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买活_分节阅读_第464节
小说作者:御井烹香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4 MB   上传时间:2024-12-17 19:12:59

  分散开来各自忙碌的船组成员,心里也不禁浮现出了这样不祥的猜疑:别不会……不会……还真沉没在半道上,把大家的前程也一并沉进大海中吧……

第985章 生产力瓶颈

  “说是赶鸭子上架也有点过了, 材料强度其实已经跟上了,就是现在熟手的工人实在太少, 这不是,焊点看着好好的,其实上手检查一下,光是一个焊接面就有三四处的虚焊,责任工段是要受处罚的……还好钱工耳朵灵,不然, 等连接处受力断开了,那就真得返厂大修才行。”

  “哎,这说得是,也是我们没检查到位。回去我主动做检讨!”

  “倒不必了, 您也是后来接手的,张主任把您从鸡笼岛一厂带来, 这步棋算是走对了,原本的焊工组长姓什么?陈是不是调走了?去哪了?啊?去机床厂了?”

  在做事故登记的文书许佑华, 一只铅笔顿了一下,“这……去哪的机床厂了?川蜀那块,还提升做了车间长?”

  这下有点尴尬了,他一下变得有些踌躇起来:按照管理条例, 这种等级的施工疏漏,算是可大可小,可以要求追究施工组的责任,那就要行文去接收单位, 至少要求整个施工小组都再接受一次检定考试。可想而知,这会让陈组长在新厂颜面扫地,可以说是完全无法开展工作——这是很得罪人的, 更可虑的一点是,本身焊工圈子也不算太大,大家多少都有些香火情,如果做得这么绝的话,恐怕之后武林船厂的焊工都要保守起来,不敢去挑战任何技术难题了,这又是大家所不乐见的,毕竟,实验新船要求的施工技巧往往是超资质的,真要等万事俱备,新船也下不了水了。

  这一摊子烂账,真没法计较,但不登记吧又不行,这么多双眼睛都看着呢,要这样的疏漏都没被追究责任,那谁还对自己的组员高标准严要求?许佑华一下就为难起来了,望着眼前的焊工组长似乎在讨主意,“张大哥,您看……这事儿怎么评定事故水平呢?”

  “只能说,这活儿很糙,不知道他是怎么混成车间长的!如果他这一组都这个水平,他去川蜀怎么能通过入职检定呢?”

  张组长快人快语,似乎完全没看出许佑华的言外之意,这倒也理所当然——他是张主任来到武林船厂后,因为不满焊工水平,主动写信回‘娘家’,从一厂亲自要过来的焊工,接手没多久,所以他没有任何历史包袱,完全就事论事。很多人都说,这个张组长就是性格太直爽,倘若不是因为这点,也早被提拔去做车间长了。他还是彬山流民出身那!不至于要到拐了弯的亲戚张主任上位了,才把他从一个普通焊工提拔过来。

  这不是,许佑华现在就更加尴尬了,这笔仿佛有千钧重,报告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写,也让他在一船忙忙碌碌的水手和船修工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经过了四个时辰的检修,轴承焊接处已经全面检查过了,排除了八处虚焊点,但好在献礼号的机械结构还算简单,现场拆卸重焊之后,重新组装之后,锅炉再次开始输出功率,钱芳英等人都在轮机室观察轴承转动的情况。

  只有许佑华和张组长在甲板上方休息,张组长一边说话,一边还有一只眼睛望着轮机室,他考虑得没有许佑华那么多,而是心直口快地道,“小许啊,你可知道我们现在有多危险?如果组装出问题,或者还有重要虚焊点没排查出来,轴承脱、断的话,那就不是停机的事情了,那么重的铁棍子,断开了会在应力的作用下到处飞跳,抡在人身上,不死即伤,就和伐木的时候被木头压了是一样的。包括咱们现在坐在这甲板上,也有风险,它那个轴承穿木头就和穿豆腐是一样的,运气不好,一条铁棍子从底下飞上来,咱们都得上天!”

  “这还没完那,船底舱位结构被轴承破坏之后,整艘船都烂了,立刻就会进水,这艘船就算是完啦!轴承事故,是这种明轮船等级最高的事故,按道理对轴承的检查也应该是最严格的,前头那个老陈,连这点都没有做到的话,他去新厂子做车间主任,这不是误事吗!往好了说,出品机床不合格,那还是小事,如果真给他搞出什么异想天开的大事故,倒查下来,你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这一看就是上过安全生产课的,许佑华被他说得无话可回,犹豫半晌还是如实写下了张组长的评级,并且请他在表格上签了字,张组长这才满意,严肃地对许佑华道,“你们这些不是老匠人教出来的新学生,尤其是从秀才童生转行过来的,底蕴着实不足!老是瞎讲人情世故,像是我们拜的师傅,也不怕你们读书人笑话,从前都是海狼出身!他们以前在蛇蟠岛专门给族里出海的儿郎造船,听他们讲起来,那是钉子钉错了位置都要砍手指的!”

