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一两年下来,他们也逐渐能写航海笔记了,原本这只是外国船长的习惯,华夏船工,他们的经验都在脑子里,要言传身教,再带着跑上几个来回,多年才能教出几个学徒来,但现在有了航海笔记,航线的开拓,要比原来快得多了,就算是生手船只,拿到了老人的航海笔记,有罗盘和六分仪的配合,也可以试着去新航线闯一闯!
而且,受到了徐侠客的影响(徐侠客在海商中名望非常高),很多船工也开始写他们的航行日记,记叙着航行中遇到的新鲜事儿,同时还有自己的点评和展望,才过去不久的会安之战,给他们留下了相当的印象,很多人都记叙了会安之战的由来——
会安、占城、苏门答腊、满剌甲、爪哇、吕宋诸岛上,此时其实都有很多华人居住,是以,所谓的三宣六慰也并非是空口白话,这些华人,很多都是在百多年前三宝太监下西洋时迁居过来的,此时在岛上也多有了自己的一方势力,但是,虽然买活军和他们是同源同种的华夏百姓,可会安的华人似乎并不认同——人家是货真价实的敏人后裔,看买活军犹如乱臣贼子,对于买活军的文明-国家-政权之说,丝毫不买账,你说,这能有什么好脸色给买活军呢?
再者来说,因为会安距离广府实在不远,广府的消息,传递过来是相当快的,买活军逐走了壕镜的弗朗机人,现在弗朗机商船暂时都不敢从果阿前来贸易,会安港也跟着有些门庭冷落了,而且,他们原本到壕镜做买卖并不需要缴税,但现在买活军封锁壕镜,开放新安岛——这是要缴关税的,会安的华商,怎么会喜欢听到这个消息呢?
夺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会安华人本就对买活军心存芥蒂,而《买活周报》更是让他们对买活军印象大坏——原本这东西,在岛上还十分畅销,一份报纸可以卖到一两银子,私下还有人翻印售卖来着,但《谢听话首告父母案》中,买活军所倡导的判案逻辑,却怎么能让这些华商接受呢?
“占城港应该会比会安港好一些——占城港距离更远,报纸要携带过去更难,他们那里的华商,应该还没收到消息罢!”
杨老大是这么判断占城港的局势的,不过,他觉得如果占城港这里的人看到了这份报纸,也会很反感买活军的作为,“其实就是咱们常去的那霸、长崎,那里的华夏商人,也不会喜欢买活军的做派。奇装异服、断发光面,这些都可以忍,不忠不孝,这是忍不了的,海外华商,本就要比咱们更讲究忠孝,更强调宗族,若是不强调这些,他们怎么在当地立足呢?”
这一点是确然的,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别说移民海外了,就连出海做生意,大家都讲究个任人唯亲,杨老大这艘船上,拉里拉杂连船员带账房二十多人,都是提粽子一般一个连一个的亲戚。
只有亲戚,才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没有怨言地互相帮衬,不去计较太多得失,只有亲戚,才会在财帛动人心的时候,考量到这一刀下去巨大的代价,不会在背后捅刀子,不会哗变造反——哪怕就是正儿八经立山头的海盗也愿意收义子,为的就是这份传承了千年的忠、孝二字,那无形的份量所带来的约束!
杨老大等人,多年来出生入死,对这里头的三昧是再清楚不过的,海外华商的日子,只有比他们更加危机四伏,在土著中要占下一片地盘来,不紧密抱团,不繁衍血脉,那可怎么能行?买活军一来大力提倡分家,二来居然宽恕谢听话,没有将他处死,反而提前释放了他,这就是鼓励不忠不孝,这就是在动摇华商华人在本地以宗族为主干,彼此联姻,逐渐蔓延势力这一整套做法的根基!
