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头摸摸后脑勺,发自内心地感慨:“营长没骗人,书中真的啥都有啊!”
小孟嫂子真文化人也。
他们要是能像小孟嫂子那样,看个跳舞,也能巴拉巴拉一大段话,宋干事她们是不是就对他们笑了?
脑补至此,几个小伙子脸上露出不忍直视的傻笑,嘿嘿,嘿嘿……
“她们表演的可真好!宋干事的舞蹈优美,赵干事唱的《白毛女》差点把我唱哭了,黄世仁太坏了,真不是人……”
晚上回来,孟秋兴致勃勃地和季屿分享今天看的表演。说着说着,她问:“二哥,你怎么不去看啊?”
季屿道:“避嫌。”
孟秋不明所以,他一句话解释:“之前隔壁的何嫂子想把宋干事介绍给我,我没答应。”
“为什么啊?”孟秋坐到他面前,问他,“宋干事长得好看,跳舞也好,我觉得她是一位优秀的女同志。你为什么不答应啊?”如果他们在一起,应该过得也不差。
“麻烦。”
“啊?”
季屿反问她:“如果我忙于工作,顾不上家里,你会怎么想?”
“应该的。”
他们签协议前就提过这个问题,季同志就是因为一心工作,不想让家庭影响他,才考虑协议婚姻。忙工作,顾不上家里,很正常啊。
甚至如果后方真的有什么事,也该她来解决,这是她的职责。
“如果我真的和她结婚了,你觉得她会怎么想?”
孟秋想想前世听过的很多类似的控诉,大概明白了:“……不负责任?”
因为他们是协议,是假结婚嘛,季二哥对她来说是甲方,而不是伴侣,她就不会要求他尽伴侣的责任和义务。相比之下,如果真的结婚,另一半要求他付出感情,或者对家庭尽责,都是应该的。
仔细想想,季二哥提出的这种婚姻方式还挺先进,花钱雇个人,既不会影响工作,又能帮忙处理内务,少了很多麻烦。
以后她要是有需要,是不是也能这么干?
孟秋脑瓜子转了转。
作者有话要说:
备注:孔雀舞相关知识来自百度;
小剧场:
孟秋:学到了!
季屿:等等……你学到什么了?
第19章 县城
距离系统发布挑战赛的时间,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孟秋还是没有头绪。
电子、机械等任一作品……
孟秋捧着下巴,认真思考,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尽可能地获得高分呢?
首先,要在她的能力范围内;
其次,技术水平尽可能地高。
虽然系统没有明确要求,但是根据它的评分条件,大概也能推断出来,技术水平越高的作品,评分越高。
所以,该做什么呢?
她坐在窗边,看着外面,隔壁的何嫂子推出来一辆自行车,叮铃叮铃经过。
自行车?
不行,太简单了。
那天顺路搭乘的货车?
也不行,这个想法刚从脑子里闪过,就被孟秋否定了。
货车的技术水平是够了,但且不说三十天内,能不能做出来,就说最关键的发动机,难道要她手搓吗?如果从外面买,那么这辆货车还算是她的作品吗?
她不确定系统还会不会给她第二次机会,这次的挑战赛不容有失。
孟秋想了又想,突然灵光一闪。
有了!
她知道该做什么了,收、音、机!
首先,它涉及的技术不算特别难,也没有那么敏感。这个年代,有一些无线电爱好者也会自己组装收音机,相关的元器件完全可以买到。其次,前世高中的时候,她就拆过收音机,后来上大学,还参加过相关的兴趣小组。
选择做收音机,对她来说有基础。
好,就这个了!
孟秋记得在火车上时,王同志说过,他那台收音机很难买,花了一百七十多块钱。她只要一个最简单的,不ῳ*Ɩ 必非是什么知名品牌,应该不会那么贵吧?
虽然上辈子拆过收音机,但这辈子没有,她得看看这个时代的收音机是什么样子的,才好照猫画虎。
所以,她要先买一台收音机。
孟秋是有钱的,不是季二哥给的,是孟家人给的。
或许是因为把彩礼都扣下了,心里过不去,临走之前,孟母偷偷给她塞了二十块钱,孟夏也塞了,她不是偷偷给,而是当着全家人的面,给了她五张大团结。
孟大嫂问她哪来那么多钱,她说她跟厂里预支了三个月的工资。
孟大嫂当时的脸色就不太好,但孟秋还是把钱收下了。
孟小弟见状,爬上他的上铺,从床板下掏出几毛钱,一股脑塞给了她。孟大哥孟大嫂的脸色更不好了,大概是面子上过不去,也掏了十几块钱。
拼拼凑凑,孟秋身上一共有八十三块三毛二,其实是一笔不少的钱了。
买一台收音机,一定行!她暗暗想。
“你要去县城?”