  “都是族里的亲戚,难道这时候就不讲情面了?但工坊就是如此,你讲一点情面,我讲一点情面,事故就会发生!船在海上就沉!非得丁是丁卯是卯,如此造出来的船才有那么七八成的可信,那些稀松烂账的船坞,他们的船再便宜,大海主也不会买,那都是绝户船,天知道给你用的什么钉子什么胶,开出去到海中央直接沉了,赌的就是你活不下来去找他的后账!”

  他的话里固然是充满了这种嫡传的老工匠,对于买地新式的工人学校所培养出的工人,那种发自内心的优越感,但却也的确不无道理,许佑华闷声听着,没有回话,他似乎也又一次认识到了施工方所要求的严谨和细心——绝不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干这一行,尤其是干到高工的,性格多少都有点偏执,就是要精益求精到几乎苛刻变态的程度,才能造出买地这里所要求的复杂机器——

  其实或许早在敏朝,就如同张组长所说的一样,这种外人难以想象的苛刻标准早已存在了,只是当时工匠太少,水平参差不齐,许佑华也没有入行,因此才没有深刻的感觉。而到了买地这里,随着机器越来越精密,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工匠哪怕是一点儿的粗心,都遮盖不过去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所以,工厂的管理只能是往严厉、苛刻、死板去走,至少在生产时,是容不得一丝人情味在里头的。

  “唉!”

  但是,这样一想,许佑华却也有点儿灰心了,今天的事故对他来说,也是个很大的刺激,可以说自从上船开始,大家好像都躺在了断头台上,就等着刽子手什么时候挥大刀呢,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才意识到,不论是自行车、马车还是发电机、蒸汽机、机器船……所有这些机器要求的工匠水平都是极高的,买地对工人的基本要求,放在敏朝来讲,那都是大工的标准。

  而这也让他感受到了逻辑上的矛盾:“组长,你说真按这个标准的话,如今的高级工人,有几个能不被找后帐的?养一个大工,少说都要十年左右,倒算过去的话,十年前才刚取了福建道,那时候咱们的工人数目有多少?如今的高工数目是多少?就算个顶个都长成大工了,也不够数的哇!这样说的话,市面上生产的那些机器,它们的良品率……”

  买活军的工业生产,绝不是一帆风顺,或许在敏朝人看来,精良的机器眼睛也不眨就变出来了似的,很多东西,一开始看描述都是匪夷所思,而买活军却接连不断地拿出了仿制品,纵然比较粗陋,价格又极为昂贵,但那可是货真价实的自产品……如果说世上有人还对买活军的工业生产能力有所不满,那他的心也就实在是太高了。

  但上过专门学校的内行人都知道,光光是安全生产事故,本地的案例就足够开一个月安全讲座的,小型事故,什么钢水包破裂、高炉倒塌爆炸,什么工人跌落皮带,什么人手被机器卷入……层出不穷,事故就没有少过,而许佑华如今是可以理解了,工业生产的一系列环节里,只要一个环节出错,那就是大事故,就会带来样品的瓶颈。许佑华也不由得对买地工业的未来感到忧心了,“大工需要时间,数量也始终是有限的,感觉就算咱们这船能去到羊城港,将来的产量也很难上去……而且,之前吏目参考上拟订的工业生产目标,怎么看都怎么有些好高骛远了,觉得不太现实,难以完成呢!”

  他所说的,是之前打下江南之后,《吏目参考》所刊登的,由谢六姐和中枢衙门共同拟订的《江南新土发展纲要》,其中针对工业生产的几点,让人印象深刻的目标有,‘五年内普及计时钟表自产’、‘八年内普及自行车’、‘十年内完成主要州县官道水泥化’等等。

  当时大家看的时候,还觉得时间也未免列得太宽绰了,六姐似乎过于小心,可这会儿,许佑华经验逐渐上来了,才意识到即便是如此的目标,其实对于现实来说也是有点儿太理想了。很多事,尤其是工业上的事情,规模非常重要,真不是想当然拍脑袋能解决的!别看羊城港是如何美轮美奂,甚至出现了钢筋水泥的多层小楼,但很可能川蜀一带要在八年内普及良率合格的自行车都是困难!这其中一个突出的矛盾就在于大工的培育速度,远远跟不上领土的扩张速度,以及因此暴增的工业品需求那。

  “你小子担心的原来是这个?”

  许佑华最终采纳了张组长的评级建议,把这一次的运行事故评为‘极度危险’,并且在叙述中没有把评级责任完全划分给张组长,这是让张组长颇为满意的一点,也让他对这个小文书多了几分亲近,认为他不是那种争功诿过、偷奸耍滑,把这些恶习刻进骨子里的读书人,他言语间比之前要真心了不少,失笑道,“其实这倒真还行……你从前家里是上私塾,后来见风色转了,才让你学新学的罢?”

