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儿翠儿就过来帮忙,沈云萱准备的是烤串,一大盆调好味道的肉被串起来,在提前做好的烤架上一把一把地翻动。
翠儿惊讶道:“这烤肉好像和街上看见的不太一样。这细细的棍儿是竹签子?为啥要一块瘦肉一块肥肉这么串呢?”
沈云萱一边往肉串上撒调料一边回道:“这是我琢磨着改良的,看起来不那么笨重,好入口。肉块略小些容易入味儿,肥瘦间隔是我试出来味道最好的搭配,这样肥肉烤出来的油滋润着瘦肉,会很香。
若是烤得久一点,肥肉就不会腻,像油滋啦一样好吃。至于上面撒的调料
是我自己配的,这样味道会更好。”
大家已经闻到香味儿了,都围了过来,张礼山不可思议道:“师父您什么都会,太厉害了!日常琐事那么多,您何时钻研的?”
沈云萱道:“这不就是做饭的一种吗,我天天做饭的时候,不要抱怨那家人非让我干活,而是好好琢磨怎样做好吃,就可以日积月累。如果只是为了做熟了饭而做,那就可能不好吃也没进步。”
几人恍然大悟,怪不得他们有些人做饭一直不好吃呢,还真的是没用心钻研过。
张礼山想得更多一点,做饭的时候都能琢磨出这么多东西,那其他的呢?之前沈云萱教过他们做陷阱抓兔子,可比村里其他大男人懂多了,这是沈云萱担心父亲打猎危险琢磨出来的。
沈云萱读书明志,才十四岁,懂的道理比村里最厉害的里正都多。她教他们不要固有思维、要观察、要思考,这也是她自己琢磨出来的吧?
还有如何养鸡能让它们健壮还每天下蛋,算术课教他们的乘法口诀比传承已久的九九术更通俗易懂。甚至连磨刀怎样磨得快、挽袖子怎样不容易掉下来这种小细节,沈云萱都有自己的小窍门。
这是把观察融入到生活的每一处了!张礼山茅塞顿开,学习并不是非要读书识字,而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自幼聪慧,奈何家中贫穷,偶尔也羡慕过沈忠有全家供着读书,如今却突然明白,曾经有无数的学习机会围绕着他,是他没发现没珍惜。
张礼山悟了之后,做事更仔细更认真也更勤快了。他也真正明白了当初沈云萱为什么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看来不止是人,生活本身就处处让人学习成长了。
沈福带着几个男人捡了些石块回来,在院子中央围着弄出个篝火,一帮人就在篝火旁席地而坐,人手一把烤串,吃得别提多香了!
沈兴吃得肚子溜圆,“我怎么就不是个大人呢,肚子也太小了!师父,咱开的铺子里卖烤串吗?这么香,肯定好多人买呢!”
沈云萱摇摇头,“暂时不卖。别看这东西好吃,它毕竟是肉做的,价格肯定不会低,买的客人会很少。”
“是哦,平时在家十天半个月也吃不上一口肉,是跟着师父吃多了都忘了苦日子了。”沈兴摸摸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
沈云萱道:“你以后想做账房先生,说不定还能自己做生意,顾客对象一定要选准确。我们不是大酒楼,只是一家食肆,在平民百姓间受欢迎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也可以做一两样贵重的吃食,供给富裕人家。”
“还是师父想得周全。”
这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其实那么大的铺子摆在那,大家都很激动,但从前都是村里人,说到铺子里卖什么就很抓瞎,一点主意都没有,大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会做什么卖什么呗,难道大家不是这样的吗?
