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不关心这条路上运的是什么。
是大米也好,是小麦也罢了。
就算运的是根树枝,那也没关系。
有关系的是,你一个小小的将军,凭什么敢做朕土地的主。
往小了说,这是肆意妄为,贪财无度。
往大了说,甚至可以讲镇南将军有不臣之心。
这种冒犯,足以让皇上震怒。
特别是本朝皇上,正因为衰老变得没有安全感时,很需要一个典型来树立自己的威信。
年轻时候的皇上,或许会派人敲打。
如今的皇上,则是真心的愤怒。
他先骂兵部,此地为何没有换防。
再骂户部,此地的情况为何不禀告。
最后翰林院跟太子一起骂。
天齐国内里发生这样的事,难道你们就没有责任吗。
最后道:“武举还是要开,还要重用,把这些酒囊饭袋都给换了!”
这些事到底能办成几件,那不好说。
每处换防都牵着巨大利益。
更不要说山高皇帝远的地方。
但被立为典型的镇南关,却是一定会换。
临时成立的监察巡视组立刻出发,前往滇州府镇南关。
天齐国承平已久。
许多地方只换兵不换将也是常有的事。
有时候兵将都不换,那也好说。
毕竟,动了就是银子,动了就要牵扯关系。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
不动就不会出事,不动也就不费钱了。
镇南关被单拎出来,也是它倒霉。
纪元算准橡胶的利润,算准朝廷的反应。
更算准另一件事。
说好给官府的税收,最后肯定会到那位将军口袋。
等朝廷派下来的人查到这一层。
也许,有些麻烦就可以彻底解决了。
都说了,解决这些事,要解决的干干净净才行。
留隐患,可不是他的作风。
纪元对柴烽道:“好好算着,从宁安州到底出去多少车货物。”
“一车一百文。”
“到时候,一笔笔的要回来。”
柴烽立刻应下,眼神里写满兴奋。
想占宁安州的便宜?!
做什么梦!
肯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柴烽还在兴奋,纪元拍拍他:“走了,看看几个养牛场的选址。”
谁有功夫跟你们瞎玩啊。
养牛才是最重要的!
再不养牛,他家小黄真的要累死了!
第122章
第121章
不管外面怎么吵闹, 宁安州内里的事情,推展得有条不紊。
宁安州大部分百姓,并不太了解那些事。
他们只知道, 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也知道他们的知州不会骗他们。
这不说本地人真就淳朴到傻。
而是纪知州是什么样的人, 大家若还不了解, 那真的是瞎眼了。
所以外面吵吵嚷嚷, 他们依旧做着自己的事。
从春耕的选种播种,再到现在的中耕,追肥。
都是之前常做的。
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鱼先收获,随后是鸭子收获。
这稻田里的鱼肉似乎都格外肥美。
鸭子更是被过来的商贩们一一带走,价格远高其他的鸭子。
而这些银钱, 可以换来很多东西。
各家发现,他们过得,好像比过年那会还要好。
还是一天比一天好的那种。
渐渐地,也有村民们发现, 他们其实需要很多东西。
漂亮的餐具, 更多花纹的衣裳, 更精美的服饰,还能买外面送过来的点心。
不论男女,感觉自己想要的东西更多了。
真是奇怪,以前大家都没有这些玩意,不都过了吗。
怎么看了好东西,就走不动路了?
这自然是正常的。
向往更好的生活, 本来便是人之常情。
染布, 橡胶,稻田里的鸭子。
一切的一切, 让宁安州的百姓们脸上浮现另一种笑容,带了说不出的雀跃?
好像开始期待货商们会带来什么东西?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好像买得起了。
不过影响最多的,好像还是本地的伐木会。
伐木会成员上万人,主事的一共十一人。
领头为两个,一个叫石枫,是个很精壮的小伙子,今年二十五。
另一个叫骆静雅,今年三十三,自己跟丈夫都会砍树,而且比之其他人,骆静雅的技术更加精湛,总能找到最合适,更省力的角度。
他们也成为宁安州最新的势力。
平日不仅约束伐木会的成员,还可以跟收木头的商人们谈价。
橡胶的原料也出自他们的手里,故而在染布商会,还有橡胶商会,都很有面子。
要说之前的伐木工讲起来,总会有点不好意思。
但现在的伐木工,跟之前却很不一样了。
具体哪里不一样,他们自己讲不出来。
但心里只觉得,日子越过越好。
宁安州内里一直安稳,所以不管外面的货商们有多着急,进来之后,总要吃完酸笋鸭汤,再感慨这路难走,之后满意地拉着货物离开。
唯独经过镇南关的时候,好心情荡然无存。
此地的关卡必须收费,按照每车来算。
如果看不好,车上的东西或许还会被抽走一点。
虽然不算多,但恶心人啊。
但看守的当地兵士,商贩们敢怒不敢言。
再想到,要不是宁安州的知州谈条件,他们的处境可能会更恶劣。
真是烦人啊。
好在过了镇南关,这些货物就能运出去,甚至可以装到船上,远销整个天齐国。
不少人都说,滇州府五大商会,药材,宝石,木材,布商,茶叶。
可能很快就会有第六大商户,橡胶商会。
当然,这还太远。
要看橡胶之后的应用了。
不过现在看来,橡胶商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