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朕只想要GDP/笑死,谁还不是个SSR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43节


  生活在北境的人久不踏足京师富贵繁华之地,天子之于他们,早就成了一个遥远又尊贵的符号,但是定安公主的到来,忽然间就让京师变得真实起来……

  她那出众的仪表,从容不迫的气度,乃至于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决绝,都令北宁城的百姓为之动容,而她坚持每天两次登上城楼巡视的行为,更是成了士气提升的直接因素。

  空间里几个皇帝看着他这操作,呆了呆之后,也算是悟出来了。

  “你是打算天长地久的在这儿待着啊?”

  刘彻反问他们:“在这儿待着有什么不好?”

  李世民:“啊这……你不要皇位了?”

  刘彻道:“要啊,怎么能不要,我现在在做的,不就是为皇位而奋斗吗?”

  李世民:“可你说你要留在这儿啊……”

  刘彻道:“不留在这儿我上哪儿去啊,回京城,呆在天子眼皮子底下,哪天一不小心被他噶了,全剧终?”

  李世民:“……”

  李世民不解道:“你不是猜出来了吗,这场和亲就是天子设置的考验,你通过了啊?”

  刘彻无语死了:“然后呢?我高高兴兴的回京,跟他说‘爷爷,爷爷!其实我没死,先前之所以说死了,是在骗你呢,我也要答题,答对了你就要封我做太孙哦!’这样吗?”

  李世民:“……”

  唯唯诺诺。

  李元达:“所以你就决定在北宁城待着?”

  “是啊,”刘彻说:“这儿多好啊。”

  “要兵有兵,北宁城的兵,送嫁的兵,全都是我的。”

  “要钱有钱,看看我那能摆几里路长的嫁妆吧,谁比我有钱?”

  “要身份有身份——在京师我要当孙子,呆这儿,都是别人给我当孙子,这小日子美的……换你你会回去吗?”

  李元达:“……”

  唯唯诺诺。

  朱元璋:“那你之后咋办,就一直猫在这儿?万一天子哪天噶了,你回不去,怎么办?”

  刘彻语气温柔:“我当然要留在这儿啊!”

  想了想,又偷了小霍一句名言:“嗯,匈奴未灭,何以家回?不把戎狄扫清,我是不会回去的。等把戎狄扫清……笑死,我说我是天子,谁赞成,谁反对?”

  朱元璋:“……”

  唯唯诺诺。

  最后嬴政忍不住问了句:“你怎么就觉得自己能安安生生的呆在这儿,真不怕京城的皇叔们给你使绊子?”

  “始皇,你可别瞎说。我们家一向兄友弟恭,亲眷和美,怎么会干背后使绊子这种事呢,这么可怕的想法,我连想都不敢想!”

  刘彻捂着心口,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继而展开了信纸,开始分别给几位皇叔写信:“×叔近来可好?侄女恭问叔叔身体安泰。”

  “侄女在北宁城一切皆好,只是军中牲畜太多,兽医缺少,您能不能替侄女操持些人手送来?侄女也是实在走投无路了,不能眼睁睁看着我国朝的战马病死,却无人看顾啊,而这等大事,不找您,又能找谁呢?”

  写完这个又开始写下一份:“×叔近来可好?侄女恭问叔叔身体安泰。”

  “侄女在北宁城一切皆好,只是大寒将至,城中军民却少冬衣,听闻皇叔母家在户部有些门路,可否求您代为筹措?父王早逝,侄女能依靠的,也只有您了!”

  然后再开一份:“×叔近来可好?侄女恭问叔叔身体安泰。”

  刘彻一边写,一边给空间里的伙计们科普:“他们为什么要给我使绊子啊?我明明只是一个为国和亲、孤苦无依的可怜公主!”

  嬴政:“……”

  刘彻:“如果大事不成,他们起码也通过帮助我,在天子面前收获了印象分——他们没亏啊!”

  嬴政:“……”

  刘彻:“如果大事成了——笑死,在他们眼里,这军功章也有他们的一半,毕竟他们帮了我呢!而我这么个孤苦无依的可怜公主,难道还能篡位当女皇吗?把我供起来有什么不好!”

  嬴政:“……”

  刘彻:“所以说,不是我在利用皇叔们,而是我在给皇叔们的人生创造价值,该他们谢我啊……”

  嬴政:“……”

  刘彻:“你为什么一直不说话啊?都是我一个人在说嗳!”

  嬴政:“……”

  唯唯诺诺。

第92章 雾草,野猪有挂14

  就在刘彻在北宁城大大方方发育的时候,京城天子终于得到了心腹传书,知晓了北关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大单于死了。

  这并没有超乎他的预料。

  甚至于,天子本身就对大单于的死亡起到了推动作用。

  当年本朝精锐五出大漠,所向睥睨,占尽上风,天子怎么可能不为后世儿孙思量,早早在龙城埋下几枚棋子?

  倒是定安公主临危不惧、慷慨激昂的讲出的那一席话,让他默然良久。

  虽然知道她此去必然不会真的落入戎狄之手,虽然的确没有用她和亲的打算,但天子心里对这个孙女,或多或少是有些歉疚的。

  小小年纪就没了父亲,幼年时候又不被他看重,好容易得了自己这个祖父青眼,没过几年又失去了至亲的弟弟,最后还被蒙在鼓里,出塞和亲……

  彼时天子还能在心里宽慰自己,只是去走一遭,便会回京,因此换来一个公主的名位,荣耀加身,又有何不好?

