时,仆从已准备好了被褥铺盖,曾谙瞥见香案上的神像,拉过许数的袖子,“子异,这神像我是不是在哪见过?”

  许数也觉得这神像眼熟,但怎么也想不起来,两人只好当作是记错了。

  夜晚,两人和姜九道交谈过后,交友之心更甚,对方才华不差,更多是时运不济,以及无心于此。

  待睡着之后,曾谙梦见一蓝衣老人,与城隍庙里的神像竟有几分相似,蓝衣老人拈须对他微笑,语气中的温厚与威严并重,

  “我乃此界城隍,曾蒙你让酒之恩,故助你金榜题名。如今此缘已了,望你能够惜缘积善,若你日后行恶,待死后论阳世善恶,你我再见,我定不会轻放。”

  曾数猛然惊醒,身旁的许数竟也醒了过来,两人一说,发现做了同一个梦,只是许数梦见的是自称土地的青衣老人。

  这才想起,为何会如此熟悉神像的容貌,没想到他们还碰到了化作凡人的神仙,还让了一回酒,让城隍老爷和土地老爷欠了恩情。

  第二日,庙里的人都醒来了,一出门却发现那被赶出来守着马车的仆从被压在马车下,疼的晕过去了。

  弄醒才知道,这仆从心生歹意,又因为被许数训斥,想要对马车动手脚,让他们受罪,结果自食其果。

  姜九道感叹并庆幸道,“天佑曾兄和许兄,没能让这恶奴得逞。”

  曾谙和许数,对视了一眼,心中有了猜测,怕是城隍或土地帮他们避了祸,转身返回庙里又是恭恭敬敬地磕头跪拜

  其他仆从,还有姜九道也跟着拜了拜,虽说子不语怪力乱鬼神,但见庙不拜,也非善事。

第292章 神鬼娘子

  江城,雨,丝丝细细地飘散着,

  背着书箧的姜九道,抬手挡着雨,跑进了酒坊,在柜台旁的摇椅上坐着个手握书卷着浅紫色衣裙的姑娘,旁边还放着个小火炉。

  姜九道第一眼见到她就愣住了,不是她的容貌有多秀美,而是那一双眼眸,仿佛能看透人心。衣裙的紫色并非娇艳,而是一种说不出的尊贵。

  锦荣出声道,“阿九,阿十,有客人来了。”

  阿九阿十就是她捡回来留在酒坊的伙计,因为都有残缺,两人干活都是一起的。

  姜九道听见这声,猛然发觉自己刚才有些失礼了,连忙朝着店家,也就是这位紫衣姑娘,作揖拱手行了一礼,“小生只是进来避回雨,还望店家不要嫌弃。”

  锦荣微微点了点头,“无事,我也请公子喝杯酒吧。”

  姜九道本想拒绝,但嗅到伙计端来的酒味,忽然就忍不下心拒绝,被酒香勾着浅饮了一口,如坠美妙梦境,流连忘返。

  想起曾兄和许兄说起过,江城王记的杏花酒最好,好像进来时看到外面挂着的就是‘王记’的招牌。

  就这喝酒的功夫,一会儿外面的雨就停了。

  姜九道望向外面的街市,发现家家户户门上都点着灯,扎着纸花,路上行人也不多。

  锦荣看出了他的疑惑,悠悠道了一句,“今天是中元节。”

  “原来如此。”姜九道恍然大悟,这段时日他一直在外漂泊,多是在荒山野岭,都忘了时日。

  喝了酒,雨又停了,姜九道便起身告辞,微微迟疑,还是掏出身上仅有的些许银钱——十几枚铜板留在了桌上。

  锦荣未看桌上那些铜板,只是在姜九道走时,淡淡提醒了一句,“中元节,乃是鬼门大开之日,这位公子还是小心点为好。”

  ……

  “打烊了吧,这天气也没人来买酒了。”锦荣随口道,阿九和阿十点了点头,按吩咐收拾店子。

  锦荣从摇椅上起身,走向门,抬头望向外面微暗的天色。

  中元节也就是鬼节,便是阴曹鬼差也不会阻拦未入轮回的鬼魂到阳间,受香火祭祀。

  百鬼夜行之日,其他精怪妖灵也蠢蠢欲动,容易生乱子。不过江城有她在,寻常妖精鬼怪也不会有胆子在这闹。那书生身上气息纯净了些,容易引鬼,只要不出江城,也不会有事。

  周氏先前挂念女儿,想让锦荣在中元节来沈家,被女儿以要拜祭亡父为由拒绝了,周氏只好作罢,不仅是她,就是小女儿沈遥也很想念这个姐姐,虽见面不多,但不知为何,才两三岁的孩子尤为亲近锦荣。

  锦荣倒不急着给此世父亲的牌位上香,据她所知,她爹早就轮回投胎了,便是上香也受不到香火。

  但别人不知道,又是诚心诚意的,锦荣也不好叫他们失望。沈家还有谢青夫妇送来的纸钱香烛,就被锦荣挥手一抹,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其实是出现在了黄泉路口,就当是送给那些无后人香火的孤魂野鬼罢。