  这没什么可否认的,的确是许佑华的发展轨迹,他家里是武林的小地主,从小上私塾学四书五经,这是人人都做的事情,后来武林和买地联系紧密,许佑华家里受到风气熏陶,就让他也多读新学,后来甚至设法去买地进修,许佑华虽然没有数理的突出天赋,但毕竟熟悉买地的风气,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很会填写买地的表格,这样,船厂成立时,他便考进来担任了文书一职。

  张组长笑道,“像你这样的读书人,是不晓得的,做工匠需要的天赋,和读书人需要的未必重合,那些心灵手巧的人,往往都有一点数学上的天分,要说多会做题,那不至于,但很多焊、车、刨、削的技巧,一学就会,民间工匠,真有进了专门学校,得到真传之后,三五年内成为大工的!要不然,你说这电焊技术才普及多久,怎么就出现这么多焊工了,我又是从哪里学来的?”

  他对于大工的供应前景还比较乐观,但要说别的,张组长就有点儿摇头了,一边聆听着甲板下的动静,一边轻声说,“便是这蒸汽明轮船,有过这一次试航,后期出良品也是有信心的。只是……要再进一步,达到六姐的设想的话……”

  许佑华微微一惊,“您认为很难么?”

  张组长努了努嘴,没有说话,但表情是显然的。许佑华还想再追问究竟时,梯子那里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动静,钱芳英手脚麻利地爬上甲板,大家被这一打岔,立刻就忘记了这无意义的闲谈。“确认没问题了?”

  “就算有,现在也看不出来。只能走着瞧了。”

  钱芳英揉了揉眼睛,“我要去休息了,之后的航程,我和张总要轮流值班,监听轴承异响,你们也得多留心了,那个声音不是很大,要在规律中找出一点不规律来,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你们说——”

  这很显然是全船都要注意的声响,但钱芳英素乏言语,难以形容,片刻后干脆放弃,直接去打水准备洗漱休息了——她就明显是个大工的料子,性格中那股子执着执拗的劲儿是一目了然的。许佑华对她多少有点发怵,也不敢追着请她形容,但又不得不和她搭话——表格还要钱芳英签字呢,手足无措,追着钱芳英走了几步,看她去打水,又不好跟,站在那里有点儿可怜样子。还是钱芳英洗了手自己回来签字,其实说实话,钱工不算孤僻,只是有点儿古怪罢了,有时候甚至还会主动和他们搭话,“刚才你们说的,我都听见了,我赞成张组长,明轮船只要能跑到羊城港,良品率就不会是问题。”

  这对武林船厂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许佑华精神一振,既然说起这话了,又很快联想到下一个问题,“那照钱姐您看,要达到六姐的设想——”

  钱芳英也没有说话,而是和张组长一样,努了努嘴,一样做出了十分负面的表达,她把铅笔交还给许佑华,有些若有所思地说道,“这一次,如果能平安到达羊城港的话,什么大图书馆、大博物馆、大超市,我没什么兴趣,要我说,我倒是想顺便去一次鸡笼岛,到大工厂里去瞧瞧……”

第986章 钱芳英不担心献礼号

  要说起大工厂, 如今各地的厂子,要能以大来形容的, 就得往南边找了,或者是北面有铁矿的地方,或许也能见到钱芳英所想的大钢铁厂,鸡笼岛、吕宋这些有铁矿的地方,也有不少厂子,其中的员工和矿工不同, 虽然地处偏僻,但待遇很好,基础设施非常完备,围绕着一个或者几个厂子, 往往有一个成型的小镇,什么发电机、灯泡、幻灯片、医院、罐头……总之, 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很齐全,有些东西, 甚至要比一些原本繁华的州县还要来得普及。

  比如幻灯片,在什么州县都要收高额门票,算是奢侈品,但在厂区小镇, 那就是居民福利,厂里会定时发票的,工人按各自定级领票。还有镇上的医院,工人去看也完全不花钱, 药品配额也是充足,这就要比很多地方医院都强多了。说起来,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那些药材产地, 他们肯定也愿意优先给厂区供货,因为厂区这里也有一些机动名额,可以和他们交换,提供给他们钢材、水泥、发电机这些紧俏的商品,这种程度的交换,也是衙门默许的。

  想要富,靠厂区,在如今的民间,都羡慕进厂做活的人,尤其是衙门官营的大厂,总有福利,武林船厂在武林已经算是热灶头了,但整个武林的工业都还在草创期,武林船厂不过是矮子里拔高个罢了,许佑华听钱芳英这么说,倒也向往起来,笑道,“那是,我们若能去参观一番,也能跟着开开眼,见识一下大船厂的豪横!”他这是完全把钱芳英说的大工厂当成是鸡笼岛一厂了,“我还能跟着蹭到厂医院去开药!”