然而沈云萱让他们知道了做事一定要目的明确,不能胡乱开始。像面馆就专门卖面条,能吸引固定喜欢吃面的客人,铺面也不用多大,外面支两个桌子就行,面条吃得快,客人很快就能腾出位置来。
像酒馆里,首先要酒多,其次肯定是下酒菜为重点。在酒馆里卖面条米饭或者大菜就不好卖了,因为去的人大多只是为了喝酒,不想多掏钱吃别的东西。
而酒楼中,如果卖些特别廉价的小菜就会很掉价,让客人觉得没面子,这些都是有学问的。
沈云萱这家食肆的定位就是家常小饭馆,早餐有各色面条、炒饭和包子,都是能快速吃完去当差的,还给免费配好吃的咸菜。
下午的餐食则是各种家常炒菜为主,有不少创新,但食材都是大家常见的,不贵,重点在味道好,家里做不出这个味儿。
人们一般都吃两顿饭,等到快天黑的时候,铺子里就以酒和下酒菜为主了。地方宽敞,下了工的人可以聚一聚聊聊天,酒跟别人家都是一样的,下酒菜却一定好吃又有新意,其中的卤味香辣猪耳朵、五香干豆腐卷、水煮花生之类的就是大伙没见过的。
这卤味一早做好,全天都可以买了带走,和花卷等面点一样,都摆在铺子里侧的柜台,算是一项固定收入。
看似包含了不少东西,但其实是分时间段面向不同的顾客群体。时间久了这些不同群体就可以融合,喜欢上店里其他时间段的东西,进而成为固定客户。而沈云萱敢这么做的唯一原因就是,她的厨艺真的好!
没人知道沈云萱上辈子跟回乡养老的御厨学过,自然以为她就是天赋异禀,这样绝对的本事是别人学不来的,但只说沈云萱对铺子的安排和巧思也足以令人钦佩了,她还只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
吃过饭,沈福带人把第二天要用的食材都买回来,张礼山他们就回村了。
沈云萱把卤味儿和咸菜做好,早早休息,第二日一大早就起来忙活上了。吴老太和秦氏在灶房帮忙,白杏花站在门口柜台里摆弄算盘,翠儿负责卖卤味和面点的柜台,其他人负责摆桌椅板凳招呼客人。
沈云萱特意让人摆了个小摊在门外,摊位上是热腾腾的肉包子和一锅鸡蛋汤。
附近住户一走出来就闻见了香味儿,“咦?这家店这么快就开业了?云来食肆?肉包子很香啊。”
沈福笑道:“客人来一个肉包尝尝?咱家之前在街上卖包子和油盐花卷,大伙儿都说好呢。”
“油盐花卷?”另一个刚出来的人眼睛一亮,“对,就是你卖的,我最喜欢吃你家的油盐花卷了,你们咋做得那么好吃?跟我们自己做的就是不一样!”
这人走近了打量一眼铺面,吃惊不已,“这么大一个铺子,就卖几样面食啊?”
沈福忙指了下墙上挂的几排木牌,“不是不是,咱家有面条、炒饭、炒菜、卤味儿,好些样呢。我闺女是个爱琢磨吃食的,这些都是她从书上看各地吃食改良的,改成咱们北方人爱吃的口味了。
上头那一排都是早点,客人要不要尝一尝?”
这人走进店里,立马有人引着他去看木牌,他发现好些菜名都不知道是啥,单说早点里的阳春面、手拉面、扬州炒饭之类的他就没吃过,平时面馆卖的就是手擀面、打卤面、刀削面啊,这些都是啥?
他摸摸肚皮,“那就给我来份儿阳春面吧,尝尝味儿。”
白杏花笑道:“诶,来了!咱们店新开张,老板说了,第一天只收半价,您是咱们店第一位客人,多送您一只卤鸡腿,祝您啊往后大吉大利!”
“送鸡腿?你看这……怪不好意思的……”男人睁大眼看着翠儿将鸡腿放到盘子上给他了,再瞧瞧价格,是阳春面的好几倍啊,而且阳春面还收半价,顿时有点脸红,这不是占便宜了吗?
沈福乐呵呵道:“开张大吉,大吉大利!”
