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买活_分节阅读_第251节
小说作者:御井烹香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4 MB   上传时间:2024-12-17 19:12:59

  “便是我,你给我银子,我做什么用去?我自己俸禄丰足,到这个级别,该有的衙门也都给配齐了,又不像从前,还要养族人,养门客,楚兄,我可以坦白告诉你,现在我缺的东西那都是钱买不着的!

  你给我送多少银子,都打动不了我,反而我转头把你举报了,所得的政审分,足够我再升一级,能为家里人兑换一次仙界的体检,那才是让我心动的事情!

  你在丰饶县这几年来,自以为对买地的民情已经十分熟稔了,殊不知,靠近买地,终究不是已经完全融入,丰饶县和买地不同之处,还有许多!倘若你还是抱着敏地的心态,礼多人不怪,凡事都想用钱开路,那便是六姐开恩,将你升用,不久也必定要闹出事情来!”

  这番话,他说得是很深了,实际上已经超出了两人的交情,楚香主听了却丝毫没有不快,反而极是认真,又动容道,“是我孤陋寡闻了,这仙界体检——”

  “你看《周报》不看?对于血压、血糖、血脂这三样指标,有一定的了解吧?”

  倘若连周报都不认真看,那在这个话题上是没有讨论余地的,必须要先了解了买地的一些医学知识,才能明白这仙界体检的意义,“也不是十几岁的小年轻了,这些年又大鱼大肉的,这身板自觉不如往年了吧?倘是以往,只有请大夫把脉的,可天下间要把脉的人多少,名医才有多少呢?再说,脉搏这东西,一千个人来把,一千种说法,咱们也是外行人,谁知道哪个医生是真名医,哪个医生徒有虚名啊?

  六姐这里,便是不同了,有两种简便的机器,可以检验血压、血糖,还有一个较冷门的指标,叫做血酮,也能一并检验,甚至对痛风的人来说,还能检验所谓尿酸,所得结果,一是一、二是二,全都是数字,极其精准,若检出了高血压,不必多说了,此后便不能动大荤,要少油盐多运动,检出高血糖也是如此……”

  这些秘闻,全是不上报纸的,哪怕底层吏目都不知晓,只有级别较高的官吏,方才有机会能兑换体检机会,楚香主早已听得住了,“真有这样的神物?”

  “那可是仙器!自然神效,且还不止于此呢!”吴老八绘声绘色地道,“听说还有一种机器,可以照见肺腑,清晰无比,连胎儿是否健全都能分辨,只是尚且无人积攒了足够的政审分去兑换罢了——楚兄,我且问你,黄金万两,在买地以外,能买得来一次血糖检测否。”

  “这人生在世,无非是生、老、病、死,你我这些人,衣食已足,儿女家人的饮食起居也不必担心,比起华服美饰,难道不是更该祈求阖家平安?我收你一串珍珠,便是留了个政审扣分的隐患,倘若被人告发了,我便是少了这个机会,始终无法给我母亲体检,这对我来说,岂非是得不偿失?”

  一番话说得楚香主心悦诚服,连声称是,又斟茶谢过吴老八点拨,道,“吴兄,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不瞒你说,我心中原本也是存着忐忑——为何,只因这郑寿前来,一番挑剔,言必称‘六姐都不至于如此奢侈’,这让我心中如何安稳?好像买地的吏目,就必然是两袖清风、身无长物一般。”

  “我是个粗汉子,虽不说什么千里做官只为财吧,总不能我原本在丰饶县吃香的喝辣的,归入买地之后,反而连口肉都吃不上,原本赚的一点钱也要全部捐出——可别说我多心,你看买地报纸,全是商人大做慈善的消息,那郑寿又这般说,我便寻

  思着,买地难道是见不得富户?若郑寿只是要点钱,那还好说!倘若是买地风俗,连这一点规矩做生意应得的积蓄都容不得,那我还真得好生寻思寻思,日后的行止了!”

