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看完这栋楼,又去周边逛小商品市场,两口子还在东门吃上了麦当劳,这家麦当劳就是进入中国的第一家店,生意一直很好。
周长城和万云两人排了一会儿队才买到汉堡、鸡翅和可乐,广州在前两年也开了麦当劳,但因为排队的人实在太多了,他们看了一眼就放弃了,这还是他们第一回 吃上洋快餐。
“这个炸鸡好吃,刚刚应该多买两块。”万云口味喜香辣,把炸鸡块吃干净,喝了口可乐,说,“往后等开了店,我也研究一下这个炸鸡翅怎么做,肯定能卖得好。”
周长城却管着她:“这个东西热气,你少吃点,不然要上火。”
之前他们在老家根本不会说到热气和上火这些话,但到广东来之后,发现凉茶和下火已经是他们日常生活里离不开的两个词了。
在罗湖逛了好几个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大商场,看着商店里那些精美的商品和令人咋舌的价格,心都澎湃起来,仿佛到了这里,人的心会不由自主跟着漂浮,物欲加重,进而放大,甚至会立下重誓:这样的好东西,我一定要想办法得到它!
在罗湖待了一晚,第二天起来,便从深南大道坐车直奔南山蛇口工业区,他们想去看看那句具有传奇色彩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自1978年,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后,随后邓公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作为发展经济的特区,尝试在这里作为改革开放、接触外面世界的桥头堡,这个圈中,重中之重就是罗湖、福田、南山三个关内区。
各种政策的扶持、临近港澳、招商引资、打破常规、规则不明、敢想敢闯的干部和淘金人,让这座城市自改革开放后迅猛发展,从罗湖出发,沿着深南大道往西边走,就能明显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建筑以极快的速度拔地而起,建筑群都是崭新的,其中也有许多具有港式特色的楼,这些楼的建立是为了以最高限度去利用空中空间和地面空间,想来都是港资投建的。
周长城和万云到深圳的时间很对,正值阳春三月,路边是碧绿的树木和花草,花期甚长的三角梅开得热烈红火,从人的视野中一路蜿蜒下去,再配上滨海城市上空干净的蓝天白云,煞是美丽壮观。
这一路上他们还瞧见好几处邓公的大幅人像,其中有一幅令人印象深刻,上面写着: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看得出来深圳这边的人对邓公和改革开放政策是非常推崇的。
公交车路过华强北的时候,周长城差点想下车,去看看这个全中国最大的电子交易市场,有媒体称,但凡市面上有售的电子产品和零配件,在这里都能买到。
这些城市细微之间的差别,令周长城和万云很快就将深圳和广州区分开来。
万云坐在公交车上,听着车上的人用普通话和他们的方言交谈,根本无人在意他们两个衣着打扮,一切崭新陌生,她心中盛满欢欣:“城哥,我喜欢这里。”
她在这个地方竟产生了一种莫名的融入感,大家都是外来人,不问出处,你不是本地人,我也不是本地人,大家谁也别想排斥谁,到了这里,甩开膀子赚钱生活才是正经事。
周长城之前就在来过深圳,不过他并没有进入到关内,而是在龙华和宝安两地打转,等公交车路过华侨城那一段环境优美的路时,他也开始对这个地方有了向往:“小云,你看那个地方叫世界之窗,旅游地图上写了,里面有来自全世界的微缩景点。还有附近的花园小区,我听同事说,如果买房子的话,是可以赠送深圳户口的。”
万云开始双眼发亮:“真的吗?如果我们买了房子的话,就可以落户深圳,那就不再是农村户口了?也不知道买那里的房子多少钱,要什么条件?”