也是如今识了字,脑子逐渐清楚了,才能有这么仔细的分析,如此明确的想法。杨老大他们这些之江人,对于买活军释放谢听话,倒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显而易见,他们要么是小族小家出身,要么也曾是宗族中的边缘人物,要不然也不会落草入海,自己闯出一片天来。谢听话的一番恳谈,在他们看来也颇为中肯——宗族也不是没有好处,但必然伴随而来的是内部藏污纳垢,种种勾心斗角的丑事,这些水手们,看着族长、族老着急忙慌的样子,私心里倒也觉得很解气。
“占城港就算开始对咱们亲热,之后也一定会改脸色的。”
杨老大下首坐着的一个汉子,一边下了定论,一边掏出烟锅来吧嗒了几下——海上是严禁抽烟的,这烟锅都是空的,出发前杨老大仔细检查过,这也是买活军的新规矩,水手在船上可以饮酒,这主要是淡水保存不便,但是,抽烟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抽烟容易引起火灾,而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只,其实不是很害怕进水,尤其是新式船,一个舱进水没太大问题,他们最怕的还是火灾。
“哦,这是为何呢?”杨老大便饶有兴致地问,从身边的酒囊里给大家倒满了淡果子酒,这酒甜滋滋的,度数不高,喝了浑身有劲,好像吃了一碗饭似的,很多水手都习惯藏一小囊在腰间,干活前饮用。
“因为前头那些船上载着的农户,有许多都是他们的族亲那。”
这个咂巴烟斗的汉子姓吕,他在买活军境内停留的时间是最长的,而且还结交了一个相好,所以消息要比杨老大他们多一些,“南洋的华夏子民,都是从广府和闽地出海过去的,不是广府人的亲戚,就是闽人的亲戚,广府人对买活军可没什么好话,本来闽地这里,民风还好,但偏偏在开拔去南洋以前,惹出了宋三案来,搞得泉州人人自危,现在许多宋家人都上船想到南洋讨生活,你说,他们若是寻见了族亲,对买活军可有什么好话?”
他又咂巴了一下烟斗,摇头说,“买活军处事一贯精明,这一次倒可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南洋开拓,恐怕不会怎么太平,个个港口,恐怕都和会安一般,是要停一路,打一路,遇到有西洋人的港口,打西洋人——和会安那样的情况,便打本地的华夏人……总之,是不可能太太平平地做一圈生意回来的!”
看得出来,他对买活军的决定是很费解的,杨老大也咂了咂嘴,做生意都讲究个和气生财,在会安港干了一架这还不是什么问题,不过,若是一路走,一路干架下来……这……这还是做生意去的吗?
“等等。”他脑子里也是突然灵光一闪,不由得就嘟囔了一句,“说是开拓南洋——没有说是只做生意的吧?难道,这种‘小规模冲突’,早在买活军的计算之内了?”
这个想法非常的新奇,几个首领都不由得陷入了沉思,船舱内安静了下来,只听得前方海风中又传来了破碎的锣声。
吕水手暂且搁置了纷杂的念头,有些羡慕地说,“锣响十一下!十一点钟——买活军的主船又要开餐了!”
“他们的伙食,的确是硬得很那!”
谈到买活军的餐食,众人的表情都复杂起来了,几个水手都在咽口水,期盼地望着杨老大,又挪开了眼神不敢做声,杨老大心里微微叹口气,但还是开口说道,“下午若有人来卖糖水罐头,咱们也买几个!好歹在会安发了一笔小财,咱们也吃他几口上好的黄州蜜橘去!”
说到这里,不由得又叹了口气,有些愤愤地道,“真不知道仙界过的都是什么样的日子,如何谢六姐随手一拿,就是罐头这样的好东西!”
第386章 蜜橘罐头
罐头这个东西, 说起来也是让南洋船队上的大家都有些兴奋的,因为这东西完全体现了南洋船队的地位——这可是还没有在《买活周报》上出现的好东西那!若不是因为船队下南洋之后,还可能往更南、更西处去, 中途有断绝补给的风险,买活军也不会拿出罐头来:这东西实在是太贵了!
