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也不是他们想想就能想出答案的,俩人也不纠结,非常默契地先把这事儿放下了。
“算了,咱们再去买点糖吧。”
好不容易有个大家都不忙的周末,买完东西回去吃个午饭,下午沈茉儿还准备带着小凉凉去她爷爷奶奶那里看看。
以前是山高水远的没办法,现在大家都在首都,平时他们都住在小院儿这边可以说是为了上下学方便,周末如果也不抽时间去看看老人,就真的不太妥当了。
永宁胡同那边确实也是一直惦记着他们,就连傅致远这阵子下班回家都要念叨一句孙女儿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
儿子这么大了,随便他去哪里,当自己没生过也可以,孙女儿不行,孙女儿乖乖软软的,也不知道那边几个大人都忙着,平常有没有好好照料,吃得好不好,穿暖和了没有。
从前没见过还好一点,自从见过孩子以后,那小小的人儿,真是让老傅家一家子都牵肠挂肚。
所以,毫无疑问,这天下午凉凉小盆友到了九号院儿以后,受到了终于不再卧床的太爷爷、默默给她做了两身小里衣的太奶奶、百货大楼里给她买了好几套衣服的奶奶、不知道她能不能吃但还是买了很多点心的爷爷,还有一听说她来了立马就把作业扔到一旁的小叔叔的热烈欢迎。
周末只有一天假,很快就过去了。
周一沈茉儿回到学校,上课时看到坐在第三排看上去有些无精打采的郭琦,忍不住仔细观察了一下。
他上课时倒是挺认真,一直在做笔记,到底学得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沈茉儿看了两眼就收回了目光,这种毫无根据的猜测,也就自家人说说,在学校里她是不会提的。
郭琦哪怕没有组织能力,也太过自以为是,但这些都不是让人无端揣测的理由。
这么想着,沈茉儿很快就把这件事先抛一边了,开始认真地投入学习。
十一年高考的空缺,让这一届的学生无比的珍视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军训结束以后几乎每个人都铆足劲儿地学习,沈茉儿也被这个氛围带动得更加的心无旁骛。
刚开学时发生的那些事情,就像一滴水落入湖面,泛起一阵涟漪,很快就又消失不见。
第134章 二更合一
这一年华国正经历划时代的改革与变化, 当然,身处其中的人并不知道这一年对于未来的意义,只是从报刊杂志上、从街头巷尾的变化上窥见一些让人无法忽视的改变。
这时候大学里面最受欢迎的专业是文史哲, 人们回顾过去十年, 内心的迷茫与困惑,似乎只能从历史与哲学中寻找答案。
经济系还是“边缘学科”。
但是经济系内部关于国家经济政策的讨论, 或者说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哪怕只是大一新生, 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们,也一直密切地关注着校园内外的相关讨论,两个班级已经组建起了七八个讨论小组,大家自发利用课余时间讨论国家面临的经济问题。
不过沈茉儿倒是没有参加这个讨论小组, 她实在太忙了, 讨论小组有时候晚上还要还要开会, 她晚上都是要回家的。
再说,她已经知道了,接下去国家会搞改革开放,虽说中间也有过反复和争论, 但是总的路线不会改变。
这就像是一群人围着猜谜, 她已经知道了谜底,跟着一起猜就没意思了。
与其参加讨论, 不如干点实际的。
这天下午只有一节课,上完课后沈茉儿就匆匆去了首都第五制衣厂。
“我们确实是有一批旧的缝纫机要处理, 但是这是国有资产, 不能直接卖给个人的,不然我们直接处理给内部职工不就定了?这不是不符合规定嘛。”
首都第五制衣厂的后勤主任是个身材不高的光头,说话的时候总是下意识地摸摸他那圆润光滑卤蛋似的脑袋, 笑起来倒是一脸和气,说的话却很直白。