看着万云脸上那副期待的表情,周长城忽然下了个决心,是时候要再次做出改变了,但他没有在此刻说出来,而是说:“细节我再打听打听。现在先到蛇口去看看。”
蛇口工业区是深圳最早最老的工业区之一,九十年代,那个地方都是密集的工厂,人头攒动,生活却是很便利,大街小巷的摩托和自行车乱窜,看着似乎没有什么章法,周长城和万云两人紧紧捂住自己的包,这里也不乏偷抢拐骗的事。
蛇口港是个商业港口,他们两人去了,自然看不到什么东西,路过前海和后海那一段时看到很多推土机和大卡车运着砂石往海边去,听旁边的人,这是在进行填海建设。
很可惜,蛇口并非观光港口,只能远远观望,只看到一些大小货船停泊在上面,肉眼可瞥见的海水是浑浊的黄,远远站在岸上就能闻到一阵海腥味。
“我还以为所有的海都跟日历本上一样,全是蓝的。”看到这些,万云有些失望。
周长城这种没见识过真海的人也觉得有些失落。
不过,他们很快又从这真是可惜中转了念头,车子一拐,不必抬头,就看到工业区门口那句著名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用红色的大大的字体,写在一块木板上,醒目而吸睛。
两人拿出相机,在这块牌子下拍了张照片,又不敢露财,很快把相机收起来,这块地方也是有飞车党的,不能掉以轻心。
在蛇口消磨了大半日,吃了凉粉,走了两圈,两人又坐车离开这儿,出南头关,出了关,不到两个站就到昌江精密深圳厂了。
昌江精密深圳厂的地址在宝安区新安那一带,这附近有不少聚集在一起的厂房和民房。很多在关内三个区上班的人,觉得市里租房贵,都会退到宝安租房,每日坐公交,带上边防证入关上班,不论是外来人口还是深圳本地的客家人、疍家人,杂居在一起,人流量很大。
确实如周长城形容的那般,姚劲成新建成的这个深圳厂,比昌江广州厂要大了两倍,三栋五层高的厂房围成一个大口子,是厂房和办公场所,在这三栋楼后面还有两栋成排的宿舍楼,都已经建好,通过了建筑验收,目前人不多,新旧机器也还在陆续进场。
周长城找到那个宽大崭新的保安室,敲开玻璃门,把张美娟给自己开具的介绍信递出去:“我是广州厂的周长城,之前来过的。”
那保安认出是周经理,接过介绍信,看都没看,又递回去给他,笑着说:“周经理,快进来,今天赵主管也在。”说着拿起对讲机,跟里面的人说周经理过来了,说完又给他和万云开了门,但看着万云这张陌生的面孔,又问,“这是?”
“这是我爱人,也跟我过来看看。”周长城介绍道。
万云朝着保安笑着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那周经理,不好意思,得登记一下。”保安又坐下,让万云出示证件,“我们这儿管理还是很严格的。”
等万云的信息登记好,那位赵前进主管也出来了,隔老远就听到他拴在裤腰带上晃动的钥匙声响,笑起来时眼尾纹都炸开了,双手伸出来握手:“周经理,欢迎欢迎,欢迎前来指导工作!”
赵前进在深圳厂的职位类似于广州厂的张美娟,所有人事和行政方面的杂事都是他在管,现在机器进场也是他在安排人接收,做事为人比张美娟更灵活,姚生目前对其还是很满意的。
“赵主管,客气了。这是我爱人万云,跟我一起过来参观我们的新厂。”周长城对赵前进的印象不坏,这人做事情很有章法和规划,相处起来也不累。
赵前进又笑,不过没有去握手:“万小姐,也欢迎你,来看看我们工作做得怎么样。”
刚开始万云觉得这个赵主管说话有些油滑,但多谈两句又感觉其实他的热情刚刚好。
周长城之前从广州搬运机器时,已经细致看过,这回是带着万云略略参观。
等看完这空荡的大厂房后,万云不禁大发感慨:“姚生可真有钱啊,不单只买了地皮,还建了这么多栋楼,果然是富豪。”
周长城和赵前进都笑,姚生当然大手笔。
现在深圳厂的饭堂还没正式开业,因为工人还在陆续招聘中,赵前进说要尽地主之谊,带着他们两人到昌江精密宿舍后面的食街去吃饭,吃的是客家菜,有酿豆腐、陈皮鸡和钵仔汤。
这条食街叫新界路,跟海珠工业二路的那条食街非常相似,一路过去全是餐饮店,有大有小,什么口音,各处风味都有,听赵前进说,围着新界路呈现一个井字结构,两横两路全是吃喝玩乐的店子,至少有上百家,四周工人们下了班都在这儿消费,下了班人就特别多了。
万云看到这些地方只觉得亲切,完全没有外来客的感觉,路边的小便利店、报亭、发廊、小舞厅,租书店、影视厅、卖茶叶蛋和串串的小贩,跟在广州几乎没有区别,只是这里的房子更密集,窗台和阳台上晾晒的衣服层层叠叠,人声不断。
如此大的人口密度,就意味着在这里做生意,赚到钱的概率会很大。
万云一下子摩拳擦掌起来。
“周经理,你是准备什么时候到深圳厂来呢?”入座后,赵前进熟练地烫碗,倒水,又叫服务员上茶,“姚生跟我讲了,你是他很看好的人,只要一开会,他是一定会说,要让你尽快过来走马上任,只要你到位了,项目就能做起来。现在厂里忙着呢,我又不是技术员,好多机器到了,要专业的人过来调试,你过来的话,我们这里就如虎添翼了。”