它贵, 贵在哪儿呢?贵在容器上, 一个小臂高的大罐头能卖到一两银子,手掌心大小的小罐头也要三百文之多, 说穿了就是因为做罐头的马口铁很贵,说起罐头里的东西, 那真是让人发笑:糖稀裹的蜜橘、桃子,有些微微发咸的西红柿碎丁、黄瓜丁……鲜果这个先不说了,西红柿和黄瓜丁,这些东西在应季时都卖不上价, 做成了罐头却要卖个数十上百文的, 偏偏买活军的船丁们还时常吃它, 这可笑不可笑?
可笑,也不可笑, 如今大家都知道了败血症的起因,便是缺乏维生素丙, 若是长久没有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兵丁们会神志不清, 身上起大疮、发高烧, 这种病在从前常常和花柳病混淆,因为水手们患病率是很高的, 这被当成了花柳病发作, 但是, 买活军在云县这样的港口,不厌其烦地对水手们宣讲着败血症和它的病因,等到发财号启航下南洋的时候,他们也咬牙花了几十两银子,买了几十个蔬菜罐头放在仓库里,这是预防着船队迷航时,水手长久没有新鲜蔬菜补充,做的一个后备。
蔬菜罐头是这么一回事,水果罐头又是另一回事了,自古以来,水果的窖藏和保存都是不容易的——蔬菜多是草本,占地小,结果也容易,一茬一茬,产量大,本身价格就便宜,水果就不同了,大多数水果都长在树上,一年只有一季,产量本就稀少,而且甜滋滋、脆生生、滑溜溜的……和蔬菜比,滋味要好得多。
这本身就是一种较为奢侈的东西,城里百姓吃鲜菜司空见惯,白菜、青菜一筐一筐的买,但他们吃鲜果,就譬如说桃子好了,一年中桃子的季节也不过就是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能吃上一两次桃子,便算是很不错的了。
也正是因为这年头什么东西都得应时应节吃个一两次就差不多了,才会有所谓‘不时不食’的说法,以及许多与故乡滋味有关的追忆,所谓千里莼羹、末下盐豉,主要也是因为当地或许是没有莼菜出产,而罐头又还尚未被发明的缘故。
既然水果是一种贵重的东西,又相当的好吃,那么,通过蜜渍、腌制来延长保存期限,也就成为了常见的做法,很容易被做成蜜饯的水果是梅子——雕梅、话梅、腌梅、青梅,这都是常见的名吃,价格倒也不贵,还有海棠果、金橘、荸荠、佛手,这些东西都是很好用糖去煎、腌、煮的,也确实相当的好吃。
不过,吃这种东西,多数就是吃糖了,水果只是增添一点风味,在帮助水手规避败血症上,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最是富含维生素丙的水果,往往也最不好保存,譬如说蜜橘,这东西是极含维生素的,可几乎无法制成蜜饯,连晒成果脯都办不到。里头的水分一旦被换成了糖分,那风味也就全都丢失了。
买活军用罐头做起的橘子,虽然也有糖稀的滋味,但其中的橘肉是瓣瓣分明,晶莹剔透的,含在嘴里微微一咬,舌头上爆开的分明还是橘子汁水,而不是糖汁,稀溜溜的糖水、酸渍渍的橘子水,在口中混合交流,酸酸甜甜,令人生津止渴,哪怕是平时在岸上,都是难得的饮食享受,更不说在这渥热潮湿,日晒风吹的船上了,若是能得到一个蜜橘,含在嘴里一口一口慢慢地咽下去,那真是暑气全消、百病退却,千金不换的巨大享受呢!
对于之江的海员来说,蜜橘罐头最诱人的地方还在一点,那就是它是黄岩蜜橘所做,黄岩蜜橘是之江的名产,而且离开本地是不容易吃到的——鲜果类的东西不便运输,卖得又贵,这些老海狼们自小就久闻其名——桃是东阳,橘是黄岩。但品尝过的寥寥无几,不料在离家数千里外的海疆上,还能尝到家乡的珍味,这不能不让他们感到买活军的神通广大。
“说起来,倒也卖得是不算贵的!”