  他这说的是大厂让人眼红的又一个福利了,要知道,如今缺药也是民间比较头疼的事情,现在能看得起病的人多了,而药,不论是新式制药折腾出来的青霉素、输液那一套,还是老式的炮制药材,产量都完全跟不上,以至于现在很多医院被戏称是‘甘草医院’,意思是去看病不贵,开药的话,如果只肯在医院配药,那就主要都以甘草为主,因为只有甘草是能大量供应的,搞的现在医院方里大量出现甘草,大大地拔高了这味药材的地位。

  如果想要开一些真正管事的方子呢,那就要自己去外面的药堂买药了,有时甚至还要去黑市找中人寻觅,从中又催生出了不少冲突,当然也催发大量商人进入了药材培育业,他们甚至多方奔走,希望买活大学能增设‘传统药材种植讲座’,不论收费多么高昂,他们都情愿支付——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自古以来,艺不轻传,知识一贯是被严格垄断的东西,像是买活军这样,随随便便在市场上买几本书,就能学到丰富知识,一个流民没有本地老农带领,就能通过本地的农业小册子,基本掌握在本地耕种的天候知识,已经是前所未有了。想让买地衙门免费传授给他们各种药材栽培的知识,商人都不敢起这样的贪心。

  这也不止是药材种植,就说造船好了,倘若钱芳英不是从小家学渊源,出入父兄书房,翻阅过诸多造船图纸,也曾多次到小船坞去送饭,她自己一点底子都没有,那也根本兴不起来做船舶设计师的念头,这种从古至今的师门、家族积累,现在于买地教育的冲击中,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一方面,老传承不值钱了,买活军这里也不强求老师傅拿出自己的传承,他们自有海量的新知识去培养新式学生;另一方面,在把新知识实用化,落地的过程中,有时又还用得上老智慧,这也就让很多老师傅在这个行当还能维持着自己的地位,并且也容易有新成就。

  一个有老传承,又接受了新教育的年轻人,在这样的时势下是很容易冒出头来的,他们也往往肩负了把传承带入新时代的责任。钱芳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她也算是受了谢六姐的恩惠——倘若没有买活军的崛起,她这样一个少年守寡,回娘家过活的老姑奶奶,是绝不可能接触到钱家的造船心得的,尽管买地的船舶学校,也未必看得上这本名不见经传的《钱氏船书》,但族中长辈却是敝帚自珍,当然不可能随意泄露。

  钱芳英未来的归宿,不是择人再嫁,就是依附父母兄嫂过活,将来由侄儿给口饭吃,也算是照顾到老了。她家里人对她算是疼爱,便从夫家那里,给她找了一个穷族亲的孩子来做养子,这样算是有个自己的孩子,年长以后,不必指望侄儿的良心。但这样的帮助,也已经是极限,就连钱芳英自己都没想过,她会在造船上有什么建树。就算年幼时对造船业有些许了解,这又如何?造船这个行当,多是力工,汉子们在船坞里做活,衣衫不整是常态,成年女性很少出入这样的场所,就算有些人能看账,能出面谈生意,但那也多是继承家业的长子媳妇,家族的生意,传媳不传女,是不会告诉她太多的。

  但是,钱芳英自幼就是个有主意的人,而且她的思维颇为简单,认准了什么就是一根筋,很少会前瞻后顾。买活军崛起之后,武林这里得风气之先,便是一般小民也有看《买活周报》的习惯,钱芳英没事也时常看报纸,并且从报纸以及民间的闲谈,武林私港的风声中,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买地对船只需求量极大——这也就意味着钱氏船坊可以试着给买地造船。

  她当即就去寻了大伯,理所当然,这个主意被立刻驳回了,因为钱氏自古以来都是造河船的,造海船在当时被认为是一门很危险的技艺,船坊甚至不敢对外宣扬,倘若被旁人知道的话,那就可能被海狼盯上,这些老海盗可不是什么好主顾,船坊可不愿意和他们产生交集。而买活军,在那时候还是反贼身份那,他们需要的都是海船,钱氏怎么会主动去淌这滩浑水呢?

  不能不说,大伯的考量是有道理的,透着当家人的稳重,钱芳英也无法反驳,但是,她从买活军的报纸中,得到的结论是:不论买活军的将来如何,作为一个有点底子的女人,她在买地的日子,显然要比在武林惬意些。至于家族的得失,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于是,她便立刻开始准备动身南下了,把她嫁妆的剩余,拿来当了路费,并且借口带她的养子回夫家去探亲,作为出门的借口,这样成功地跑到买活军那里去,应聘进船厂,同时又进学校上课,这样一步步地考到了造船专门学校里去——在此期间,她还做了很多外人无法理解的事情,譬如把她的养子常年寄养在托儿所,一度甚至想要送进孤儿院,早期做船工的时候,经济比较紧张,一缺钱就给家里写信,索要钱财等等。钱芳英自己也知道,在人情上她大概是很欠缺的,对于亲人,颇为辜负了不少,就如同她嫂子私下说的那样,‘这样的人老了合该都没人愿意亲近她,亲人一个个都被害得心寒了’!

