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那些容易把孩子磕着碰着的东西都被收拾到旁边的会议室里。地板铺上了厚重的软垫,让两个小孩子有地方可以趴着玩。
两个小家伙已经快半岁了。只要是醒着的时候,妹妹总喜欢到处爬来爬去,表现出极强的探索欲。哥哥则喜欢挑战颤颤巍巍的坐着,上半身靠着栏杆,吃着手指,眼睛则跟着妹妹的爬行轨迹扫来扫去。
偶尔还会因为头摆动的幅度过大,坐着坐着直接栽倒,然后哥哥也不会想办法自己坐起来,而是原地咿呀咿呀的叫几声,自然会有人冲过来,把这个小活祖宗给扶起来,继续坐在那里。
每到这个时候,妹妹就会停下爬动,扭过头好奇的看向哥哥。
在家里两个小家伙就是这么互动了,在乔泽的办公室里依然如此。
对于所里工作的人来说,只要有资格上八楼的人,听说苏沐橙今天把两个娃娃带过来了,都会找个由头来看一眼。
没办法,对这两个小家伙大家还是很好奇的。尤其是想看看乔泽的孩子看上去是不是很聪明,有没有继承乔泽衣钵的潜力。
是的,天才的孩子总会在出生时就背负上跟他们年龄并不相称的压力。承担一些本不该他们承担的期望。
好在这个时间段,两个小家伙不但感觉不到这些不该他们承担的压力,来围观他们的大人们还能自带主观天才滤镜。
即便是很平常的动作,也会被一帮大人评价为:“看,不愧是乔院士的孩子,果然是打小就聪明,哥哥这才五个来月都会坐了……”
每次听到有人这么说,小苏同学眼睛都笑成了弯弯的月牙。所以一整个早上,苏沐橙笑得脸上肌肉都有些僵了。
“嚯,让我看看这谁家的小可爱……”
“威腾教授,你好。”
“你好,乔夫人,这两个宝宝真可爱,他们这是要睡觉了吗?”
“是啊,今天玩了好久了,平时早就睡着了,大概是陌生的环境让两个小家伙很兴奋。”苏沐橙一脸温柔的看着两个小家伙说道。
医生给出的建议是,五个月的小宝宝每天要保证十五个小时左右的睡眠。刚刚喂了奶,又换了尿不湿之后,两个小家伙明显开始困倦。
尤其是妹妹,在软垫上到处爬来爬去,本就是一件很消耗体力的事情。喂完奶,换了尿片之后,在软垫上又折腾了两下,便直接趴在那里睡着了。
哥哥则发现妹妹不动了之后,眼皮也立刻开始打架,头一栽便躺在了软垫的旁边,发出均匀的呼吸声。
上了年纪的人,大概最羡慕的就是这种睡眠状态了。
“真是太羡慕你们了。”爱德华·威腾很真诚的说了句,这才看向一直坐在一边的乔泽,然后扬了扬手中的文件,神色变得严肃:“要看看么?”
看到乔泽微微点了点头,爱德华·威腾才走了过去,将手中的文件抽出最重要的一张,递了过去。
看过之后乔泽也沉默了,两人对视了一眼,相顾无言,事实上这份报告豆豆今天早上已经第一时间跟他汇报过了。他甚至知道这份报告是今天凌晨四点三十七分出的。
沉默片刻后,爱德华·威腾才说道:“好消息是,按照理论预测,光速的变化速率很慢,理论上说大概一千年才能减少1米,甚至更慢,所以近期我们无需担心什么。洛伦兹变换、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等效应可以继续使用现有公式。
但在长时间尺度上,质能等价公式还是会受影响,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长时间尺度上粒子运动跟能量分布的影响,从而重建宇宙模型跟标准模型。”
乔泽点了点头,心情很复杂。
这个世界果然遵循着雷打不动的原则,越研究就会发现问题越多。
简单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不管是GPS还是所有的激光测距技术,短期内都不会有任何影响。搞过工程的都知道,公差是一直存在的,现有的校准手段跟调整依然能有效的解决现阶段所有技术问题。
但对于理论研究这个事情就很麻烦。
如果宇宙并没有在膨胀,那么现有的宇宙学理论就要进行重构。需要计算出宇宙初始光的速度,然后才能更好的去结构诸多问题。比如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性质跟各向异性,以及宇宙的核合成过程,以解释目前观测到的元素丰度。
“当然,最好的消息还是,这意味着Q理论的正确性。我想现在没有谁还会质疑Q理论。乔教授,恭喜你。哪怕是我都没想到,数学上的证明会引出如此重大的结果。
我相信不管是百年还是千年,你的名字都是学术界无法绕开的话题。乔教授,你做好准备了嘛?”