到了午后时分,风浪渐渐小了,旗舰上先吹响了螺号,随后旗帜开始变化,示意各船队开始调整船速,调节帆响,也有铁喇叭,将旗帜传达的命令再宣讲一遍,这个时节,一天内风向往往会有两次变化,因此要做好调□□帆的准备。此时也有一艘小快船行动了起来,乘着众船只都放慢航速,开始游走各船间收取航海报告,“报告交来了!要买什么东西么?!”
报告是通过无头羽箭递交的,传令兵在船头眯着眼睛,瞄准快船上的靶心,虚虚地放一箭,油纸里包着航海报告和递送给舰队将军的口信,这是不买货的船,有些船要买货——不是纱布、酒精就是罐头,这就要废一番周折了,先要在自己的船舷上放下软梯,派一个灵巧的水手,腰间系了绳索爬到软梯下方。
若是货少,双方胆子都大,船只离得很近,便跳到快船船舷上交割物资,若是货多,那就要先连上绳索,把两艘船栓在一起,随后再传递缆绳,做一个简易的吊货拉索,把货物从快船上吊上去,水手再下来付款算钱,有时他们还会把洗涮得干干净净的罐头和盖子一起带下来,“卖废品了!在货价里扣抵罢!”
罐头虽然贵,但有一半贵在包装上,这一点是不假的,因为买活军是回收这些罐头盒子的,一个一两银子的大罐头,盒子带盖子一起回收,若是拆得好,盒子完好无损,能够卖五百文,若是拆得不好,是把罐头砍断的,那就只有四百五十文。
其实这就是明当正道的告诉你,里头的食物他卖你五百文——这确实不能说贵,一个小臂高的大罐头,里头的黄岩蜜橘,发财号的人是数过的,一共有三十多个,橘子五个一斤是正常的,这就至少是六斤了,黄岩蜜橘是名贵的东西,就是在产地也要卖到三十文一斤,这蜜橘的成本就是一百八十文,还不算糖水呢,不算人工呢,不算炭火呢,不算这封罐的机器呢!
“买活军倒的确公道,说起来,是不赚我们什么钱的。”
由于船只多,今日要买货的船也多,发财号买到罐头已是晚上了,买货很麻烦,所以他们一次买了二十个罐头,又卖回去了十余个盖子——因为罐头盒的价格也很实在,如果自己另外买马口铁的器皿,算起来还略便宜一点,所以水手们很流行自掏腰包,在身边留个罐头盒子,以中号盒子最受欢迎,可以当水杯、饭盒,有时候需要野炊时还能直接拿来烧水,相当于一个敞口杯了,只有盒盖的确是想不出什么用处,便卖回去,能折一点钱是一点钱。
罐头拎上来以后,杨老大当仁不让,拿起一个掂量了一下,就感慨了起来,“一两银子一个,不算是贵了!”
说着,见众人眼神都汇聚过来,也是哈哈一笑,拿起开罐器就开了一个——这开罐器也卖得不便宜,因为是铁做的,包了锡皮,沉甸甸的,用来对付这罐头是最好的。有些没耐心的闽地船客,直接用刀砍,杨老大不同,他们之江人细致,又有一把子力气,他可以用开罐器把折叠在一起的铁皮全都掰开,揭下一张完完整整的盖子来,保留完好无损的罐头盒。
“确实是货真价实!”
三十几个船员,蜜橘一人捞一个放在木碗中,差不多也就分尽了,这还不算完,还有半罐子橘子味的罐头汁儿呢,这可也是个好东西,一人也是一勺子,各自倒了淡酒在里头,这淡酒立刻就变成蜜橘酒了,这些船员们都微闭上眼,虔诚地啜饮一口甜滋滋的酒水,打从喉咙里发出一声惬意至极的‘哈’!