沈茉儿是通过广交会上认识的首都第一纺织厂的朋友牵线搭桥过来的。
她从前是国营工厂的厂长,跟兄弟单位打交道的时候,人家怎么也会礼敬三分,现在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
哪怕是首都大学的学生,在这些老油条眼里也不过就是个“学生仔”。
要不是有人牵线搭桥,怕是根本见不到这位钱主任的面。
沈茉儿笑道:“我不是个人买,我们是南省江北县柳桥公社的一个社办企业,是公对公的,完全符合相关规定。而且,第五制衣厂将淘汰下来的缝纫机处理给我们,也算是帮扶支持基层创收,我们回头会写一封感谢信给贵厂,贵厂进行相关工作总结的时候完全可以提一提。”
沈茉儿说着将介绍信和相关的材料递了过去。
这是她在离开江北县之前找章正祥办的。
国家政策一直是鼓励发展社队企业的,这个时候办社队企业的手续也不复杂,什么都没有就要办个社队企业,这事儿听着是有些离谱,但是章正祥莫名对沈茉儿充满信心,还是顶着压力给她办了。
后勤主任拿过材料看了眼,确实是社办企业的材料,叫华彩制衣。
人是厂领导介绍过来的,手续也是齐全的,那这个面子就不能不给。
索性要的缝纫机台数也不多,后勤主任想了想,笑呵呵地点头:“既然是这样,那行吧。你说你们这也真是消息灵通,买东西都买到首都来了。”
沈茉儿有一句话说的没错,他们后勤部门工作是很难出彩的,处理淘汰的缝纫机,这个工作本身是一点可说的地方都没有的,但如果说是帮扶支持基层,那写工作总结的时候确实是能写一写了。
不要说帮扶外省的社办企业跟首都没关系,这格局小了,首都人眼里,国土之内的事情都不能说跟他们没关系。
“不过,你们这缝纫机要怎么运回去?”后勤主任问。
他们虽然可以卖缝纫机,但是山高路远的,肯定不能包运输的,不然卖旧缝纫机的钱都得全部搭进去。
南省可不近的。
沈茉儿笑笑:“请厂里帮忙运到这个地址就行了。”
她拿出笔唰唰写了个地址。
后勤主任一看地址就在首都,当场就点头了。反正厂里有运货的车子,只是在首都城内运送一下倒是没什么问题。
双方谈好以后,沈茉儿直接去财务那里交钱,后勤主任指了个人让帮忙领到仓库去挑一挑。
“这一批淘汰的缝纫机,其实大毛病没有,都是一些小毛病,修一修,鼓捣一下还是能用的。”
领着沈茉儿过去的人姓余,小余同志也是笑呵呵的,一副挺好说话的样子,一边走一边主动跟沈茉儿唠起了嗑。
“别看我们厂子在首都的制衣厂里排老末,可老末也有老末的好处,最近上面特地给我们拨了一笔资金,用于设备升级改造,这不,不少东西就淘汰下来了。要不是个人不允许买,其实大家都想买一台的,拿回家修一修,自己上个新漆,那跟新的也差不多了,就算是结婚都能当个体面的彩礼了,三大件,啧啧,多有面儿。”
沈茉儿:“……”
难怪后勤主任要强调不能卖给个人。
没多久到了仓库,小余站在仓库门口喊:“小郭,小郭——”
喊了半天里面才跑出来个人,头发乱糟糟的,戴副镜片跟瓶底那么厚的黑框眼镜,一副蓬头垢面迷迷糊糊的模样。
小余同志看到他这样不禁啧了一声,说:“就算这个仓库里都是些破铜烂铁,你也上点心吧,喊半天没人应,万一被人顺手牵羊点什么,我看你怎么跟厂里交代。”
小郭长相倒是挺端正的,闻言憨厚笑笑:“不小心走神了没听见。”
小余显然不信他的话,不过也没多说什么,介绍了下沈茉儿,说:“沈同志,那就让小郭陪你,小郭,这位沈同志要买十台旧缝纫机,钱已经交了,这是批条,你带她去挑一挑。”
沈茉儿向小余同志道了谢,跟着小郭同志往仓库里面走。
这个仓库挺大,里面拉拉杂杂地堆了很多杂物,应该都是厂子里面淘汰下来的东西。仓库里面很暗,开着灯,也照不到太远的地方。
沈茉儿注意到靠墙角的地方摆了一张床,窗前有一张小桌子和一把小凳子,桌子上放了很多书,有一本书正摊开着,上面压了根笔。
小郭挠了挠脑袋,不好意思说:“我刚是在做题,太投入了,就没听见声音。”
沈茉儿笑着摇摇头:“没事的,你这是要参加考试?”