要不说姚生喜欢赵前进,周长城都觉得自己挺喜欢这个新同事的,人家在中间传的话就是中听,人夸了,事情也说了,需求提出了,上下关系也维护了。
周经理听完这个话,又转头去看万云,万云对他笑了笑,里面有赞同之意。
周长城就说:“我过两天会答复姚生。”
赵前进的眼位纹又炸开,周工这人应该是稳了,举起茶杯,敬他们两口子:“来,周工,以茶代酒,我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得知周长城和万云还要在深圳住一晚,赵前进拿出一串宿舍的钥匙:“周经理,我们厂里有几个接待香港同事过来住的房间,平时会让人去收拾,还算干净,你们将就将就,也省下一晚宾馆的钱。等你真正过来,就能给你分宿舍了。”
因为现在很多员工未正式到岗,工人也没有到位,所以员工宿舍大多还是空着的,他们上楼的时候,看到很多人在搬铁架床,一切百废待兴、很有干劲的样子,让人看着就很有盼头。
谢过赵前进,周长城和万云在昌江精密这个略微简陋的房间暂时住一夜。
等安顿下来后,周长城给万云倒了杯热水,说:“明天我们去看看宝生哥,他公司跟我们厂隔得不远,坐车过去三十多分钟就行。来之前我就给他打过电话,说会到深圳来的,说好明天中午一起吃饭,吃完饭我们就回广州了。”
万云惊喜,没想到在这儿还能见上熟人,自然是说好。
自从葛宝生从广州到深圳上班后,他和江曼的婚姻状态仿佛又回到了正轨,早些年他找周长城借的一千块钱也陆续还清了,所以两人现在又是不拖不欠的好朋友。
提到葛宝生,又不得不提到江曼,真说起来,万云和江曼自过年后也再没见过了,曼姐现在很忙,积累了十几个客户,又再请多了个员工,就是郑婆婆都不想着给别人打工了,而是直接在江曼的公司里搞卫生,顺便接送葛澜上学,江曼给她亲妈发工资。
这对夫妻也真是奇妙,一个在深圳,一个是广州,分开后感情反而慢慢在恢复,住在一起时是怨偶,但隔开距离又彼此挂念,重回恩爱和思念的状态。
葛宝生每个月都会回广州一趟,而江曼每个月也会跑深圳一趟,且都撇开老人孩子,两人单独出去吃饭、逛街、看电影,跟谈恋爱似的,似乎每月见面一两回,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一种更好的相处方式,就是葛澜也没觉得爸妈在他生活中有什么缺失的地方。
婚姻的姿态真是千奇百怪,周长城和万云在观察他人生活的同时,也在对照自己的日子,他们认为,别人是别人,自己还是要亲亲热热地每晚睡在一起的。
朋友见面,分外高兴,葛宝生现在的精神头比他创业时要好,穿上西服裤和衬衫,头发往后梳起来,还打了摩丝,双眼里都是笑意和自信,跟在广州刚认识他时差不多。
在周长城的介绍下,葛宝生进入了另一个比昌江精密实力更强的制造业港资公司,刚进去时还是设计工程师,但他的学历、实力和经验摆在那儿,不过十个月,葛工就开始升成葛经理了,现在手底下又重新带了三个下属。
跟周长城万云两口子在深圳见面,两方人马都分外高兴,葛宝生带他们去吃附近一家看起来特别贵的海鲜馆:“你们好不容易过来一趟,也让我这个当哥哥的招呼你们!”
周长城和万云这才却之不恭。
说起自己的升职,葛宝生自嘲:“我这个人就是不适合当老板,只适合给别人打工。自己做生意一切不顺,当员工就一切都顺了。”
刚开始他从自由的状态回到办公室上班,朝九晚六,还适应了几个月,但随着有规律的工作慢慢完成,积累一次又一次完成项目和设计的成就感,他又开始找回工作的乐趣。
这种话,葛宝生本人可以讲,但别人就免了,所以周长城和万云都没有说什么“你现在也很不错”的废话,而是由衷地说:“宝生哥,你现在看起来整个人都很舒适。”
“对,到了年纪,不搞那些有的没的,就图个舒适!”葛宝生创业的热情很大,但想开了,整个人也很融洽,他的好处特别明显,很少有拧巴的时候。
三人吃了虾蟹鱼,还有沙井生蚝,放下筷子,说到周长城计划到昌江深圳厂的事,葛宝生拍手赞成:“阿城,我不是想着让你过来大家一起有个伴儿。姚生其实眼光很好,深圳市成立的时候本来就是奔着做外贸口岸去的,他从广州转到深圳是来对了。你别看之前这儿是个小渔村的样子,这十多年,发展是真的快,我有几个本地的同事,说起之前的荒凉都还很有记忆,现在完全是大变样了,生活水平直线上升。”
“实干,也精干。”葛宝生评价在这里讨生活的每一个人,“不过诱惑也确实多,不单体现在男女关系上,金钱和机会也是如此,抓住了机遇,赚钱很快,堕落也很快。”说着,又对周长城挤眉弄眼,“这时候就要考验你们内心的‘锚点’有多重了。”
原先周长城说过的,他的人生锚点就是万云,只要万云在,他心就安。
葛宝生这么一打趣,周长城就笑了,在桌子底下悄悄握住小云的手,两人相视一笑。
分别时,葛宝生加了一把火:“长城,阿云,过来吧,你们会大有可为的!”