  吴老八也知道,楚香主这豪宅的来路应该是比较正当的,几年前众人第一次来时,他住的也不过是寻常宅院而已,那之后,白莲教主做的就是两江私盐倒手的生意,就算大部分利润都被买活军取走,只是分润一二,也足够让白莲教分坛个个发家致富了,这豪宅应该就是用这笔收入建起来的。

  这还不止,半年前楚香主揭竿而起,又把丰饶县上下的地主富户都梳理了一遍,所得钱财也不在少数——想到这里,他心中也是一动,暗道,“郑寿虽然傲气,但却并不是蠢材,六姐指示,对符合政治需要的新义军,当以优抚为主,他不会明摆着违令,我明白了,郑寿肯定是接了衙门的公账,认为结余对不上,楚香主侵吞了一部分清算富户的所得,他这是要敲打楚香主,让他把这部分不属于他经营所得的钱财给吐出来。”

  想到这里,不由也是微微出了一身冷汗:还好他刚才没把话说死,若真被楚香主几句话便挑拨得义愤填膺,要为他们做主,不免就要落入这老盐贩子的套路之中了。依托着买地赚了这么多钱,心中若还不足,还要吞了梳理州县所得,本该分配给百姓,在城中做基础建设的巨额财富,那这就是和官府对着干了,六姐又岂会让他们得了意去?

  当然,他也能理解楚香主的一部分担忧,尤其是买地的高级官吏,远不如敏朝高官威风这一点,的确会让本就有头有脸的新义军首领心生疑虑,产生对抗心态。道理也很简单,就是楚香主说的那句话:人往高处走,人家本来吃香喝辣的,也没欺男霸女,赚的是应当应分的钱,总不能因为融入了买地,便要把家产全都交工,重新去过算计着吃穿,工作到通宵,动不动还要下狱去彬山挖矿的日子吧?那还真不如卷款离去,到别的地方去再快活些年了。

  还是要在新义军首领中,尽量普及甚至是夸大买地高官的待遇,才能更方便和平接收,毕竟不能指望每个新义军的头领都是能有理想,并且能为理想而轻视眼前利益的人。倘如此,天下间哪怕是买地内部,有资格做吏目的人也是极少数的。新义军头领的身份比较特殊,在仕途上的起步比一般吏目要高,因此要特别重视对他们的拉拢、宣传和转化……

  从楚香主这里告辞出来,吴老八回了住处,不急着睡,也是在小册子上做起了今日的工作总结。“但是,这样的宣传又最好不要落入报纸上,因为其受众群体相当特殊,也比较少数,对于报纸的绝大多数读者来说,处于低位时便还是希望高官除了执掌的权力之外,于饮食起居上和他们毫无区别。

  甚至于,高官连积蓄都不该有,方才能让他们获取心理上的平衡。若是在报纸上大肆宣传,必然会激起他们对于‘大同社会’道统的怀疑,大同社会不是人人平等么?为何高官们能兑换到百姓们根本无法指望的仙器体检呢?而倘若他们一旦考入官府,便立刻要希望基层吏目的待遇怎么也得比普通的百姓更好上几倍,因为基层吏目的工作要比百姓繁重辛苦许多……反而若是宣传大家都是六姐的家奴,这种待遇上的差异化就很好理解了,对六姐更有用的人,得到的好处自然也更多些。”

  这样的思考是有些尖锐的,指出了买地目前在思想宣传和实际履行上的双重标准,不过,据吴老八所知,吏目们在工作日志中写的感悟,更尖锐的还有的是,甚至还有什么‘《新义军标准》实际上就是坏人让新义军当,好人买活军当,把起义中不可避免的乱象全都推给新义军背锅’的虎狼之词,但目前来说,六姐抽查后因为工作日志被追责的一个也没有,甚至个把言词尖锐的,还受到赏识,多了些参加学习班的机会。因此他也就按照自己的思绪继续往下

  写。

  “今日,我侥幸在与楚香主的博弈中占据了主动,达到了我的目的,安抚了楚香主,缓和了他的对抗情绪,激起他统一手下态度,促进接收的积极性,这出恩威并施的好戏他说他也会配合着演完,我可以感受到,楚香主的负面情绪中,也有对那笔‘不义之财’的不舍,但更多的却还是对于‘正当收入’的焦虑,当我明确保证,他正常经营得来的家产,无论如何都不会被逼迫捐出之后,他的焦虑便极大缓解了。