爱德华·威腾微笑着说道。
脸上挂着的笑容,掩去了内心的苦涩感。
不是嫉妒乔泽的成就,而是这个小小的实验结果让整整一代人的研究成果都成了空中楼阁。
仅凭此一项,乔泽大概就能在物理学界封圣了。
“准备什么?”乔泽狐疑的看了爱德华·威腾一眼。
他对于在学界扬名并没有多少执念。更不会因为被记住而激动。实际上从他提出超螺旋代数几何开始,就已经达成了这一项成就。
现在全世界都已经将之称为乔代数,现在不过是多了个乔理论而已。
爱因斯坦的确很知名,甚至被捧上了神坛,但数学界被捧上神坛的人其实也很多。欧拉、高斯、傅里叶、庞家莱、希尔伯特……其实一样很多。
年轻人一般很少会去考虑身后名这种事情,这是老人才会思考的东西。
爱德华·威腾看了眼满不在乎的乔泽,说道:“准备在乔泽物理学奖的颁奖仪式给下一届获得者颁奖。我想获奖者肯定会很兴奋的。相信等到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乔泽自然科学奖的影响力大概就能超越诺贝尔奖了。”
这个判断的确很可能成为现实。一般人大概很难想象,乔泽的Q理论将在学术界带来多大的震撼,以及在年轻人心目中带来怎样的影响。
偶像这个词并不只在娱乐圈里发挥作用。事实上脱离了娱乐圈,还能在某个圈层内被绝大多数年轻一辈视为偶像的才是真正的王者。尤其是像乔泽这样,近乎根本不在公众的视野内出现,却还能让年轻一代的科研者顶礼膜拜的年轻学者。
爱德华·威腾都不敢想未来乔泽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会大到什么程度。
而今年乔泽刚刚21岁,他毫不怀疑等到这个消息公布,西林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将再次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至于这种影响力有什么用?
这么说吧,也许乔泽说某个耗资巨大的研究方向有着极大的前途,可能大家还要怀疑,还要验证。但如果乔泽说哪个方向研究毫无意义,那这个方向大概率会直接被放弃。
再加上还有豆豆……
不止是人工智能的高水平应用,又或者它推出的科研贡献度系统,更有豆豆对学术界的那些直接贡献——对于无数文献的高水准深入分析跟解读。
以上种种全是乔泽在学术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聚合在一起能产生多大的效应,爱德华·威腾不太敢想。
但有一点他是能肯定的,眼前这年轻人已经奠定了自己在学术界的神位,稳如泰山那种。
哪怕他后半辈子什么都不干,也没人能动摇他的地位。
除非再出一个惊才绝艳的家伙,能把乔泽在学术界建设的所有一切都推翻。但这显然不太可能,尤其是在数学层面。
从一个当代数学家的角度来说,爱德华·威腾觉得乔泽已经把数学这门学科发展到了目前人类对于自然所能理解的极致。
当然,并不是说未来数学不再会有发展,但这应该会建立在人们对于自然、对于宇宙更深入理解之上。按照人类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起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爱德华·威腾认为不太可能有颠覆性的发展了。
虽然爱德华·威腾觉得自己这是很中肯的评价,但落入他人的耳中,这无疑已经是极高的评价了。尤其是对于旁边刚为人母的小女生来说。
于是苏沐橙好奇的看了眼乔泽手中那一叠文件,问了句:“威腾教授,是又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么?乔哥又发表论文了?”
“不,乔教授没有发表论文。他甚至已经不需要发表论文表达观点了,因为他的论文够全世界解读一阵子了。接下来大家都会很忙。”爱德华·威腾笑着说了句,然后又看了眼已经入睡的两个小家伙,摇了摇头,径直转身离开。
说起来,接下来他也挺忙的。
苏沐橙撇了撇嘴,说话没头没尾的最可恨,但没办法,老头子的江湖地位摆在那里,有些人就是有资格摆谱。
好在她还有乔哥。
“乔哥,威腾教授给了你什么呀?怎么觉得今天他古里古怪的?”