  然而,她天生是缺根弦的,大概不容易在感情上感受到什么痛楚,钱芳英知道这个养子,对她心里是存了芥蒂的,以至于一开始工作,便迫不及待地和她断了联系,包括父母兄嫂,大概也都不会因为她在买地做了点成绩出来,便原谅她私自离家出走,并且还不断写信来要钱的事情。但她只要结果最后对她有利就行了——像是她这样的经历,倘若感情丰富,大概心里早就苦出病来了。

  压力,她是难以感觉到的,理所当然,喜悦也因此显得微不足道,钱芳英甚至很少有心潮起伏的时候,对造船她似乎也谈不上喜爱,只是发觉自己还算擅长,便一直做下去了。但凡是要画图纸、搞建造的行当,她都似乎有一定的天赋,可以很容易从复杂的图纸去想象机械造好的样子。钱芳英的世界,一切都很简单,缺钱了就想办法去搞,自己能赚就赚,赚不了就去要。

  同样的,她想要自己出图造船,那就先给鸡笼岛一厂写信,申请调职——其实她认为自己毕业后应该顺理成章进入鸡笼岛一厂的,大概又是人际关系没有搞好,得罪了谁,最后只能回武林船厂来。所以,调职被拒绝之后,立刻着眼于当下,从武林船厂这里开始使劲,当年驳回她的大伯,如今已经成为了船厂的负责人,这其中大概是有她的几番功劳,钱芳英当时想要钱,但也不能总让父兄白给,就从买地搜罗造船资料寄回武林,钱氏能在新造船业里适应得这么好,是有她的力量在里头的。

  利用这一点,她让大伯相信她的眼光,同时又从中多方奔走,打通诸多难关,这才最终造出了献礼号。这个项目的心酸,钱芳英是知道得最多的,只是她本人半点不能共情,不管这上头联系了多少人的仕途前景,在钱芳英看来,其实也就是一次普通的试航,成了以后,皆大欢喜,她就有钱去上马更进一步的尾轮机械船项目,倘若不成,那大不了武林船厂一蹶不振,她就再托关系调走,去别的船厂再搞机械船就行了。

  反正只要方向在,不愁没有地方要她,而船舶设计师的待遇又一直是很好的,完全足够她的生活所需。她可以一直折腾到机械尾轮船搞出来为止,如果是她搞出来的,那最好,如果不是,她也可以去看看成功的设计,再回来自己尝试着修改提升。对钱芳英来说,唯一能让她有些忧虑的,根本和献礼号完全没有关系,哪怕刚定下来,要和张主任轮流在轮机室外值班,她所担心的点,和献礼号这一船人的心思也没有丝毫相同:

  钱芳英唯一害怕的,就是重新回到那种女人不能出门工作的环境里去。只要她还能工作,钱芳英就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最坏最坏,她众叛亲离,事业跌落谷底,那她也可以改行去当修理工,她总不会活不下去,总不会担心离开家里人之后,她该从哪里赚到自己的口粮吃。在钱芳英的分析中,只要买活军依旧维持着统治,各地能够保证和平,或者仅仅出现局部战争、叛乱,她生活的区域能继续维持买活军这里建设起来的新社会秩序,那么,她就没什么打击是不能承受的。献礼号就算当即炸成两半,她也还有很多余裕可以周旋那!

  可是,买地的将来,能永远如此蒸蒸日上——或者退一步说,能永远维系和平么?钱芳英知道,自己的怀疑和顾虑是有些不合时宜的。如今一百个人里,大概有一百二十个人,他们所争论的都只是买地在什么时候能够一统天下——有些激进派甚至把天下的定义扩充到了‘大华夏’,已经不满足于北海、三宣六慰了,把眼神放到了非洲、黄金地、袋鼠地这些隔海的地方去。

  人们对于买活军的未来,从十多年前的疑虑重重,逐渐上涨到了另一个极端,那便是狂热的追捧,而这一切似乎又随着羊城港的落成、定都大典的举办,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对于买活军的未来,所有人都是那样的深信不疑:必然是辉煌连接着辉煌,世界将在买活军的统治之下,进入一个完全崭新的面貌。

  但是,或许是身处其中,或许正是见识到了献礼号的东拼西凑、问题重重,也或许是钱芳英从来都不容易被情绪带动,她从献礼号的制造和试航中,所得到的反而是一种和众人截然相反的结论:献礼号在外人看来有多么的光鲜,是意义多么重大的突破,可它实际上是多么的问题重重,它所展现出的,似乎是买地工业能力到达极限的一种‘吃力’。一直以来,买活军都在追逐着天界的工业品,以此作为自己的目标,但是,她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和认证,钱芳英得到的是一种直接的,作为工业人一员的感受,她有一种感觉,就像是买地的工业能力已经到达了短期内的极限,透支了这一代人的全部潜力,接连不断的突破,不可能这样永远持续下去。献礼号,或许不是个开始,只是十几年、几十年内能达到的一个顶点了。