  但是,我又没有对郑寿的行为做出任何臧否,回避了‘在买地来人之前,所得的钱财是否都可以保有’的敏感问题,没有给楚香主留下借我和郑寿对抗的把柄,没有给同事的工作添堵,也就避免得罪郑寿。不过,明日离去之前,还是要和郑寿交交底,也免得楚香主乱说话引起误会带来隔阂。

  希望郑寿的确如我所想,只是为了找出那笔官账上消失了的钱,而不是真的只为了索贿,明日还要稍微刺探他一下。毕竟,丰饶县是接收工作的第一站,会起到示范作用,倘若郑寿是个贪财庸人,把示范案子办得不堪,我在叙州的工作也就不好开展了……”

  “话又说回来了。”写到这里,丰盛的晚饭似乎也完全消化光了,今晚的脑力劳动一如既往的剧烈,吴老八轻轻地捂了捂太阳穴,缓解有些抽跳起来的额角,他知道这是连日劳累,用脑又有些过度了。

  他拿起茶壶晃了一下,空了,吴老八自失的一笑,拖着疲倦的身躯,披衣起身,出门舀了一壶热水回来烧上,喃喃自语道,“怪到地主老财都要丫头小厮服侍,真不知道六姐日理万机,如何才只用两个勤务兵的!”

  此时倘若有个知疼知热的人,能够端茶倒水,确实是极大的安慰,吴老八不由想到了家中的娇妻,还有两个继子女,这会儿他们应该都睡了——

  可不知怎么,想到家里人,他心中有点儿空落落的,前几年那不急于有自己孩子的情怀,在这个偏头痛的晚上似乎逐渐淡去了,他开始渴望着,倘若有个和自己血脉相连的孩子——和谢生一样机灵,家里那两小一样讨喜,却又和他真真切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孩子,这会儿,会不会一想起来,心里油然就多了一股使不完的力气呢?

  “唉!”

  妻子倒是很想要个属于两人的孩子的,但这也意味着强制产假,现在这是多紧要的关头,突然间离开半年——

  摇了摇头,摒除了这无益的情绪,吴老八咽了咽有些发疼的嗓子,继续提笔写道。

  “话又说回来,丰饶县已经是所有新义军中情况最简单,我们了解得最清晰的州县了,倘若连消化丰饶县都这样艰难的话,我们在叙州面临的局面,要处理的利益方,将会更加复杂。”

  “如何吃掉叙州,消化叙州,把叙州的局面厘清,是我在未来这段航程中要思考和部署的重点。这是一桩不能以情怀和善良来做的工作,我认为,它需要的是绝对的理智,是信息的充分交换,买地政策和好处的宣讲,是利益、人心的博弈、退让与衡量……”

  W

第494章 危乎高哉

  进了大江之后, 大雪便下起来了,若说在丰饶县一带, 天气便已经让鸡笼岛的百姓感到严寒的话, 那么北上走到大江这里,夹袄已经不足够了,厚棉袄、棉手套, 都成了大家离不开的东西。

  好在船舱并不大,一艘船上七八个人紧紧地挨在一起, 围着中间的火炉子, 人们在薄薄的板壁内侧悬挂上自己的被褥挡风,除非是遇到有太阳的好天气, 大家便争相去甲板上晒褥子——

  南方的天气, 又冷又潮,如果没有太阳,或者有太阳的时候不晒被褥的话, 到了晚上就很难宽衣入眠, 因为被褥都透了一股潮霉的气息,盖在身上, 都觉得湿气往骨头缝里钻, 有些人的膝盖、手肘等关节要处已经疼起来了。

  好在, 团长吴老八关照, 大家每日饮的热水都变成了姜汤,早晚还要加糖在里头——这都是在丰饶县就都置办好了的补给, 冬日出行少了姜汤可不行。他又给大家都买了一件毛呢的罩衫,是团里出钱。

