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他还奇怪,因为丹斯切尔是标准的法国姓氏,那妞儿却是地道的美国人。后来一查,果然,她身上有五六国的血统,而祖父正是法国人。
当看到她照片的时候,褚青就被那双眼睛震了一下,就像阳光被湖底的蓝水晶一折,瞬间散乱了满山,满谷,满晴空。
形象绝无问题,但他还不放心,又找来《几近成名》和《麦田守望的女孩》进行判断。好吧,清纯,古怪,带着点狡黠的性感,契合度一百分!
电影计划在12月份开机,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他肯定不能干呆着,不然来美国就是搞笑了。
所以褚青继续在网站上查找合适的角色,所谓合适,就是不占用太多时间的配角或客串,以便打发这漫长的三个月。
第五百四十三章 玩儿闹(1)
“五月戛纳称帝,九月威尼斯擒狮,我们在为中国电影开心的同时,唯一要担心的似乎只有《天狗》和《三峡好人》的票房。两拨人本身也信心不足,表示市场有局限性,票房什么的顺其自然就好。
他们说的是实在话,我却有不同意见。
众所周知,法国有专门放映艺术院线,将近一千个放映厅,每年的观众有2000万人次,非常可观。德国也有著名的军火库影院,拥有240家艺术院线,每年也有700万人次的观众。
而中国呢?
《站台》是在广州‘缘影会’的小房间里;《世界》在商业院线放映时,包括我在内的观众只有四人,真为贾导演和褚青伤心。
其实问题很明显:一边是注水制品《英雄》《无极》票房大好,一边是执著艺术的《小城之春》《世界》门可罗雀。国内观众的审美趣味是可以信赖的,那为何不建立一条艺术院线,专门推广《天狗》和《三峡好人》这样的艺术大片?
坦白讲,我觉得中国电影人正面临着一个无比重大的历史任务,利用戛纳和威尼斯的契机,建构中国艺术电影院线的机制,并形成良性循环。
这个事情谁来做,我的最佳人选是:贾樟柯和褚青。
一个是第六代领军人物,一个是排在前十的华语演员。虽然他们主动为新人担当开路先锋,令在下佩服,但比起开创中国艺术院线体系的‘大事件’,还是小气多了。
他们现在有国际知名度,有体制认可,有圈内的话语权。此等利国利民利于艺术的大事,他们不做,还能让谁做?
要我说,现在《三峡好人》就该筹备一下全球华人首映晚会了,请来威尼斯影展主席之类的大腕捧个场,再请凤凰卫视做全球直播,同时发布建立中国艺术院线的大好消息……”
“放他娘的屁!”
范小爷看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就啪地摔了一只杯子,骂道:“谁特么写的这是,满嘴胡话!”
“《信息时报》上摘的,用的是笔名。”
林乐怡拿过簸箕,小心地将碎片收拢,劝道:“姐你消消气,不搭理他就完了。”
“你不懂!这明显找的枪手,哼,他们这回倒聪明,抹黑不行改捧杀了。”
范小爷嗤笑一声,吩咐道:“你告诉王姐,找个记者写篇访谈,就说自知资历不足,谢谢影迷和同行厚爱,以后争取多出好作品。哎对了,再通知老贾一声,给他提个醒。”
“好,我这就去。”
待小助理闪人,她才揉揉额头,平复了下心情。娱乐圈就这样,明枪暗箭数不胜数,一不留神便会中招。
建院线不是那么简单的,何况还是艺术院线,你可以不理,但架不住水军和圣母婊来道德绑架:人家说得没错啊,你俩都这么牛逼了,就应该给人民群众多做点好事儿。
擦!
所以必须回应,人不在没关系,只要公司授权,访谈可以编嘛!
……
“褚,你是个非常出色的演员,但很抱歉,这个角色已经有人选了。”
继狮门,华纳,环球的三位制片人之后,派拉蒙的某位制片人再次说出了这句话。
褚青从失落,到无奈,到如今的果然如此,淡定得让对方惊奇,笑道:“OK,希望有机会可以合作,拜拜!”
他迅速钻进那辆破福特,转眼就消失不见。
没办法啊,人家财大气粗,不是独立电影能比的。他们得考虑到北美或全球市场,宁愿用一个差很多的美国人,也不敢冒险让中国人出镜。
褚青耗费了十多天,能试的角色都去试了,一无所获。
下午两点,当他带着胡椒香肠和三明治回家时,亚历克斯正趴在桌上写写画画,抬头问道:“怎么样?”
“……”
他没说话,只是耸了耸肩。
“别灰心,褚,我知道你有多棒!”小导演鼓励道。
“再棒也抵不过我的肤色,喏!”
他咬住一根香肠,将另一个打包盒推过去,问:“你分镜画完了?”
“怎么可能,我相当于重新开始,目前只完成了三分之一。”
“我看看。”
褚青捏着那份稿纸,边吃边审,时不时地点评几句:
“这个镜头有点意思,最好用中远景,这个太烂了,改成抽烟会不会好些……她的眼睛非常漂亮,注意特写镜头……”
“OK!”