  细节上她可以说很多,材料的极限,施工能力的极限,施工人员的极限……这些所有的东西统合成了一种感觉,让这个非常钝感的工程师也少见地有了轻微的焦虑,同样的,这也是一种近乎于动物本能的焦虑,钱芳英说不出具体的原因和道道,她只是这么想,这么担心着:买地的征服,底子是六姐的神威不假,但各地的和平,基础却也是不断往前发展的工业能力,一旦这种进步停滞不前……

  她不知道该怎么说,但钱芳英的确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了一起:一旦停滞不前,买地的统治是否还能经受得住风浪的考验,人心能否凝结在一起?如果……如果世道倾覆,买地的统治不存,那么,她们这些女人……或者说钱芳英本人(钱芳英不关心别的女性),是否又要回到从前的,那种无聊而又沉闷的生活里去?

  她们……还能维系着如今这种狂野、自由、无拘无束,让人沉迷的生活方式吗?

第987章 烈火烹油

  生年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献礼号上,其余船员的担忧是单纯而好解决的, 因为他们很快就能得到答案, 不论结果是好是坏, 献礼号的航程不可能拖上几年。但钱芳英的忧虑,却注定是短时间内无法得到结果的,甚至在眼下这个当口,连和她共鸣的人都并不多,绝大多数人都还沉浸在买活军飞速的技术进步之中, 而颇有讽刺意义的是, 她一手设计出的献礼号,正是这种观点最好的证据——机械轮船,虽然用的时间较久, 但这不是搞出来了吗?而且,第一次远距离试航, 就顺顺当当地抵达了羊城港那!

  所用的时间虽然长了一点, 但这样的细节,大众自觉不自觉地都会加以忽略, 说实话, 这反倒也还增添了献礼号的说服力——任何一种新技术的落地, 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第一次远距离航行, 在海上趴窝再正常不过了,只要能太太平平地到达羊城港的港口,就已经是了不得的成功了!

  “看,真来了好多人那!”

  “岸边好多千里眼, 都在对着咱们瞧!”

  “快看,羊城港的港口——那可真叫一个气派!”

  “想必咱们回程的时候,这船上说不准就要挤满人了!”

  “还等什么回程啊?估计一直到定都大典,这几个月,咱们船是闲不下来的了,就算不对外卖票,也少不得轮番出海,载着各种宾客来感受了。对了,小李,你这里筹划一定要做好了,如果之后要在船上开餐会的话,咱们摆在哪个船舱,你有计划没有?露天不可能了吧,风向要不对的话,烟往下一吹,那谁也别吃了!”

  船只抵埗,许佑华是最兴奋的那个,站在船舷上,嘴里连珠炮般说个不停,还没轮得上他用千里眼也不妨事,手上按着同侪的肩膀,使劲踮着脚往岸边张望,还动不动就兴奋地和身后的随行船只挥手招呼,示意他们来一起享受着武林船厂的光辉一刻。反倒是水手和技术员,眼看终点就在前方,亢奋之余却也不无紧张:到港停船,这是航行的最后一关大考,机械船的优势就在于启停灵活,不比风帆船,往往不能在固定地点抛锚,要费半天功夫才能把船只牵引到长桥附近。这么多双眼睛看着,要是拖个多半天,没把平时演练的东西发挥出来,那献礼号这一炮就还不算是完全打响。

  “呜呜——”

  好在,大概是大家的运气的确不错,除了最开始的趴窝事故之外,排除了虚焊点之后,居然这一路都只有小故障,换了两个桨叶之外,就没有什么大维修了,这一次献礼号的船也停得很漂亮,在长鸣的汽笛,哗哗的白浪水声之中,原本高速旋转的明轮逐渐缓缓停歇了下来,让船身十分丝滑地切进了港口泊位,甚至于在稍微过头了的时候,明轮还反转了几下子,让船身缓缓回退了一些距离,这摆明了是在炫耀明轮船进退如意的特点,也立刻激起了岸边如雷的掌声和叫好声,许多鞭炮被竹竿高高地挑了出来,下头都悬挂着竖幅,‘武林商会庆祝献礼号平安试航’!‘羊城港船舶技术促进会欢迎献礼号抵港’!