先前发现铺子的人懊恼不已,急忙进门,“老板,他是第一个买的,我可是第一个来的……”
沈云萱正好做了面端出来,看见还没有别人,笑道:“我做主也送您一个鸡腿,所谓‘好事成双’,祝您二位都好事连连,咱们铺子也能顺顺利利。”
沈云萱亲自给他拿了鸡腿,他没想到做主的是个小姑娘,立马觉得自己有点欺负人家了,赶紧道:“给我来两个肉包子,再来一碗……一碗手擀面吧。”
他怕店里其他东西不好吃,没敢尝试,只点了最常见的吃食。
沈云萱回了后厨,这边男人已经看着阳春面惊叹了,“这面条这么细,咋整的啊?夹起来竟然不断,根根分明,又有韧劲儿,这厨子厉害啊。就是看起来清汤寡水的。”说罢他吃了口面,愣了一下,又端起碗喝了口汤,顿时赞道,“太好吃了!这是哪的面?我从来没吃过清汤还这么好吃的,说不出来是啥味儿,就是鲜!特别鲜!该不会是用鸡汤做的吧?”
白杏花点头道,“是加了一点鸡汤,就是为了提鲜的。”
没想到小小一碗面里竟然还有鸡汤,男人立马珍惜地吃起来,香得另一人都有点后悔点手擀面了。但手擀面上来之后,他就发现这面条特别劲道,果然,一入口就觉得口感极好。
明明是最普通的手擀面,家里偶尔也会做的,怎么还能做出新花样呢?面汤浓稠,也不知道咋弄的,就是有种浓郁的香气,比县里任何一家面馆都好吃。
两人埋头苦吃,吃完才发现这家店的份量还很大,又尝了尝鸡腿就吃不下了,毕竟是早餐,大伙没有吃太多的习惯。
两人对视一眼,似在犹豫谁先开口,白杏花见状说道:“二位客人若是吃不下了,不如拿回家去?刚才看你们似乎住在附近,应该挺方便的。”
两人眼睛一亮,“可以
拿走?”
“当然可以!送给你们就是你们的了,要是觉着好吃,下次一定再来啊,记得帮咱们在外头夸一夸。”白杏花卖货这么久,已经练出来了,几句话就说的两人眉开眼笑。
两人拿着东西走,口中还说着吉祥话。这时附近又有其他人出来,碰上他们,他们顺口就对店里的面条大夸特夸,很快又有人上门了。
沈福将包子摊交给张礼山负责,他则带人去各个街上吆喝。
“咱家油盐花卷开铺子啦,新增喷香的面条和三鲜小馄饨,开业第一天只收半价,只收半价啊!”
“东头云来食肆开业大吉,半价卤味儿、半价的酒,今天不吃也可以买来囤货,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半价”二字很快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本来早餐吃得少,很多人都是在家对付一口,或者在外面随便吃一点。但这家食肆是半价,那不就省钱了吗?一听还能半价买卤味和酒,有家里需要招待客人的或喜欢喝酒的就心动了。
忽然有人惊讶,“诶?油盐花卷?你不是那个背箩筐卖油盐花卷的吗?你家开食肆?”
沈福连连点头,“对对!老弟你眼睛真尖,食肆就是我闺女开的,她厨艺一绝,还会做好些好吃的,刚刚客人吃了阳春面和手擀面一直夸呢,连碗底的汤都喝光了!”
“阳春面是啥?”
“是南方的一种面条,我闺女从书上学的,可好吃了!”沈福说这话万分骄傲,还底气十足,根本不相信会有人不爱吃沈云萱做的东西,所以也特别让人信服。
又有人突然想到了重点,“你闺女!你闺女不是那个沈姑娘吗?我上次看见你坐她马车外头,是不是啊?”
“哪个沈姑娘?被皇上圣旨褒奖的那个沈姑娘?”
人们讲究谦虚内敛,尤其是女子,不能自己大肆宣扬这些事。但被别人发现就不一样了,沈福立马挺起胸膛骄傲地说:“正是!皇上不光下了圣旨褒奖我闺女,还赏赐她好些书,那书上写的都是关于吃食的,是宫里头珍藏的好书呢。
我闺女已经学会两道了,叫东坡肉、西湖醋鱼,都是咱们店里的招牌菜,大伙儿有空一定去尝尝啊。”
“东坡?跟苏东坡有关系吗?为啥叫东坡肉?”
“西湖醋鱼?是戏曲里白蛇跟许仙相遇的那个西湖吗?”
