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说了,并非纯粹的商业活动,村里挣了钱,自然要回馈乡里。
赵夫子也是听到这些,才更愿意帮忙做监督。
若他们只是把利润揽到自己怀里。
官府那边可就不依了。
一定会按照商税来收。
这种事可大可小,可以收商业也可以收农税。
全看一县之长的想法。
再说,纪元确实有意这样分配。
若小纪元在时,有这样的买卖,有能顾忌到孤儿的分红补贴,他根本不会死在即将温暖的初春里。
小纪元去世之前的梦想是吃顿饱饭。
纪元或许完成不了小纪元的梦想,但却可以照顾同他一样的孩童。
读书也是同理。
自己虽不需要村里再给补贴,有之前牛家的分成就足够了。
但以后像他这样的学生,不用再担心没有钱读书,也不用担心笔墨纸砚。
长长的文书写下来,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
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要是有商会的人来看,肯定会说,这几乎可以成为集体经济的模板。
从上午到晚上,再到深夜。
安村主任家的蜡烛都燃尽了几根。
赵夫子查漏补缺,按照天齐国律法,又定了几个细则。
这文书眼看越来越厚,也越来越详尽。
终于在天破晓时,安村长走出门去,对儿子道:“去吧,放出消息,赵夫子,我,安叔公,准备带着全村人做青储料。”
“一共要招一百三十名村人,男女各一半,年龄在十四到五十五之间。”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整个安纪村,都因为这个消息沸腾了。
第42章
第42章
“安纪村要做青储料了!”
“安叔公, 安村长牵头,赵夫子做监督!”
“快去啊!只要出力,就能挣钱, 都不用去县城做短工了。”
“安叔公那么挣钱的买卖, 竟然舍得让我们一起?”
“好像是要货的人太多, 他做不过来了。”
“他家前两年挣了很多银钱, 我们也能挣啊。”
“怎么还要女的,还要一半?这干活的事,我们力气最足啊。”
“别说笑了,你家干活的,还不是你老婆,她扛麦子比你有力气!”
“管他呢, 反正我家的都去看看,谁能应上,谁就去做工。”
“还是在农闲的时候,也不耽误农活啊。”
村民们本就听到一些风声, 现在知道正式的消息, 接受程度比预想中要快得多。
是啊。
这可是挣钱的事。
他们还看着安叔公家挣了两年的钱呢!
全村人蜂拥而至, 全都赶到村长家门口。
村长家门口已经摆好桌椅,安大海在登记大家的姓名,他写不过来,把安小河也喊过来了。
不过最后,还是安二娘子最细心,她记得最清楚。
安纪村里, 识字的大人还不如小孩多。
女子里更少了, 一个是赵夫子的娘子,另一个就是安二娘子。
所以想来做工的, 全都按照每户登记姓名,年纪,家里几口人,家里多少地,多少牲口。
一切填好之后,到时候等通知。
刚开始还有些混乱,到八月十三日下午,也就是放假的第六日下午,事情就捋顺了。
被喊过来的安二娘子刚开始还有些乱,现在已经成了顶梁柱。
她一一介绍前来报名的人,又按照各家各户的情况分好,安大海安小河都成了给她打下手的。
安大娘子又对村里各家清楚,给出人选的建议。
按照各家人数情况,抽调一到两人,要是家里人多的,就多抽几个。
当然,还要选勤快的人,这点安村长跟安叔公也清楚。
八月十四一早,名单就出来了。
所有入选名单的村人,简直欣喜若狂。
挣钱的机会来了!
虽然不知道能挣多少。
但多一分,对家里都有帮助啊。
等到过年的时候,家里就能添点新布,添点米粮。
还有些买不起牛的人户,甚至都在梦想过完年自家添点积蓄,然后买头春牛呢。
“你家去了几个人?”
“我家人口少,只有六个,还只有我家儿媳妇入选了,说她平时做活最利落了。你家呢?”
“我家小儿子去了,也是说他平时做事勤快。”
“原来选人标准是这样的。”
“那我也勤快啊!为什么不找我。”有人反驳。
“你家两个女儿都入选了,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你家两个女儿比你勤!”
名单过了好几个人的手。
赵夫子,安村长,安叔公。
加上安大娘子,安二娘子,简直把方方面面都照顾了。
故而选出来的人,几乎挑不出毛病。
纪元看着整个村里喜气洋洋,终于松口气。
今年的麦假原本是七日。
但第八日,也就是明天,正好是中秋,故而也是放假。
终于在放假的时候,把青储料的事彻底搞定。
以后就算没有他,按照如此缜密的规范,安纪村的青储料也能自行运转。
要是青储料需要量再增加也不怕。
料少了就添人,安纪村有的是人等着去做工。
八月十四当天中午,所有去做工的人都签字按了手印。
安村长他们一行人也能去衙门,让官府先备份了。
不过这次去的人,就变成安村长,安叔公,安家二娘子,再加上一个安大海。
纪元肯定也会跟过去。
张兽医这种技术工种,就不用去了,跟安大娘子一起在村里找合适的地方,等秋收过后就挖窖。
中午吃过饭,一行人准备动身。
谁料在村口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这人纪元也是见过的,很瘦,看着很没精神。
正是安二娘子李盼弟的弟弟李耀众。
“二姐!你们这是去县城吗?做什么?!”李耀众明知故问道。
李耀众如今住在姐夫家里,安纪村那么大的事,最近热热闹闹的,他能不知道?
原本抱着文书的安二娘子脸色一僵,下意识看看公公安叔公的脸色,开口道:“去县城做点事,你不是在读书吗。”
安二娘子被喊过来做事,也算意外。
是十三岁的安大海,以及同岁的安小河记录不周。
而赵夫子年岁大了,安村长识字又不多,这才找了既熟悉青储料,又识文断字的安二娘子。
这些文书工作做下来,她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人。
更别说,以后的账本还是她来管。
故而这次去衙门,安二娘子也要去,以后她跟衙门打交道的地方也多。
刚开始跟着忙的安二娘子还没意识到什么,这一日的活计下来,让她反而愈发精神,比在家烧饭开怀多了。
直到赵夫子跟纪元建议,让她跟着去衙门办差,安二娘子眼圈都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