  姜九道原是想着找个客栈住的,可惜囊中羞涩,唯剩下的那些铜板也给了酒坊店主,现在只怕是睡柴房,也没客栈愿意收的。

  他倒是不介怀,在荒山野岭便是以天为庐,以地为席也是有过的,姜九道想起城外还有个城隍庙,今夜在那宿一晚也好。

  姜九道快步往城外跑去,路途中却又下起雨。为避雨,他忙不乱又钻进了看到的一间屋子,进来后,发现中央的桌上也放着一尊像,还摆了瓜果烧鸡和其他祭祀品,还有其他一应摆设符合庙宇的样子。

  这也是庙宇?姜九道心生奇怪,看了那雕像半天也没看出这是哪尊神来。

  等了好一会儿,天都快黑了,雨还是未停,姜九道想干脆不去那城隍庙了,在这将就一晚也行,于是立刻在庙里收拾出了睡觉的地方,肚子很快就饿了,姜九道没去动那些祭祀品,而是从书箧里翻出一包干粮来,虽有些发硬难嚼,但和着清水喝,姜九道也吃得津津有味。

  入睡时还犹记那酒味。

  梦中脖间忽有湿腻腻的感觉,姜九道挣扎着醒了过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恶鬼脸。不知是哪里来的力气,姜九道竟推开了恶鬼,自己也撞到了桌子,抬头一看,桌子上什么都没有,连那来时见到的雕像也无,他心思敏锐,很快就想明白了,要吃他的就是那雕像伪装出来的恶鬼,

  从未撞过妖魔鬼怪的姜九道却没有多少害怕,只想着奋力一搏,而不是葬身于恶鬼腹中。

  他想着要逃出去,却发现所谓的庙宇,没有门,也没有窗子。

  那恶鬼也不追他,而是狞笑着张大了嘴,越张越大,姜九道所处的这庙宇也跟着变化了起来,变得圆滚滚。

  姜九道脑中有一个不敢置信的想法,这庙不会就是恶鬼的肚子吧。

  墙壁上还流出青色的臭水,姜九道只叹自己倒霉,竟然主动撞进了恶鬼的肚子。

  正要闭眼直临死亡时,冲天而来一道白光,刺破了屋子,恶鬼也嚎叫了一声,却无反抗之力,姜九道也从被划开的裂缝中掉了出去。

  似是摔在了结实的草地上,姜九道有些眩晕,却也看清了外面真正的景象。

  天朗星满,像是晴天的夜晚。原来他早就被恶鬼骗了。

  陷入昏睡前,姜九道听到一清朗温厚的男子声音,“多谢大人帮忙捉了此恶鬼。”

  “无妨。”

  这声音似乎在哪听过,姜九道迷迷茫茫地想到,很快心神支撑不住昏了过去。

  “若不是城隍去赴了地府盛宴,知晓有恶鬼敢在他附近装神建庙来吃人,他也会出手解决了。”锦荣收了手,随意道。

  方才刺穿厉鬼的是她指尖凝聚的一道剑光。

  赤衣男子,也是地府秦广王无奈一笑,中元节,正巧赶上阎罗王设宴,鬼吏松散,竟无意间漏放了恶鬼入人间,差点惹出祸事来。

  他虽知晓此事后,立刻赶到人间来,但逃窜的恶鬼又多,难免有失,好在有阳世的这位大人愿意帮忙,才没让这恶鬼害了人。

  否则便是他与地府的罪过了。

  秦广王看向那惊惧的恶鬼,威严地冷哼了一声,“你本就是因在世为恶,才沦为恶鬼,如今不思己过,还妄图吸人生气,让你魂飞魄散都是轻的,还不随我回地府受上几百年重罚。”

  他不过抬袖,便将恶鬼收入右袖中。

  随后又是一道红色流光没入姜九道眉心中,这书生在恶鬼腹中待了那么久,也被吸了少许精气,算是他的过失,送些灵气稳固心神也当作是他的补偿了。

  秦广王对锦荣又是一揖道,“中元节即将过去,本王还须将百鬼召回,先与大人拜别了。”

  锦荣点了点头,她也该回去睡觉了。

  临走时,秦广王不忘道,“此情地府铭记,日后大人有空,可来地府坐坐。”

  清晨,姜九道悠悠转醒,抬头便看见了正统的城隍神像,昨晚那恶像仿佛是一场梦。

  后来他游历各地,又碰到个叫张诏的道士,将此事说给他听,这便是后话了。

  ……

  一群低调却不失庄重的车队自京城南下,路经江城,停了下来。

  文知州身为江城最高长官,如今却是恭恭敬敬地对着一位气度不凡衣着却不显贵的老者行礼道,“宁老。”

  这位老者可不是什么普通人,当今天子帝师宁望儒,又是前首辅,如今卸职归乡,文知州可是半点不敢慢待,不说,宁公几个在朝中任身居要职,听说天子苦苦挽留,不愿宁公离朝,甚至希望在京中荣养,但宁公想要落叶归根,思乡心切,所以才有这返乡。

  文知州先前还不知道宁公返乡会经过他这江城,现在迎接已是有些匆忙。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