第208章
1992年,桂春生离开广州,自此裘阿姨和周长城万云夫妇几乎没有再见过面。
1993年,彭鹏和彭颖出了事,跟旧日朋友基本上再无来往。
1994年,葛宝生前往深圳;袁东海与万云割裂;林彩虹北上。
1995年,周长城和万云也决定离开广州到深圳去开始另一段人生路程,这是他们两人第一次主动做出来的变动和选择。
人与人的相遇,总是因为各种因缘际会相聚、别离,然后重逢,分散在各个角落,尤其是在这个可以自由流动的年代,对新生的渴望和向往会让人不由自主走向每一个不同的地方。
周长城和万云打包家里东西的时候,总觉得这个要拿,那个要拿,但最终只是收拾了一些必要用品,大件的家具都没有动,书房也暂时维持原样,每个月回来广州一次,打理这地方。
他们终于明白了桂老师之前只收拾了一袋行李就走,不是因为洒脱,是因为身外物确实麻烦。再加上也不知道前路如何,如果在深圳并没有寻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出路时,珠贝村这小院儿就是他们给自己留的退路。
冯丹燕被万云委托过来帮忙照顾院子里的花草和鱼儿,她和朱哥的经济在今年初缓了不少,不必跟之前一样必须每天都骑车出去卖面条儿,施婆婆年纪大了,身体比前两年要虚弱,她时常要顾着家里的老人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珠贝村,因此答应得很爽快,反正也不算什么大事儿,在被三个孩子闹烦了的时候,还能在他们院儿里偷偷歇会儿。
“阿云,你和长城要离开,我是最伤感的。”冯丹燕说的是实话,她这人爱热闹,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家里老乡和朋友往来都是不断的,但跟万云这种深交的朋友很少,“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我问你能在珠贝村住多久,还劝你住久一点。”
天啊,说起这些话,就跟还在昨天似的,万云也跟着伤怀起来:“记得。当时我们刚来广州不久,一切都不确定,那时我还以为会很快离开珠贝村的,没想到一住就是这么多年。”
冯丹燕看着跟自己聊得来的邻居朋友陆续都走了,向来没什么心事的她都幽幽叹了口气:“聚散总有时,”不过她亦说,“朱哥前阵子问房东,我们租的那个小院儿卖不卖,房东拒绝了。我跟朱哥两人都觉得反正已经决定不回老家,又在广州待了这么久,还没自己的房子,实在也说不过去,就准备到琶洲那附近买块差不多大的地方,自己建楼,现在朱哥在看地皮呢。说不定过阵子,我们也要搬走了。”
“丹燕嫂,买地建房,置业是好事情呀!”万云提前恭喜冯丹燕,“等摆新房酒的时候,记得一定要给我们打电话,我们肯定来!”
“好,一定!”冯丹燕很快又打起精神,她的情绪总是来去都很快,“你们去深圳也好,我还没去过呢,到时候我带着朱文朱武和小妮儿去找你们玩儿!”
“那就说好了!”万云把大门的钥匙交给冯丹燕,再三感谢把她送出门。
周长城那头也是一堆的事情,现在大部分的生产都还安排在广州,他要开会、要跟进项目、签字检查一些基础的设计图,还要开始清点自愿跟到深圳去的下属。
厂里边搬家,人员也跟着变动,张美娟喊着招的人还不如流走的人多,整个广州厂乱得如同一锅粥,现在也无人搞什么小动作了,如果工作推不进,一跟香港那头开会,所有人都要挨骂对喷,全都自顾不暇。
整个昌江如同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说不上专业不专业,人人一碰头,全都是负面情绪,不过这些情绪全都在员工中间发酵,还没有弥漫到老板面前去。
对于周长城最终下决心去深圳,姚劲成大为开怀,在办公室问他:“周工,需要什么支持,尽管说!”
周长城一点也不客气,递出一张纸:“姚生,项目部的人我全都要带过去。设计组的郭顺,生产车间的两个钳工,一个拆检工程师,这几个人都说愿意到新厂去。这是名单,我给他们开过会了,他们都同意,随时可以出发。”
这就有点狠了,设计和技工类的人员人数不多,还说得过去,但项目部门的人全部走,意味着广州厂的人全都搬空,又回到了几年前那种各处扯皮的状态,姚劲成不同意,斟酌了一下说:“全都去深圳不现实,广州厂也要留下几个人,至少三个,慢慢过渡一下,你挑一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