  随着船锚落下,缆绳套上了码头上的水泥柱,这些挑在码头前方的鞭炮,先后燃放,一时间噼里啪啦,热闹得不行,远方更响起锣鼓之声,只见人潮翻涌,为两队舞龙舞狮的贺喜队伍,让开了余地,叫他们一路跳到了长桥下口,迎接船组众人——这时候,张主任、钱芳英和船员代表肖大副、维修员代表张组长,这四人成为大家欢迎的重点,这也是之前就说好的,至于船长,他在确定献礼号一切都好之前,是不会下船的,献礼号平安到羊城,只是一系列任务的开始,之前羊城港方面派出来迎接他们的船只已经带信了,献礼号船组深知,这几个月也是船只的大考,航行任务是不会少的,到港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船身大检查,包括张组长,也是下船出席一下迎接仪式,再洗个澡,就会立刻回船干活。

  真正开始享受胜利的,其实只有张主任和钱芳英,作为船舶设计师,献礼号的远航已经证明了他们图纸的科学性,虽然这时候,羊城港、鸡笼岛造船厂的同行,捞不到前方来迎接他们,但不妨碍张主任在意念上和他们进行会晤,他扬眉吐气、挺胸凸肚,快步前行,很快就和迎接他们的衙门官僚把一双手握在了一起,周围顿时有好几个人不失时机地蹿出人群,拿着仙手机拍摄了起来。这也让张主任等人更加惊喜,更加投入地沉浸在其中,只有钱芳英,依旧是不为所动,她和激烈的情绪似乎永远都隔了一层,在这样人生至高的时刻,却依然轻而易举地维持着她那怪异的冷静,还有闲心左顾右盼,心中暗想道,“好多洋番也都来看热闹了。”

  的确,这会儿隔得近了,大家都能看到,其实人群中仙手机当真是不少的,而且有很多明显执掌在并非采风使的人手中。比如说岸边有一群被特别隔开的人群,其中的手机数量不少,这时候都被高举着对准了他们,而手机的主人,穿着十分奇怪,基本都不是汉家的服饰,长相也南辕北辙的,有人又黑又长大,有些人金发碧眼,肤色雪白高大,还有些人几乎只到那金发碧眼儿的小腹高,小矮人一般,却偏偏不像是孩童,看起来已经是中年人了,也指着明轮船,激动地说着什么……这些大概都是从四面八方到买地来观礼的洋番使臣了,没想到连他们也来看明轮船的热闹了!

  触目可及,当真都是烈火烹油、繁花着锦一般的热闹,别的不说,便是这码头也是生平仅见:几乎全是水泥的码头,规格还大,一眼望不到头,设计上几乎可以容得下几十艘大船同时到港。而这样的码头上如今却也被挤得水泄不通,可见羊城港的人口有多少了。武林已经是古今闻名的富庶之地,但比较之下也是相形见绌得多了!

  再加上远处那高高的龙门吊——居然浑身都是钢制,规格还极高大,想必多么沉重的机器配件,也是一吊就走,虽然看不到基底,但钱芳英有感觉,那必定是蒸汽动力:别处的港口,都以造一个畜力龙门吊为荣,羊城港这里,钢制的龙门吊是有一排的!不消说了,这码头用的也一定不是普通的水泥,一定是最优良先进的配方,可以扛压,否则,这地面都吃不住龙门吊的重量。

  更别提,看着宽绰的场地,还有为了重货准备的龙门吊,钱芳英毫不怀疑,羊城港港口肯定有蒸汽拖拉机存在,为的就是运输机器,这个她是很清楚的,一般的水泥路面,承载马车那是轻轻松松,怎么装也压不坏,但蒸汽拖拉机就不同了,但凡是和蒸汽机有关,又可移动的东西,都非常沉重,水泥路面有时候一压就裂,损耗比普通行走大多了。普通水泥路,三五年间,可能会因为热胀冷缩有一些开裂,及时修补就好,但过蒸汽机的路面,倘若不是特别配方的优质水泥,根本就经不住几趟的!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那些洋番使臣远来至此,最多是被码头的规模震慑,夸奖几句买地富庶,码头这么偌大的地方全用的是水泥,钱芳英这样搞技术的专门人才,触类旁通,就会知道这码头最难得的优势在何处了,甚至于那些深入海底的栓绳水泥桩,细说的话,都可以讲讲这里的水泥配方问题,这可不是民间三合土般的水泥能够媲美的。至于说全钢龙门吊、蒸汽拖拉机……在洋番看来那是仙器,但钱芳英触目看去,却全都是伟大的技术进步,工业结晶那!

  真是琳琅满目……在这样的地方,反而担心起工业进步的瓶颈,她也不由得有些自我怀疑,感觉自己是不是有些杞人忧天了……再看看前方迎来的吏目,五六个人里有五个女吏目,似乎更印证了钱芳英的担忧是无稽之谈——买地这里,出外差的吏目以男性居多,对应的就是留驻吏目女性多,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男吏目想要晋升,踊跃去危险地区外派,这是他们比较专有的一条路子,女吏目的长处则在于后勤、财务、转运以及技术。

  还有一条比较特异的优势,那就是女吏目很适合搞接待,这是符合买地这里不饮酒的风气的,不论是接待外臣还是内部来访的同僚,由女吏目出面,可以很容易地限制饮酒,清正风气,尤其是女吏目接待女吏目,那么不用多说,一定是恰到好处的接待,大家以水代酒,吃顿好的,饭桌上闲谈一番,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做得到位,但绝对不违规。而由女吏目接待男人居多的访客团,也能遏制一些不体面的人发出不体面的要求和暗示,比如很多洋番,即便想饮酒,也不好意思来问女官——就算有人问了,女官也能在不失礼的前提下坚决回绝,并且普及一番买地的规矩。大家普遍认为,女吏目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男吏目虽然也不是没有外事上表现出色的,但更多人很容易抹不开面子,为这些洋番使臣提供一些饮酒方面的讯息,倒反而惹出后续的事端来。