  这种罩衫, 虽然是衫, 但没有袖子, 也没有扣子,穿在棉袄外头,像是一口钟斗篷一样,只是在腰际开了两个孔洞,用以挡风,棉袄维持温度,这才避免了众人纷纷冻病,“我们南人久居沃热之地,比别人更不耐寒,前些时候,在云县遇到了南洋来的土人,我们穿夹袄的时候,他们已经穿上厚袄子了,就这样还是冻得流鼻涕、发高烧,和我们说,做梦也没想到北方如此冷,冰天雪地怕也不过如此了。”

  原来温暖的云县,对南洋土人来说,已经算是北方了,众人听了,都发一笑,也有人说起了那些黑大汉们,“其实都是几年就能适应下来的,像是云县的那个乌味美洋番面包房,大家叫做pan房的,他们老板乌味美,我是熟悉的,他说他的故乡比南洋还热,可这些洋番去了冷的地方,过一两年也就适应如常了,他们挺耐寒,我看云县都结霜了,乌味美有时候还穿着短袖,在Pan房里进进出出那!”

  倘若是秋高气爽的好时候,坐船虽然辛苦,但有这些本职工作干得出色,怎么也算是有些见识的同僚相伴,航程也不算是太难熬,哪怕听听各地的人情,那也是好的。

  这会儿,大家在寒冷中围坐着,竭尽全力抵挡突如其来这场大雪的寒潮,笑容不免也有些勉强了,只能用乌味美的例子来给自己打气,“也是,其实冻几天,习惯了就好,你们瞧,船夫几个师傅现在也都还只穿着夹袄,还活动自如呢。”

  “我们那是都习惯了,也是今年格外的冷,不然,摇起桨来,穿单衣的都有!”船夫也是摇了摇头,咂嘴说,“不过,今年也是真冷,小老儿打小在江面行船,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大雪,听说太湖一带冻死了很多果农,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江水若是上冻,那可就麻烦了。”

  “大江也会上冻吗?”

  有些老家在北面的吏目不免就紧张起来了,因为大河是会上冻的,有些河面甚至还会冻得很瓷实——若是这样,对于船行的旅人来说,便相当不便了,他们要不断的换船、换车马,但这还算是能走,倘若是大江这里上冻的话,那就更加麻烦。

  “南面天气反复,冰面不会冻到能过人的程度,岸边若是上冻,不能靠岸,就不好补给了,若是连江心都有浮冰,船也走不了,我们困在江心那就糟糕了。耽搁行程不说,食水送不上来,非得冻出病来不可!”

  这样扰乱军心的言论,自然很难得到大家的呼应,吴老八断然道,“若是如此,那就拿防水布包了行李,跳下河游过去——我记得吏目多少也要考核体育的吧,没有在冰水中凫水的能力,怎敢应下我们买地的外差?真当危险津贴是白拿的吗?”

  最后这句话,让所有人都闭嘴了,他们也确实都会游泳,因为这是买地特别的要求,买地在福建道,现在势力范围延伸到了

  南洋,都是多水之地,吏目出行,不是骑马就是坐船,因此,做吏目在体能上有三个考核标准:1 会凫水,虽然没有特别标注,但要求至少要能在十五分钟内游五百米,在大多数时候,这足够游到岸边了。

  2 会骑马,这个不必多说了,还有3,会骑自行车。在一些报考吏目的人数较多的地方,这三点已经成为体能上的硬标准了,从前考入的吏目,虽是免去了这一茬,但要派外差,尤其是去买地以外的差使时,这三条不过关也很难得到外差。危险津贴这个不多说了,一般来说,去买地以外出过差的,提拔速度也要比留在本地的更快些。

  有了这样的前情在,怨言便消弭了下去,积极的论调开始出现了,“走一步看一步嘛!大江千百年来没上冻得这么彻底了,我们还在下游,万不至于的。再说,若是真出了什么事,各州县的买地办事处也会设法来援救我们。”

  这句话点燃了船舱内的生机,人们脸上出现笑容了,“那是,便看在我们带的报纸份上,也来得积极啊——这报纸可就是钱,为了钱也得把江面的浮冰敲碎不可,哪有任其阻碍航道的道理?”

  “这可不一定!”船夫却来泼冷水了。“虽说道理是明白,可两江沿岸的老爷,哪有这个闲心哟?怕不是只有些商户人家组织着出面,可这几年来,两岸的州府也乱得很,他们自个儿的伙计,闹着往买地跑的有许多,听说现在就连三峡的纤夫都跑啦!”

