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朕只想要GDP/笑死,谁还不是个SSR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520节


  “不错。”李元达赞许的看着他,道:“亲兵们多半都是李氏子弟和乡党中人,是靠得住,值得栽培的。叫他们在你身边历练一下,见一见底层的民生,间歇性的去抓一抓人、审一审案,但凡有个能拎的出手的,将来就外放出去做个主官。”

  “至于军中流动的那七百精锐,最好也是从不同的部队当中抽取,叫军队的血液流动起来,鲜活起来,这是好事。”

  李约郑重其事的应了,想了想,又小心翼翼的瞄了他一眼,试探着问:“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给我送钱……”

  这是难以避免的。

  不需要敲诈,甚至于李约连态度都不需要表露出来,对方甚至于会强行送钱给他,以求安心。

  李元达明了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再则,李约也不是外人嘛!

  他很理解的告诉李约:“五五分账。”

  李约的眼睛明显的亮了一下,嘿嘿两声,又说:“我拿两分,剩下的三分,两分给亲兵们,一分给流动驻军。”

  李元达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去吧,此事真正拟定出文件还,还得耗费几日功夫,你刚好也趁着这个时间,好好考虑一下细枝末节的事情。”

  李约应声而去。

  ……

  潘严令人封禁了户房,亲自带队,嘎嘎乱杀。

  而与此同时,街头巷尾对于今日衙门门口李氏公子对阵嚼舌妇人的一场精彩大战的讨论也到达了顶峰!

  王松均穿了一身半新不旧的袍子,抄着手坐在酒楼里,津津有味的听旁边桌上的客人议论这事儿。

  “要说这位李约公子办事,可真是投洒家的脾气,就该叫那几个长舌妇试一试倒霉到自己家的滋味!”

  还有的连连叹息:“可惜事情没能成,可惜啊!”

  另有人哼道:“潘先生不是已经去查了吗?有这位冷面判官在,我不信那几家子人能讨得了好!”

  末了,又齐齐举杯:“为节度使的善政,也为六小姐的好心,来喝一个!”

  酒楼内的氛围立时便沸腾起来。

  经历了家国之变,王松均格外喜欢如今的烟火气,就着一碟腌肉慢腾腾的吃酒,却听不远处小钟声脆响,又到了今日念南都报的时候。

  因着刚在南都报担任了职位,也亲自写了诗,这会儿他难免就要多多关注几分,却听旁边桌上的几个客人把南都报和今日之事联系起来了。

  “要说大事,再没有比城中修茅房更大的了,怎么却不见南都报讲?”

  旁边有个人很有经验的左右看看,确定吸引到了周围人的眼光之后,才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三舅的表哥的堂嫂的娘家弟弟在南都报做工,听他说,南都报新聘了一位极有名的先生来,就修茅房这事儿,还写了诗呢!”

  王松均听到此处,不由得把耳朵又往前伸了伸。

  却听声音最是浑厚的那汉子道:“极有名的先生,却是哪个?俺识字不多,会写诗的也不认识几个!”

  那人轻轻一笑,道:“据说,乃是被称为当世诗词第一人的王松均王先生!”

  周围传来一阵抽气的声音:“居然是松均先生!”

  “王先生居然到了南都?!”

  王松均有种又不好意思,又想继续在这儿听一听的感受。

  这时候便听有人问:“王先生写了什么诗,你可知道吗?!”

  那人便得意起来,眉飞色舞道:“你们这可算是问着了!”

  说完,洋洋得意的吟诵了几句出来。

  王松均压抑着清一清嗓子的冲动,等待着周围人给出反馈。

  然后就听见那声音浑厚的汉子道:“这文绉绉的,跟茅房有什么关系?听洒家来写一首!”

  “好个节度使,真他妈不错!修茅房,茅房大!茅房里的坑真大,坑上有百家,拉屎都来它!”

  王松均一口酒喷了出去,剧烈的咳嗽起来!

  然而周遭人的反馈可比听见他那两句诗的时候热烈多了!

  “好!!!”

  “好诗啊好诗!!!”

  还有人高声叫好:“张兄所做,当真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王松均咳得肺管子疼,啼笑皆非之余,又觉得有些意思,遂悄悄问旁边人:“那汉子是谁?”

  旁边人哈哈一笑:“此人姓张,自称叫宗昌,据说是念过几本书,从前自己起了个雅号,唤作月边疏影……”

  王松均点点头,心里边回味的却是方才众人对于那几句……姑且算是诗的评论吧。

  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他转念又想,诗词本就是用来抒情达意的东西,谁说自己写的诗,就一定比别人的诗好呢?