又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分开一整个的蜜橘,这蜜橘的橘皮已经被泡得透明了,里头鲜红微黄的果肉,经过筷子一分,有少许便散落了开来,忙又赶紧喝一口,把果肉抿进嘴里,品味了半天,再回味无穷,长长地‘哈’了一声。
“若是时不时能吃一次橘子罐头,那这次出海,就实在算不上多辛苦了!”
杨老大自己也捞了最后两个蜜橘出来——这是他的份,这还不算完,罐子里还要倒满了淡酒,盖上纱布,等到明早再喝——不能浪费挂壁的每一点汤汁。这是外海航行,没有鸡蛋这种东西,否则这甜酒里冲个蛋花,对于之江人来说就是至高无上的早餐了!
此时天色已晚,船上点亮了煤油灯,赤.条条的汉子们喝完了蜜酒,对今天的晚饭——咸鱼配干饼子,没有任何怨言,转身该当值的当值,该睡觉的睡觉,行动比平时利索了不止一倍,杨老大也在船头,眺望着远方旗舰亮起灯火,而前后左右的航船都陆续点燃夜灯笼,自己将手一挥,“亮平安灯!”
“点——灯——”
水手们立刻行动了起来,一盏盏煤油灯被升到了船顶风帆上方,这玻璃煤油灯也是好东西,防风防火,没有引起火灾的风险……买活军手里实在有太多好东西了,这让人怎么能不跟随他们?
船队在大海上航行,日夜不停,白日里传递消息靠旗号,晚间便靠灯火为信,旗舰下令之前,会吹响螺号,各船以约定的顺序,间隔着吹号、擂鼓响应,随后旗舰再以灯火、喇叭来传递下帆、收浆这类的消息,晚上各船还要观察星象,确定自己所处的经纬度,写今日的工作报告等等,比白日还要忙碌几分,更是丝毫不敢懈怠——
旗舰会经常发出信号,提醒各船回应,以此来确保各船都处于随时响应的戒备状态,若是耽搁了回复,那是要治罪的,在海中夜航,若是船舰相撞,那死的人可就多了,因此更需要纪律性。因此,如今各船都学着买活军的方式,设定了船长、大副,轮流交替值班,因为有些工作一般的水手确实也无法胜任。
今夜是杨老大值班,他盯着上灯了之后,便去舵轮处照看了一番,又提灯下了货舱,见四处无错,方才去水手住的通铺那一层说道,“休要饮酒!上厕所要到甲板上——早些睡了!明日早些起身,否则那一罐头酒岂不是全便宜了今晚的夜班?”
这句话说得好,众人一听,立刻翻身躺倒,立刻便呼噜大作,杨老大额外看了看煤油灯的位置、灯油,这才走到自己屋子里去,他要先写航海报告,再出来用六分仪观星算经纬度。
【跟着买活军出海,每一日都能学到新东西……】这是报告里的套话,却也不无真情实感,买活军这里,别说是吃食了,太多航海上的新技术、新知识,让人眼花缭乱,只觉得大开眼界。
不过,写到这里,杨老大也苦笑了一下——他忽然又提醒自己,这一次到港,可要设法给水手们买些腌海鲜佐餐了,老吃咸鱼,和买活军的伙食费无法比,这一趟回来,自己的人也不是自己的人了,只怕是要辞工去买活军那里做事。
【不过,也感受到了相当的压力,因为买活军对自己的水手实在是太照顾了,倒把我们都比得苛刻了起来。】
写到这里,想到了买活军船上的伙食,杨老大也不由得吸溜了一下口水:蜜橘罐头是舍得买的,因为也的确需要,但买活军那里其余更加昂贵的罐头,他也只是偷偷地买了一个巴掌大小的小罐头——就这一个就要七百多文,是上好的笋烧肉,杨老大还舍不得打开呢,他打算等走到离家乡最远的那一天,再打开来一人尝上一口。
娘的,简直都恨不得自己也去做买活军的水兵了……想到了家乡的味道,他的口水也激烈地分泌了起来:买活军那里的水兵,恐怕笋烧肉罐头,也是可以随便吃的吧……
第387章 甜菠菜罐头
笋烧肉罐头能随便吃——如果能随便吃倒是好了!