  “前段时间,连我们长江下游都听到了这消息,说是川蜀关内,航运几乎停滞,就是因为人都跑得差不多了!都说,买地的好处还没见到,可买地的坏处就先来了——

  纤夫跑了,没人拉纤,船只怎么过三峡呢?巴蜀的锦缎堆积如山,还有蜀盐,几千年来,自贡那里的井盐都是有名的,可现在,买地的雪花盐来了,卖价和自贡的井盐也差不多,百姓们都买雪花盐了,井盐怎么办?”

  各地有各地的民情,对于川蜀内的纷争,船夫也只是道听途说而已,但大江沿岸这州县的情况,因为定期要靠岸补给的关系,他是很清楚的。“这几年就一个字,乱!人跑来跑去的,乱子太多,官府根本没用,原本靠乡间大族维持着,可现在,许多大族自个儿闹分家呢,许多事情根本没人管了,城防不建,水利不修,就连疫苗都没人张罗着种,还好那高产粮种,百姓们自发推举耆老来迎种,到底还是都种下去了。”

  乱在何处?那乱源可就太多了,首先是人员往来的乱,沿岸的州县不断有人去买地讨生活,也不断有人从周围的乡镇进城,当这种人员轮换的数量级逐渐上升的时候,新旧交替,外来客商首先的感觉就是,老相识都不见了,上回来结识的新朋友,这次来也不知去向。

  很多常年做生意的老字号,这次来连掌柜都换人了——原本基于信赖而形成的商场规矩,现在正在迅速的被打破,赊账、收账什么的,已经成为往事了,而这又带来了金融秩序上的混乱。

  “以前,别说行商和本地坐商互相赊账了,行商和脚店也是允许赊账的,毕竟是常往常来,每年的老客。可现在,谁想赊账啊?谁知道你这回去了,下回还来不来?因此都不赊账——都不赊账那就要看现钱,那乡间就又多了不少强人抢钱,都是蒙了面的,抢完这一票,逃到买地去,该怎么追索?”

  买地的崛起,给敏地带来的,并非只有好处,和报纸、天花疫苗以及高产粮种一起带来的,还有社会秩序的瓦解和混乱,大江原本稳定的商业环境,现在反而陷入了混乱和凋敝之中。

  除了信用的破坏之外,也有交通的困局。“买地要船匠,川蜀船匠现在有一个算一个,全南下了,好,本来整条大江上,新船大半都出自巴蜀,从前巴蜀商人,造船顺流而下,做完生意便把船只留在本地售卖了,自己反而搭船或徒步返回。

  现在可好,川蜀无船,可笑大江居然陷入船荒!客官们,若是从前,小老儿哪里敢摇船从湖口直去夷陵呢?这大江上,一段是一段的地盘,船夫能做的生意,那都是有数的,若是偶然越界,本地的船只欺负你,拉纤都不可着你先拉!多得的船钱,泰半都得孝敬出去。

  这也就是如今了,江上船坏了都无人修,甚至于船夫自己南下去讨生活的也多,原本的纤夫也走得差不多了,您们买活军诸位,就是想要按着州府换船,这么多人也不好安排,小老儿受了买活军的大恩,现在还有一个姑娘送去衢县读书了,这才壮着胆子,应了您们的单子那。”

  絮絮叨叨说到这里,船夫又道,“如今客商多,船还少,您们这会儿还好,夷陵那里,许多客商都是坐困愁城,想要一艘船西去回家都难——现在纤夫少了,今年又冷,冬日更不肯出来,强要他们拉纤,脚钱只怕是天价!说不得,至少也要等到开春,甚至是入夏,水涨了些,再看看能不能过三峡,往叙州去吧!”

  虽说是行路难,但也没有难到这份上的,众人听了,除了吴老八这种时常在外走动的老江湖不动声色之外,多少都是咋舌,王小芸低声道,“若真是如此,只怕不好耽搁这么久,还得走蜀道入关。”

  “蜀道,嘿嘿,蜀道——”

  船夫摇了摇头,嘿然不语,显然对蜀道的安全性极为怀疑,有个叫佘八方的吏目道,“我有个兄弟就是巴蜀来的,他是叙州同乡促进会接来的,说是蜀道根本就不是人走的,除了本地山民以外,根本没人敢走山间的栈道,那栈道年久失修,有很多暗伤,一脚踏空便掉到悬崖下头,尸骨无存!”