小郭好像更不好意思了:“我之前报名参加了高考,出来估分自觉考得不错,志愿填得有点高,结果没录取,就想着今年再考一年。”
沈茉儿看了看他脸上厚得能晕死人的眼镜片,又看了眼有些昏暗的灯光,说:“那也要注意眼睛,不行跟厂里申请一下换个瓦数高一点的灯泡吧,就说过来挑旧缝纫机的同志反应灯光太暗看不清楚。
你们厂子这次换下不少缝纫机,大厂肯定不会要的,小厂子小作坊过来买一次也不会买太多,前前后后肯定要来不少人的。”
小郭憨憨笑道:“我回头试着跟主任说说。”
他带着沈茉儿去到放缝纫机的那一片,主动说:“厂里几个车间生产的东西不一样,三车间的面料比较细腻软和,机器磨损度最小,你从三车间的机器里面挑吧,在这边。”
淘汰下来的缝纫机确实很多,都堆叠在了一起,说实话,就算让沈茉儿挑,她一时之间其实也无从挑起,有小郭帮着指路就不一样了,她直接走过去看他说的三车间的机器。
“在制衣厂干多久了,感觉你对制衣厂的情况还挺熟悉的?”沈茉儿一边看缝纫机一边跟小郭闲聊。
“也没干多久,前两年高中毕业接我妈的班进来的,我妈是制衣厂老员工了,我从小在厂区长大的,耳濡目染的,对厂子里的情况确实比较熟悉。”
“会踩缝纫机吗?”
“会啊,踩缝纫机其实不难的,我们家属院儿长大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一点。”
“你们厂里职工子女下乡的多吗,都回来了?”
“挺多的,这年月大家家里都不止一个孩子,少的两三个多的五六个,也不可能都正好有工作可以接班,我家孩子不算多,三个孩子,我哥是自己考进的厂子,没占家里的名额,我这才有机会接班。我哥很厉害的,他前阵子刚升了车间主任,他才三十出头,现在是厂里面最年轻的车间主任。”
小郭不像能说会道的性格,但是说起家里的事情,倒是挺兴奋的,叭叭叭地讲个不停。
沈茉儿边说边看,很快挑好了十台缝纫机。
“就这些,我想等个一周再送货,主任说由你们仓库这里和车队联系衔接?”
小郭:“没错,你留个地址给我,我跟车队联系,看他们什么时候有空。”
小郭跑到他那张桌子前从一堆课本下面抽出个记录本:“你说,我给写进登记本上。”
沈茉儿说了地址,瞥见记录本上的字横勾铁画写得非常大气,都说字如其名,小郭同志这个字倒是跟他的人不太像。
事情圆满办完,沈茉儿告别小郭走出仓库,迎面就跟一个戴眼镜、穿干部装的男人碰上了,男人打量她一眼,点点头走进仓库。
沈茉儿礼貌地点头回应了下,正要走,就听见仓库里传出声音:“还看什么书,郭qi,你赶紧找个对象结婚组个小家庭才是正经……”
沈茉儿脚步一顿,想再仔细听听,里面声音却轻了下来。
旁边有厂里的职工过来,见她站在那儿,好奇问她是谁,沈茉儿解释了一下转身往大门方向走去。
她是上了课过来的,在厂子里折腾到现在,正好碰上厂里下班。
沈茉儿顺着人流往外走,心里还在琢磨之前忘了问一下小郭叫什么,正想着,一抬头却看见马路对面的公交车上下来一个人。
沈茉儿停下了脚步。
对面的人下了公交车后,直接穿过马路往这边走,沈茉儿看着他逆着人流走进首都第五制衣厂,偶尔遇上认识的,都会喊他一声金副主任。
是那天在百货大楼遇见郭琦时,跟郭琦一起的中年男
人。
这一晃已经过去了好几星期,沈茉儿虽然觉得郭琦有些怪异,但是她平时自己就挺忙的,加上也没找到什么凭据,渐渐地也就把郭琦的事情给忘了。
今天突然又遇到这个人,沈茉儿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又起来了,她左右看看,忽然抓住旁边正回头看热闹的一个女工问:“同志,那是谁啊,怎么往咱们厂里走?”
女工瞪着她:“不是,你又是谁啊?”
沈茉儿一脸诧异:“啊?”
沈茉儿什么也没说,但是脸上的表情却是一副“怎么还有人会问我是谁”的样子,女工顿时迟疑起来,心想厂子里那么多人,自己确实也不是谁都认识的,这个点儿从厂子里往外走的,还能是谁,那肯定是本厂职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