沈福笑道:“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闺女说,外地有些菜不适合咱的口味,她已经改成符合咱本地人口味儿的了。
大家别说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吃着真是停不下口,每次给我闺女试菜都要撑破肚皮,才一两个月就胖了一圈。”
“哈哈这个我作证,我还是第一个买他家油盐花卷的呢,他真比当初胖乎了,这脸上都长肉了啊!”
沈福又道:“趁着今天半价,要不大伙儿下午去尝尝?几个人拼着买一道菜先尝个味儿也行啊。”
大伙儿都想起来在他这买货是可以拼的,立马笑起来。而且也确实被他吊起了胃口,再一想,这可是皇上都夸的沈姑娘做的,不说好吃难吃,能吃到沈姑娘亲手做的东西就很荣耀啊。
一下子好些人结伴来了店里,沈云萱在后厨一刻不停,一碗碗面、一盘盘炒饭被端上桌,很快铺子里外就满是夸赞惊叹的声音。
趁着人多,沈云萱擦擦手出来,让沈福在店门前放起了鞭炮,扬声对大家说:“云来食肆,取‘客似云来’之意,希望小店的吃食能让大家喜欢。今天全天半价,大家吃好喝好,有什么意见只管提啊。”
“祝沈姑娘的店越来越红火!”
“祝'云来食肆'客似云来!”
“祝咱们天天都能吃到这么好吃的饭!”
人群中响起一连串的祝福声,张礼山带头鼓起了掌,一下子将热闹劲儿推上顶峰。
沈云萱抬头看着“云来食肆”的牌匾,露出重生以来最开心的笑容。这是她两辈子最大的梦想,她终于实现了,终于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餐馆。她会好好经营她的餐馆,好好陪伴她的家人,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第157章 农家小厨娘VS大户书童21
食肆开张当日,好些人奔着半价买酒而来,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吸引了好多客人。而他们到店闻着别人吃饭的香气,大多都会尝一尝,至少也买个包子。
后来人太多,沈福跟附近住户借了些桌椅板凳摆在店门外,那画面真应了那句“客似云来”。
林大人带着人着私服过来,见状同家丁笑道:“看来咱们县城又要多一家知名食肆了,好。”
受欢迎的店越多,愿意买东西的人越多,县城才越繁荣兴盛,这自然是好事。若打响了什么名号,让周边十里八村全都愿意来,那才是大大的好事。
林大人想到这,走进了食肆。白杏花看见他一愣,刚要行礼,林大人摆摆手示意不要声张。
店里已经没位置了,沈云萱让沈福领林大人到后院,在院子里摆了一桌膳食,八菜一汤,份量比较小,主要是把店里最美味的菜都摆出来了,其中还有拼盘卤味。
林大人自幼在京城长大,什么好吃的没吃过?就说沈云萱这些从游记中看的各地美食,他都吃过最正宗的。比如西湖醋鱼,名声在外,但他很吃不惯,家里当初叫人做了一回就没再提过,他实在没想到沈云萱会选这道菜做招牌菜。
但当他尝了一口之后就惊讶了,这是西湖醋鱼那个味道,又好像不是,醋味儿更清淡鲜香,微微带点甜,浓郁的汤汁裹着鱼肉,入口就是很符合北方口味的咸香,让人吃了一口还想吃。
东坡肉肥而不腻,又是另一种风格,同样很好吃。还有红烧肉、红烧狮子头、农家小炒肉、猪皮炒黄豆、地三鲜、锅包肉,每一样都有自己的特色,都能让一户普通人家吃得心满意足。
林大人心里有了底,转头吩咐家丁,“让人去宣扬宣扬,云来食肆的老板是被皇上夸过的,学做菜的书都是皇上赏的,好吃到吞掉舌头。”
家丁领命而去,林大人没
吃多少饭菜,干脆直接打包带回府和林老太太一起吃,顺便跟老太太说一下沈云萱开店的热闹劲儿。
说到开业半价、上街吆喝之类的,林老太太就乐,“这姑娘脑袋就是跟别人不一样,想的点子一个比一个好。既然是在你的地头上,你就多照应着点,别让旁人欺负了去。到底才只有十四,还是个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