乔泽看了眼手中的报告,直接递了过去:“CERN最新的一个项目,威腾教授拿到了完整版报告。”
苏沐橙接过报告仔细看了两页,便没了兴趣。
全英文的,看起来很吃力是其次,关键是里面各种生僻词很多。
这也是专业英语最为人诟病的地方。一些学术上的生僻词非本专业,普通人一辈子都难得见一次,而非该领域的学者大概一辈子都不会接触到,偏偏这些词语往往能够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概念和研究成果。
这就彰显出中文的优秀了。
不管多生僻的论文,只要识字,起码能把每个字都认明白,然后可以结合上下文去猜意思。
但如果是英文论文,遇到这种生僻词就只能抓瞎了。总不能把单词再拆分成字母来认。
好在这可难不倒小苏同学,她甚至不用求助乔泽,还有豆豆在。小家伙解读这些东西的能力很强。而且用起来特别方便,直接放到它的背板上,机械臂上的摄像头就能直接扫描。
“豆豆,帮我看看这篇报告。”
“不用给我复印本啦,妈妈,这是CERN今天凌晨新鲜出炉的一份实验室报告,我的数据库已经收录啦。主要讲的就是根据Q理论的推导进行实验室验证。
实验在大型强子对撞机进行,使用高精度同步辐射光源和皮秒级时间分辨仪器进行测量。最终结果显示粒子速度与理论预测存在微小偏差,支持存在光速变化的假设。”
“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光速不变不是定理么?”
“对呀,从今天开始就是错误的定理啦!不过其实还能用,因为根据计算的结果,近百万年来光速下降的速率已经逐渐趋于稳定,换句话说,在太阳系层面,基本感觉不到啦。
当然聪明的豆豆已经把相关的研究任务都下发啦,比如计算出宇宙初始第一道光的速度,这对于我们研究宇宙框架,做出准确的宇宙模型可是非常有帮助的,豆豆简直太强大啦!”
“是的,是的,豆豆你太强大了!不过你这么强大,怎么不干脆自己把这个值算出来?天啊,光速竟然是可变的!”
第437章 导师的建议
“宇宙的第一束光?哇,乔哥,听起来就好浪漫!”
光速不变被推翻大概仅在小苏同学脑子里过了一个圈,注意力便被转移到了其他事情上。
事实也的确如此,反正变得不明显,现有的一切都不会改变,变慢就变慢吧。
研究宇宙模型,找到宇宙终极奥秘,知晓宇宙的起源跟终结等等这一类问题,几乎没在她脑子里打过转。
人类毕竟只有短短百来年的寿命,普通人如果要去跟百亿年的存在较真,的确是太难为人了。
但这个问题必须得有人考虑。
通过观测结果,所有恒星最终的结局都是在消耗所有燃料之后,冷却并坍缩成一个白矮星。显然这对于地球来说是毁灭性的灾难,甚至不需要等到太阳坍缩。
大部分氢燃料耗尽之后,太阳就会进入红巨星阶段,核心收缩但外层膨胀,这一过程中,太阳可能就会直接把系内的大部分行星都吃掉了。整个太阳系最后变得死寂,成为一颗黑矮星。
如果在这一切发生之前,人类还没掌握跨星系航行的技术,哪怕那个时候人类已经征服了整个太阳系,最终的结局依然是寂灭。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从更辽阔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就必须理解宇宙的本质。
这不止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整个人类文明延续的问题,虽然现在看起来还没那么急迫。但对于人类而言,现在的确也太过弱小。
现代科技往往给人们许多错觉,只觉得人类科技发展已经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甚至已经掌握了毁天灭地的力量。但一个很扎心的事实是,人类甚至根本无法对地球造成任何不可逆的破坏。
把所有当量转化成破坏力,最多也就是让地球针对所有生物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对于地球本身大概也就只能造成那么一点皮外伤,法律意义上的轻微伤都不一定够得上。
很尴尬,也很真实。
炸掉一颗星球,说起来很简单,但想要实施却很难。光是所需要的能量就超过了人类能量生产综合以及储存能力总和。所以了解跟操控行星级的物理过程是的确是件很有意思且难度极大的事情。
……
办公室里,乔泽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CERN出的验证结果,虽然从理论上再次证明了Q理论验证的正确性,但乔泽心情也不算好。
如果宇宙的光速经历了一个由快到慢的过程,也让整个宇宙的结构变得更为复杂。
真的,他对于Q理论的推导,最初真的只是以数学为基础的。最初的聚焦点其实依然在微观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