“放午饭了!”
哐哐哐——‘放午饭了’——哐哐哐, 炊事兵一边敲锣一边在甲板上逡巡了一遍,“分批就餐啊,别抢——也不许浪费, 尤其是菠菜罐头,可都听着了?这要是叫我看见谁剩下了我就揍谁!”
买活军的队伍,规矩和外头是截然不同的, 在敏朝乃至其余任何政权的军队中,做饭都是辅兵的活, 但在买活军的编制里,炊事兵必须是精兵中的精兵,他们要在日常训练之外,额外再加训厨艺、战地烹饪、食材获取等等科目,而且个顶个的都是壮汉——买活军没有辅兵这一说,士兵上路,辎重都是自己运送,炊事班至少要额外带一口铁锅,还要给几十人做饭,那臂力是小不了的。
若是起了战事,他们也要上战场执行任务, 因此, 炊事兵挑事儿是半点不怕旁人的——不服就来练练,看是谁没有好果子吃!
“吃饭了,有海鲜吃还抱怨什么呢!今天吃黄鱼鲞!吃不死你们这帮短命的!都是被六姐宠坏了, 早个十年,屎都抢着吃!”
“哎, 谁说不吃了来着——饿着呢。”
“就是, 说这什么话, 仗着这会儿船长歇班了呗,这就作威作福起来了?”
“滚,谁给你作威作福了,这是恨不得把饭都喂进你们嘴里了!就你们这些不孝子还往外吐,这罐头别船的人想求都求不来!”
这一支规模庞大的南洋舰队中,有船员少而货多的商船,也有主要搭载了南洋移民的客船,还有就是旗舰附近,以兵丁为主的军船,各船开餐的规矩和标准,都是不同的。午饭时间,旗舰和周围的护卫舰上,气氛是最轻松的,兵丁们打着嘴仗,先后结束了自己的轮值,一边写着交班报告,一边头也不抬地和战友们斗嘴,“别的都好,就是这罐头实在是——你说这咋还做成甜口的菠菜糊呢?这不是糟践东西吗?”
“行了,少废话几句,之后都会发调查的,不爱吃甜青菜你就上报,他们自然就不做了。”
这些买活军的兵丁们,入伍之后,虽然规矩严格,但很少被上官打骂,更不会被施以肉刑,所有的惩罚几乎都以体力训练为主,因此,他们并不像敏朝的士兵那样,凶残而又木讷,在不当值的时候相当的调皮,至少很敢于和班长斗嘴,“咱们这是试验品呀?不是,就算是试验品,这谁家平时吃蜜菠菜呢?”
“还真别说,我们南人吃什么都加蜜,是有人吃甜菠菜羹的。”一个身材中等的瘦削汉子便笑着说,“不过那菠菜羹热乎乎,甜滋滋的,和这个滋味不一样,这个甜菠菜嘛……”
他冲木盘子里那一坨绿色的稀糊糊扮了个鬼脸,拿起勺子也不品味,一勺接一勺送进嘴里,往下生咽着,其余士兵们看了,也是纷纷在叹息中往嘴里送糊糊,“吃吧,吃吧,吃了就不生病了,这可是六姐赐给的仙丹那!”
“你还真别说,以往出海也好,冬天也好,我总有些便秘,这会上船可通畅得不行,可见知识是再不假的,这蔬菜里的膳食纤维,是真的一日都离不得。”
“既然是六姐的话,那还有假的?只是罐头肉也罢了,罐头水果也好,都是世间难寻的美味——只是奇怪这罐头菜怎么就能这么难吃。”
“罐头西红柿还行。”有人公允地说着,今天这罐头蜜菠菜实在是令人无法下咽,于是,就连之前不怎么看在眼里的罐头番茄丁都觉得是好东西了,有点儿咸滋滋的,配在饼子上味道不错。“若是有罐头淡水那就好了——能做些米饭来吃,倒比吃这干饼子要好些。”
一个黑大个儿走进了舱房中,冷笑了一声,“都是惯的!”