  之前在心里想人家写的东西姑且算是诗,本身就是一种傲慢了。

  自己的诗或许会更多的流通于达官贵人口中,但是这人的诗,却真正的能够走到底层百姓们的心坎上。

  想到此处,他不由得微笑起来。

  那大汉随口作了首诗,得了满堂彩,心里也是颇高兴的,逗乐子嘛!

  转而瞧见不远处一个中年文士若有所思的模样,还当是丢了丑,略有些赧然,上前敬一杯酒:“随口胡言,先生不要笑话!”

  王松均赶忙摇头,同时回敬他:“我倒是觉得,先生所作诗词,颇有些白乐天的味道呢!”

  大汉懵了,自以为声音很小的问同桌唯一一个文化人:“白乐天是谁?”

  文化人小声告诉他:“声名远播的大诗人!”

  大汉受宠若惊,倍觉脸上有光:“先生谬赞,真没想到洒家也有跟大诗人相提并论的一日,哈哈哈哈哈!”

  酒楼里气氛再度又热闹了起来。

  王松均慢腾腾的将那碟腌肉吃完,酒水饮尽,终于优哉游哉的起身,往南都报的办事处去了。

  而与此同时,那首大汉信口吟出的小诗,却在底层迅速流传起来。

  咱们不如王先生懂诗词格律,但王先生肯定不如我们懂茅房!

  传得多了,也有人问——这诗虽然粗了点,倒是也朗朗上口,是谁写的?

  便有人很自信的告诉他:“是大诗人白乐天所作!你不知道吗?他写诗一向以通俗易懂闻名!”

  “噢噢噢,还真是,一听就明白了,果然是大俗即大雅!”

  直到若干时日之后,这首诗辗转传到了被贬在外地的白乐天耳朵里。

  “我新写的诗?我怎么不知道……”

  白乐天很茫然。

  展开看看。

  修茅房,茅房大!茅房里的坑真大……

  白乐天险些一口血喷出来!

  “是哪个杀千刀的干的?别让我逮到!!!”

第361章 救命,我身边所有人都有病22

  伴随着李约李公子在衙门门口的惊天一撕,南都城内的茅房修建工程整个被按下了加速键。

  不只是人口普查的进度,连同砖石的筹备和后期的制度性完善过程也显而易见的加速了。

  而先前的反对力量当中,最先冒头、消极怠工的那一批眼见着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地狱,事实上后边那只脚也进去了,只是还露出个屁股欲说还羞的留在门外,等潘严一脚给踹进去罢了。

  而那些对此心怀不满却没有急于做声的人,却仍旧还是隐藏在暗处,沉默的观望着,并不做声。

  李方妍从这回的事情当中吃到了教训。

  她并不后悔接下这个工作,更不后悔出头做这件事,甚至于那教训也并非是来自于粪娘子这个称呼。

  对于名声,她其实看得没那么重。

  李方妍只是恍然惊觉,这个世界,同她从前所在的那个世界是不一样的。

  譬如之前指定计划的时候,她几乎是想当然的把这个时代的胥吏当成了前世的基层工作人员。

  她知道基层的人各有各的辛苦,所以也想着尽力给予他们一些补贴,但是……这些人跟胥吏,其实完全是两回事。

  “或许,我该脚踏实地一些。”晚上入睡的是,李方妍仿佛是自言自语般的说了这么一句。

  吉祥正在给她铺床,闻言吃了一惊,瞠目道:“小姐,您觉着自己还不够脚踏实地呢?”

  “不够,”李方妍用热过的毛巾擦了把脸,神色坚定道:“明天,我也跟着出门做人口普查去!”

  缺什么补什么,不够了解底层,那就去了解底层!

  “小六,”她问:“你觉得呢?”

  小六的声音较之最初,明显变得活泼多了,她说:“这很好啊。”

  略微沉默了一下,又说:“有空的话,我也想找家药铺待一待,倒不是不自量力想去学大夫坐堂,就是……就是多听听看看,学点什么。备不住以后,我也可以出去坐堂,替人看病呢?”

  李方妍短暂无言,继而声音有力道:“好!”

  就在几日前,她们刚刚经历了一场别离。

  南婆婆离世了。

  过程无需赘言,而以她与小六之间的感情而言,此事对后者的打击不言而喻。

  李方妍以为她会低迷一段时间,没想到她很快就振作起来了。

  甚至于开始在每天的课业结束之余,自行学习医药书籍,得了空也会去请教唐大夫。

  这是个令人欣然的变化,虽然一切的开始,起源于一场生离死别。

  ……

  南都报短暂的卖了一个关子,提前一天刊登消息出去,告诉南都众人,本地即将迎来一位真正有资格评定诗词文赋的文坛顶级人物,此后南都的读书人若是有意发表作品,尽管可以投稿试水。

  消息一出,几乎尽是嘘声。

  笑死!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