  或许是因为有这方面的考虑,羊城港这里招待各方来宾的,一水全是精明能干,有年纪的女官,男同僚明显是给他们跑腿的小年轻。有几个女官行为举止,甚至给钱芳英一种感觉,那就是她们或许在敏朝有什么高贵的出身,或者干脆就是敏朝的女官、宫女出来改行的,一举一动都显得克制优美,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分寸感,别看对船员组关怀备至、嘘寒问暖,但却依旧保持了一种不卑不亢、恰到好处的距离,让人不知不觉就意识到,有许多非分的要求或许不提也罢,就按照她们的安排行事,对大家都是最好。钱芳英心想,“那些洋番使臣,在自己的地方过惯了人上人的日子,就这样款待其实是最好的,客客气气地杀一杀他们的威风,叫他们知道,在买地要按买地的规矩来行事,免得他们到处游览时,还闹出笑话来了。”

  她虽然有点缺心眼,但并不是傻子,正常人的好奇心还是有的,且还颇为旺盛,虽然从前在买地求学,也见到过许多洋番,但那多是西洋行商为主,头一次见到这样五花八门的洋番,也是好奇地频频看去,见他们犹自沉浸在对明轮船的震撼中,指指点点,拍个没完没了,甚至有些人当即就要跪拜,钱芳英的嘴角也不由得微微一翘,暗道,“不过,没准我也是有些多虑了,连我们买地的百姓,来到羊城港,都有大开眼界的感觉,这些人到了羊城港,岂不是和到了仙界一般?还有胆子惹是生非的,应当不多,规行矩步,处处小心,生怕惹人笑话才是常情。”

  眼神掠过一个肤色发白,生得极高极胖的洋番,还有他身边那几乎只有腰带高,剃了一个月代头,穿着左衽大袖服,手舞足蹈着对献礼号指指点点的倭人,这场面实在滑稽,钱芳英几乎要笑出来——那洋番几乎是倭人的三倍大小!简直就是巨人和侏儒!真不知道这洋番是怎么能吃得这么胖的,他又该怎么和倭人聊天交流!这倭人和他说话,不用喊的,恐怕声音都穿不破肚皮!

  不过还好,这会儿他们已经走过长桥,进入了欢笑的人群中,在众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和称颂中,被无数间接直接能扯得上关系的各方代表簇拥着,交接给了接待办:献礼号出发时极为低调,就连船厂内部都没敢办仪式,但不代表没人关心他们这一行,这不是,等他们成功到港后,所有的仪式都要百倍地补回来,急于给他们送上荣耀和表彰的各方衙门,各种促进会,还有其余船厂都要来讨教经验……除了航行任务之外,船组也不可能闲着的,钱芳英想去大工厂浏览的愿望,一时半会是达不成的了,他们有太多的讲座和表彰会要出席——这还都是公务,没算上私人请托的社交场合,想也知道,无数商人这会儿都想知道,这机械明轮船用在海洋航行上究竟有多少利润空间了——

  “……后天是有两个讲座,大后天目前暂时没有安排,但也建议不要外出。”

  光是这两天的行程就有十几项,张主任脸上的表情已经从志得意满的兴奋期待,慢慢变得有些呆滞和发苦了,接待小组的李干事这么一席话,也让他短暂的雀跃立刻冷却下来:好不容易有一天的空档,还不能外出这是怎么回事?至于其余人,除了钱芳英心不在焉,一如既往地没表情之外,另外两人的表现也和张主任相差无几。

  不过,李干事却十分沉着,她还微微顿了片刻,这才揭开了谜底,“大家别着急,这是好事——大后天暂时没有安排,是因为,那天大家或许能得到六姐接见——献礼号到港的消息,我们前些天就上报了,六姐本人也非常的关切,对大家表示热烈祝贺。并且,当天,六姐极有可能亲自到献礼号上视察!”

  六姐接见!

  即便是钝感如钱芳英,也不由得瞪大了眼,心湖里泛起了丝丝的涟漪——和张主任等人的惊喜,并且立刻打听着能不能有合影机会不同,她心里马上就惦记起了自己的疑惑与焦虑:如果说这世上有谁能解答她的疑惑的话,那这个人无疑就是六姐了!

  要是能有和六姐对话的机会,比起祈求一些特殊的个人待遇,她倒是更想亲口问一问六姐呢:本世纪的生产力发展,是否已经到达了极限,技术真的还能向从前一样,势如破竹地往前进步下去,并且因此抹消领土扩张中带来的种种问题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6页  当前第4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4/6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买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