  “这可是真真儿的!”船夫立刻和他一唱一和,舱内一时无人说话,只听到格格轻响,众人不免好奇,左右找寻,却发现是小雷听得入神,又打从心底害怕起来,牙关相扣发出的声音。

  这么一来,船舱里众人反而都笑了,气氛也为之一松,小雷羞得满面通红,辩解道,“我——我这是冻得!不是怕的!”

  大家这些时日相处下来,对彼此秉性也略有了解,佘八方促狭叫道,“雷姐,不怕!若你掉下去了,我给你申请,打从你离开泉州开始,每一天都给你算双倍的危险津贴!”

  小雷大怒道,“好!那我们走栈道时,你可别在我旁边,我就是要掉下去也得扯着你一块!黄泉路上我也不寂寞!”

  “真是好一对亡命鸳鸯!”

  有人这么笑着调侃了一句,众人都是大乐,船舱内又热闹了起来,吴老八等众人说笑完了,方才道,“这也不至于,我们现在坐客船,只是因为我们自己人的商船要载货,到了夷陵,货可出一部分,我们就上叙州人的船去,他们有一帮兄弟是专门拉纤的,可以把我们拉过三峡,走蜀道,那是徐侠客这样的大侠去游览三峡盛景的,我们这些要公干的吏目,还是老实点坐船吧!”

  可以不走蜀道,众人也是放下心来,船夫也咋舌道,“是小老儿想差了——叙州同乡会好阔气,他们确实有一班纤夫,拿高薪养着,又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去做纤夫,那拉纤的手艺是老道的,脚力钱也贵,除了叙州同乡会的船,很少有船家用得起,现在川蜀航运,几乎都被叙州同乡会把持,他们是富得流油!”

  叙州的事情,关系到考察团众人的公务,大家都是听得认真起来了,吴老八笑道。“师傅,他们的纤夫一日能拿多少?胜过外地许多?”

  船夫摇头道,“客官,他们的纤夫是按重量算钱的,出一船的力有一船的价钱,因此也不好说一日拿多少。至于是否胜过外地……”

  他比了比船外,“您就先看看这里纤夫的模样,再到叙州去看看,他们的纤夫又是什么样子,那就晓得,两头的日子差得有多少了。说实话,现在还留在这里拉纤的,要不是只会

  说本地话,又没个能带出去谋生的前辈,要不,就是和小老儿一样,有家有小,离不开的。再要不然,就是大户人家的奴才,有卖身契在,被看管甚严,不好逃脱,不然的话,早就想方设法,不是去叙州,就是南下去买地了!”

  众人本来坐在船舱里,只是探头和他聊天,看不到外头的景象,此时听船夫这么一说,方才知道快到下一个码头了,便纷纷走出船舱,在甲板上眺望。果然见到前方一处浅滩,冬季枯水,客船还好,可以腾挪过去,商船沉重,却是难行,便有不少衣衫褴褛的纤夫,正在船身上绑着纤绳,预备着把他们拉过去。

  这样冷的天气,江水虽没上冻,但也是刺骨发寒,他们却仍是赤条条的,上身一件蓑衣,下头是犊鼻短裤,挽到膝盖上方,小腿就这样踩在江滩里,一个个都是身子精瘦,有些甚至可看到肋条,面上却是发红,不少人有一个醒目的红鼻子——和这艄公一样,怕都是喝出来的,毕竟虽说是习惯了江上的天气,为了做事方便穿的少,但到底也会感到寒冷,这些江上人家,多数都是养成了冬日饮酒御寒的习惯。

  船上诸人,里三层外三层的穿着,犹自还感到严寒,见到这些纤夫,如何能不惊讶,只见前方矮山之中,还有不少蚂蚁一般的人影,拖着长长的纤绳,在山间拉拽着摇晃的商船艰难前行,在冬日暗淡天色之下,山水之中,竟形成旁人司空见惯而令买地南人眉头大皱的惨相!