“嗯!”孟秋重重点头,“我想去逛逛……”
她不想骗季二哥,就模棱两可地说。
好在季二哥人好心善,没有多问,反而建议她:“后天去可以吗?后天县城周边有大集。每个月这天,炊事班的人都会去看看能不能从乡下收点东西,他们开车过去,驻地的嫂子们有想出去的,都会跟他们的车一起。”
驻地到县城足有二十多公里,早一天,只能靠自己双腿走,晚一天,可以蹭车,孟秋果断地选择后者。
“可以!”
一个月一次的大集,集上有许多农产品,还有一些乡下人自己做的盆盆罐罐、竹筐竹篮,东西不一定有供销社全,但好就好在不要票。
是以,每次驻地的嫂子们,有一个算一个,只要得空,都会去。她们往往还会以“我们人多,买得多”为由,让人家便宜些。总之,嫂子们过日子,绝对是精打细算。
季屿给孟秋塞钱票,说:“你看着买,要是不会讲价,没关系,可以跟着嫂子们一起。”
孟秋拍拍自己的口袋:“不用,我有钱!咱们搭伙过日子,不能总是你出钱,这次我来……要是碰到猪肉,我能多买点吗?上次你做的红烧肉,特别特别好吃!”
孟秋用了两个“特别”强调。
季屿笑了:“行。”
转头他就找上方大姐,托她多照看孟秋。
“她第一次出门,对这边不熟悉。”
方大姐取笑道:“放心吧,我们这么多人在,小孟丢不了!你这个操心劲,是养媳妇,还是养闺女呢?”
季屿摸了摸鼻子。
赶集当天,嫂子们或是提着篮子,或是背着竹篓,一早就做好了准备。
皮卡在驻地门口停下,炊事班的同志下车,打开车厢,熟练地吆喝:“嫂子们,要去县城赶集的,赶紧哈,车马上就走了!”
活脱脱一个客运司机。
皮卡前面除了驾驶座,就一个位置,一个嫂子眼疾手快抢到副驾驶,刚打开车门,一个老太太屁股一撅,把她顶开,拍拍身前的男孩:“快,大孙子,快上去!”
被抢走位置的嫂子回头,见他们这不客气的样子,来气道:“冯大娘,怎么又是你?”
冯大娘说:“我们老的老,小的小,你好意思抢我们座位吗?”
“谁抢谁啊?我先来的——”
“那你也该让我们!”冯大娘理直气壮,大孙子爬不上去,就喊驾驶员,“小贾,快来搭把手!”
“来了,来了……”小贾应道,走过被抢座位的嫂子,一脸无奈,“石嫂子,后面还有位置,要不您先上去吧?”
石嫂子也知道不怨他,可还是很生气,对着冯大娘祖孙俩重重地“哼”一声,气呼呼地爬上后车厢。
孟秋往旁边挪了挪,给她让了个位置,她一边是方大姐,另一边就是石嫂子。
就听石嫂子骂:“这个冯大娘,太不讲理了!”
方大姐安慰她道:“好了,好了,她年纪那么大,还带个孩子,就当让他们了。咱们坐车厢里多好,又能吹风,地方又大。我听说这次大集上有野猪肉,你家可打算换点啊?”
不让私人买卖,不好说买,都说换。
“有野猪肉?”
“嗯,听说野猪下山祸害田地,下面的生产队联合民兵队,上山打野猪,打了好几头。大头送到县里去了,小头归生产队,生产队拉到集上换东西……”
石嫂子的注意力顿时被转移了:“那可得买点,机会难得!”
其他嫂子也纷纷道:“是几个月没见集上有卖肉的了,这次可得多买点,回来腌上,能吃几个月。”
“光腌不好吃,我们老家有熏肉,那才叫香!”
“真的啊?咋熏的?你跟我们说说呗。”
“简单!先往肉里放盐、白糖、花椒粉……”
一路说着熏肉的制作方法,很快就到了集市,大家自由活动,孟秋便说她要去县城。
方大姐不放心,说:“我跟你去吧。”
“不用不用,这么近,我一会儿回来就来找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