  可是他如何也没想到,定安居然抢在他的心腹取出密旨之前便将局势安排妥当,又以最合适的方式稳定了大局。

  最要紧的是,她居然没有想过,大单于死了,她这个和亲公主的使命就此终止,她可以回京了……

  她选择留在北宁城,直到事态彻底结束,即便她仅有的几个血脉亲人,此时都在京城殷殷盼望着她的归来。

  难道以“定安”为封号的女子,都是这么刚强骁勇的吗?

  天子为之默然,却不由得湿了眼眶,使人去给太子妃和成宁公主送信——即便定安一时之间回不来,大单于死了,她无需嫁到塞外去,总归也是个好消息。

  太子妃闻讯之后为之落泪,成宁公主也是捂着心口半晌无言。

  虽然那两个孩子使人传讯,道是不必惊忧,绝对不会发生意外,但人心都是肉长的,她们岂能安心?

  颖娘也就罢了,她身手敏捷,人又结实,出发之前总算还跟母亲和姐姐好好的告了别,而春郎……

  那孩子唯恐行踪暴露,临行前甚至于连面都没能见到啊!

  如今知道二人无恙,计谋得以成功,便尽可以安心了。

  消息传到各个仿佛,诸王或多或少的也松了口气,都衷心地替侄女感到高兴。

  该怎么说呢,当年东宫还在的时候,对弟弟们不错。

  尤其天子爱重元后与东宫,压根没给过庶出之子继位的遐想,他们打心眼里不觉得能跟东宫这个大哥掰腕子,当然也就不会故意跟东宫别苗头,如是一来,兄友弟恭,感情不算很深,但到底还是有的。

  之前百般在天子面前求情,说想要让自己的女儿代替颖娘,那话多半是假的,但说不想让侄女出塞和亲,这话却百分之百是真的。

  如是过了几日,定安公主的书信终于传到了京中。

  不单单是天子跟太子妃、成宁公主有,成年的诸王也没落下,几乎可以说是人手一封。

  天子展开书信细阅,便见信上并无花团锦簇的描写,开头恭敬的问过天子身体安泰之后,便用简练的言辞将当日之事描述出来,此后便是这一路北上的见闻,最后也是最要紧的,则是北宁城的现状与形势难辨的龙城……

  天子的目光落到了书信的末尾。

  “当日离京之前,祖父传召孙女过去,询问孙女恨不恨您,孙女说,不恨。孙女说的是真心话。”

  “因为孙女知道,您不会真的将孙女送去和亲的。即便真的将孙女送去了,也一定是有着别的计划,需要孙女这个和亲公主配合。”

  “孙女还记得,年幼的时候,父亲抱着我在膝上,指着我朝精锐之师的进军路线,神采飞扬的告诉我,孩子,你的祖父是天底下最了不起的人,他做到了先代天子没有做到的事情,他亲手开拓了王朝的盛世!”

  “那时候孙女尚且年幼,并不能清楚的了解父王话中的未尽之意,然而当时父王脸上的神情,孙女却一直铭记在心。待到长大之后,了解到了祖父的功绩,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戎狄之辈,畏威而不怀德,昔年王师将其逐出大漠,使其如丧家之犬一般狼狈北逃,几次三番向我朝上表求饶,彼时何等恭顺?再到近年以来,却屡有寇关之事,杀我边民,劫我财货,祖父昔年诏曰,华夷不两立,盖因如此!”

  “孙女此番出塞,离京之后一路北上,广观民情,深有感触。尤其北宁城百姓连年遭戎狄劫掠,十室九空,生活之困苦,更是令观者泪下。作为天子的孙女,我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的,我必须为他们做点什么。”

  “公主和亲,是为社稷安稳,我回到京城,京城不过是多一个公主罢了,有何增益?但是倘若我留在北宁城,却能叫北关百姓知晓,京城没有忘记他们,天子也没有忘记他们,岂不比京城多一个公主要好得多?”

  “不孝女在此向您请罪,北关安宁之前,孙女大抵是不会回京了,请祖父保重身体,以待功成,孙女回不去,只能请母亲和姐姐替我向您尽孝了!”

  “不孝之女颖娘敬上,谨再拜!”

  天子默不作声的将那几页纸看完,眼前猛地一花,手指松开,那几页信纸便轻飘飘的落到了地上。

  左右见状赶忙弯腰要捡,却被天子摆手制止,继而亲自离席起身,小心的将其捡了起来。

  “颖娘啊……”

  天子失声道:“上天待我何其薄也,为何叫你托生成女儿!”

  左右闻言,尽皆变色,又不敢作声,噤若寒蝉的将头垂下。

  天子却无暇理会他们,握住那几张信纸,孤零零的坐在席上流泪。

  如何也预料不到,这世间最是知他懂他的,竟然是这个向来极少见面的孙女!

  只可惜,为何让她托生成女儿呢!

  天子惘然长叹。

  ……

  而与此同时,诸王也接到了定安公主的来信。

  展开一看,噢,求助的啊。

  该不该帮呢?

  从感情上来说,他们是倾向于帮的,但是如此一来,老爹心里边会不会有点什么?

  寻了长史跟幕僚前来商量,都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帮!”

  长史开门见山道:“从私情而言,公主是王爷的侄女,没能留住公主在京,而使得其出塞和亲,已经于心有愧,现在公主书信求助,又非艰难之事,王爷若不肯伸出援助之手,岂不令天下人齿冷?”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