他扯了一个木盘子,走到餐台前头,炊事兵夹了两个脸盘大的干饼子,一条掌心大小油润润的黄鱼鲞,给他斟了一大杯的淡酒酿,又一视同仁的舀了一大勺绿兮兮的菜糊糊,“辣酱还是咸菜?”
朱立安要了辣酱,端着餐盘走到长桌边一坐,将干饼子一剖,夹起辣酱先咬了一大口,这才继续发表自己的高论,“你们啊,是在近海航行惯了!这样的吃食难道还不满足吗?你们要有机会去白人的贩奴船上看看,那就知道什么叫做好吃食了!”
一旁的水兵们便都笑了起来,有人揶揄地喊道,“老朱,这都说过多少次了,好像你是被贩奴船撮弄到壕镜来的一样!”
朱立安离开非洲的时候,是作为战兵选拔来的,算是土著里的精英,他当然不像是贩奴船里的奴隶们了——被锁在船舱下,只有一个铁格子通往甲板,船主每天两次,向船舱里倾倒淡水和猪食,每三天一次,把病得起不来的黑人丢进海里,这就是他们得到的全部处置。
贩奴船的黑人们几乎只有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到达大洋彼岸,朱立安认为这还是因为黑人的体质特别好的结果,他有一个愿望,就是有一天要发起一次从非洲到美洲的奴隶远航,乘客就是这些贩奴者,朱立安倒想看看,这些罪行累累的白人老爷们,有几个能够撑得过这样的航程。
当然,这话是说得远了,但即便是作为战兵,在几次跨洋的航行中,朱立安的饮食也是完全无法和买活军现在的伙食相比的,他夹着黄鱼鲞,庄严地说,“就连白人那些水兵老爷们,也只能吃硬得要把牙齿硌掉,长了蛆的黑麦面包,喝发馊的劣质朗姆酒,你们觉得甜菠菜咽不下去吗?那是六姐对你们太仁慈啦,只要让你们吃上一个月船上的吃食,别说甜菠菜了,哪怕是一点菜汤,都值得花大价钱去买——你们不知道长期吃不到蔬菜时,对于绿叶蔬菜那种疯狂的渴望!”
食堂里安静了一会,士兵们想象着白人军舰上的吃食,都颤抖了一下,讪笑着吃起了干得拉嗓子的饼子,“只是说,甜的菠菜的确没有必要……”
“谁不惜福了来着?”
“老朱,”坐在食堂一角,始终在默默吃饭,并未参与抱怨的一桌女兵这会儿倒是开腔了,一个体型彪悍,不让须眉的壮硕女娘搭腔问,“正好今天下午你不当值吧?给咱们讲讲呗,这远洋和近海航行有什么区别,那些白皮水兵为啥要吃这些?别人也就算了,那些贵族呢?我瞧着那些白皮婆娘,个顶个的娇弱,她们也是吃着这些过来的吗?”
“相差不多。”
朱立安用非常欣赏的眼神望着盘子里的甜菠菜,甚至可以说是深情了,“太太和小姐们,她们喝得好些,喝淡葡萄酒,吃上,她们——用咱们华夏人的老话来说——眼不见为净!”
有些人善意地笑了起来,因为朱立安用了‘咱们华夏人’这个说法,这让他们是有点儿好笑的,但是,这个说法是没有错误的,因为朱立安完全符合六姐给出的定义:朱立安会说汉语,而且说得很好,现在还会写了,而且他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是华夏人,那么,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华夏人。如果他回到非洲,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买活军也会因为他的承认,对他所在的土地拥有管辖权以及灵活的主权。
“眼不见为净?”
壮女娘好奇地说,“这是怎么说的呢?她们也跟着吃硬死人的黑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