亚历克斯边听边记,态度特虔诚。
话说自丹斯切尔答应出演之后,他每天有八个小时都泡在这里,主人在,就一起讨论电影细节,主人不在,就自己琢磨分镜。
不是他死皮赖脸,而是已经被对方逼魔症了,脑袋里全是灯光、色调、画面,以及男女主角擦出的火花。
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导演来讲,那家伙的经验堪比星辰大海。
而褚青看完,随手就扔在一边,抱过笔记本继续上网。工会今天有七条新公告,三部喜剧片,一部恐怖片,一部动作片,两部科幻片。
要么找辣妹,要么找甜姐儿,要么找腹肌比胸肌还大的白痴猛男,总之,全部PASS。
“唉……”
那货伸了伸懒腰,顿觉了无生趣。
“褚!”
亚历克斯在旁边瞧着,忽然开口:“我能问一下,你是想争取什么大角色吗?”
“NO,我只是找些事情做,免得自己在开机前生锈。”
“那你为什么不试试电视剧呢?里面有很多亚裔角色,而且制度灵活,我碰巧还认识几个朋友。”
“电视剧?”
就是那种周期特长,一拍就十几季,演员没太监观众太监的东东?褚青眨了眨眼睛,这个真没想过,自己对美剧没啥印象,除了《成长的烦恼》和《霹雳游侠》。
而亚历克斯见他的反应,还误会了一下,又解释道:“你放心,很多电影演员都会去热门剧里客串,这并不丢人。”
“哦不是,我在想它的周期是否合适。”
“哈,这点更没问题。他们都是每周拍一集,剧本的操作空间非常大,最适合你这种打零工的家伙。”
……
美国电视与广播演员联合会,简称AFTRA,成员包括电视演员、歌手、录音师、舞蹈演员和广播播音员等等。
AFTRA与SAG,是好莱坞两大演员工会,都遵循所谓的首要全球规则,即为工会成员提供就业机会的制作人,如果不同意依据工会的基本团体协议为该成员提供保障,则该成员不得为该制作人工作。
SAG的监督无与伦比,比如马歇尔拍《艺伎回忆录》时,曾江从香港飞到洛杉矶,没有立刻进组,而是在比弗利山庄的豪华酒店里歇了一晚。
因为工会有规定:演员在经过长途路程后,必须要调整好身体才能进行拍摄。
相比之下,AFTRA的执行力度就差了很多。
褚青不是会员,但在亚历克斯朋友的帮助下,也获得了一些内部资料,包括《英雄》《迷失》《丑女贝蒂》的招人公告。
他只用了几秒钟的时间,就决定去《丑女贝蒂》里耍一把,轻松,不伤神,满满的正能量。
其实呢,《寻找午夜之吻》才是最重要的作品,别的都是玩闹。他现在的方向很散,在国内没戏拍才跑来好莱坞,但在好莱坞干什么?
半年就为一部电影折腾?
比较没劲,还是得有些特别的,比如广交人脉,搞懂好莱坞影视剧的制作流程并获取资源;比如从独立电影起家,然后,就像在国内做的那样……
第五百四十四章 玩儿闹(2)
美剧的制作流程相当变态,编剧先向制片人或影视公司进行口头阐述。如果对方感兴趣的话,会进一步加工这个想法,再由他们向电视台阐述。
电视台若决定拍摄,就会买下这个剧本,注意哦,仅仅是第一季第一集的剧本。经过编剧、制片人、电视台三方润色后,便能正式开拍。
而第一集完成后,先在电视台内部播放,高层的意见要完全统一,才由大BOSS在某个交易会上公布本年度的播放计划。
一个想法进行多半年的创作修改,也不一定能搬上银屏。即使播出第一季了,收视不好同样被砍。甚至于,如果前几集的收视率超烂,电视台会直接腰斩。
而在整个链条中,制片人的地位最高,其次是编剧,最后才是导演。一部完整的美剧,平均有二十来个编剧,十来个导演,尤其是情景喜剧,编剧换得比撒尿还快,因为每个人的梗是有限的。
如此杂乱的创作风格,也造成了美剧往往是神一样的开头,然后神经病一样的展开……
再说《丑女贝蒂》,于九月份开播,目前正播到第四集。按照剧情惯例,前面的铺垫和小高潮过后,总会迎来一个转折点。
贝蒂进入《摩登》杂志工作,已经取得了老板的信任和些许同事的友善,初步站稳脚跟。用膝盖想想都知道,接下来肯定是段新剧情,那新剧情就得有新人物,所以便出现了亨利。
他是公司的会计,对贝蒂很有好感,而贝蒂正与那个悲摧的前男友沃尔特纠缠。这个角色并非固定,只是编剧的一种尝试:如果第五集播出后,观众蛮喜欢亨利,自然会加大戏份,如果讨厌的话,不露面是小,把你写死了都有可能。
……
洛杉矶,片场。
《丑女贝蒂》的背景发生在纽约,但除了第一集,大多是在洛杉矶的影棚里拍摄。
早上八点半,褚青感觉很郁闷,虽然他非常轻松地干掉了那个叫什么克里斯多夫的竞争对手,但他仍然很郁闷。
据正在自己脑袋上忙叨的化妆师,和旁边的副导演闲聊得知,这部剧竟然准备了二十个编剧,以及十八个导演。
卧槽!
他根本无法理解,这能一气贯通吗?瞧瞧那烂得要死的台词就懂了!即便是自己答应的,可有那么一瞬间,真觉得被亚历克斯坑了。
“嗨,褚!”
此时,一个稍显尖锐的声音从背后传来,随即又溜到了左边,镜子里映出一位金发娇艳的美国妞儿——饰演前台小姐兼老板炮友的碧姬纽顿。
“嗨,你化完妆了?”他招呼道。
“Yeah,我比你早到二十分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