  船夫还在甲板上乐呵呵的摇橹,时不时用土话和纤夫们招呼拉家常,金娥只看了一眼,便觉得极是难受,不由得背过身去,钻进船舱,她自幼在江南长大,虽然也屡经人间疾苦,更是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大罪,但毕竟南方富庶,便是乞丐都有一身薄衣。金娥自己交际的一干人等,便从没有衣不蔽体的时候,其余更加凄惨的事情,只是传说而没有眼见,这样瘦骨伶仃,挨饿受冻还要在冰冷刺骨的江水中做苦工的惨相,实在是突破了她的承受能力!

  过不得多久,买地的吏目们都纷纷钻了进来,尤其是女吏目,表情并不好看——那些真正从外地到此,又确实见识过民间疾苦的女娘,文化水平多数都不高,就算做了吏目,年限也短,很难派外差,调查团里的女吏目,不是和金娥、王小芸这样,从前是较为高级的表子,就是如同小雷这样,本是殷实大族娇养的女眷出身。她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逼真,如此赤.裸的惨相,心绪自然难平。

  尤其是小雷,神色低沉,沉默了良久,方才突然说道,“那些纤夫,许多神色安详,嘴角含笑,除了鼻头发红之外,肤色却是发青……这样冷的天,穿着如此单薄,在江水里泡着,他们已经不知寒热,那是死相……如此之人,很难活过这个冬天,在外头拉纤的,全是将死之人那!”

  她虽然没有明说,但来自泉州,又姓雷,很容易让人猜到她的出身,众人都知道,这是小雷家学渊源的判断,应当不会有假,可也唯有沉默以对,吴老八道,“没有办法……便是穿着棉袄,也会很快被溅起的江水打湿,根本无法保暖。除非江里冬日不行船,否则,总少不得要纤夫的!”

  小雷突然发怒般道,“怎么没有办法呢!我们闽江也有纤夫——难道我们闽江就不冷了吗!只要在棉袄外再加一个油布做的斗篷外套,至少,至少上身也不用只光着穿蓑衣呀!”

  但是,这怒火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这并不是考察团造成的问题,甚至考察团正是为了解决这问题而来,小雷也知道自己有些过分了,咬了咬唇不再往下说,但也没有道歉,过了一会,她闷闷地说,“若是丰饶县和叙州府的新义军,扩张到这里那就好了!”

  但新义军扩张到这里,究竟能否提高纤夫的待遇,这其实也是个未知数,船舱内依旧是一片沉默,金娥望向船舱之外,看着那一个个纤夫的身影从那狭小的视野中摇曳着一闪

  而逝。他们模糊的面目中,只有面上鼻头的醉红,在苍然天色中有几分醒目,余下的一切,全都快速融化在了江水的暗青色中。她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王小芸闭眼轻轻摸着腕间的数珠儿,小雷坐在两人身侧,惘然若失,不再说话,小船在欸乃声中,缓缓没入山水之中,载着考察团油然西去。余下的航程中,她再也没有提起过自己应得而未得的危险津贴。

第495章 相迎巴陵口

  从湖口到夷陵, 一路上船行速度不算太快,让船夫最担心的江面上冻,毕竟没有发生, 但今年这反常的严寒, 的确也对大江沿岸的港口造成了负面影响, 天气太冷, 码头结冰,挑夫卸货的速度变得更慢,沿岸的商船、客船等候的时间也因此变长, 在江上漂泊,等待靠岸, 成为了众人司空见惯的事情。

  而就连艄公父子, 身上终于也多了一件厚棉袄, 这是他们在沿岸的估衣铺里现买的, “若是从前还不舍得呢, 如今船钱高了,棉衣也卖得贱了些,想着西去恐怕越来越冷, 也不能老靠酒顶着, 乘着估衣铺里还有货,赶紧踅摸两件来穿罢。”

  他是正确的, 从湖口出去, 船行了五六日,又下了一场大雪,码头上结的冰能有一指厚,在大江流域这是很罕见的事情,沿岸都在叹息着明年水果的收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6页  当前第2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1/6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买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