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534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5:34

  李谕说:“无线电的前景足够宽广,愿景本身不难实现。而就是这种预期,继续催生无线电‘自媒体’野蛮生长。”

  “自媒体又是?还有野蛮生长?”史量才再次打断李谕。

  李谕只好解释:“自媒体就是个人电台,或者一个人创办的个人报纸。如果很多的话,不就是野蛮生长。”

  “有道理!”史量才说,“李谕院士您创造新词语的能力令人折服。”

  李谕顺着说道:“这就是白话文的力量。”

  史量才说:“我们报人其实也爱传播能力强的白话文。”

  李谕说:“泰坦尼克号的航线,正好经过业余无线电干扰的重灾区,船只报务员途经此地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跟各种来历不明的无线电台斗嘴。从传回的讯息看,泰坦尼克号上的报务员很可能将附近的一艘轮船误认为是私人电台,并警告过它。导致这艘轮船对泰坦尼克号关了机。他们在关机前发出的冰山预警,也被泰坦尼克号当做了恶作剧。”

  史量才说:“似乎存在人祸嫌疑?”

  李谕说:“不敢说人祸占了几成原因,但船只管理层的过度自信,肯定对这件事负有一定责任。不巧的是,当时船上的马可尼电报机出了故障,经过七小时才检修成功。而豪华游轮一向有发电报的业务,你可以代入想象,在一艘世界上最豪华的游轮上给朋友发电报,是一件多么满足虚荣心的事情。”

  类似于后世发朋友圈。

  史量才点点头:“我在上海滩接触过许多富人,能够理解。”

  李谕说:“7个小时的停机让乘客的待发电报堆积如山。在泰坦尼克号出事前的5个小时,船上的报务员一直在发送‘旅途很愉快,船很棒’这类信息。泰坦尼克号成了该海域最为聒噪的无线电发送点,附近船只的报务员早就听厌。等船只真的遇险,泰坦尼克号发出求救电报时,很多附近船只第一时间根本没反应过来。”

  史量才道:“我之前在英国报界朋友那听过很多沉船原因分析,您说的细节让我感觉又打开了新天地。那有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李谕说:“很简单,对无线电的波段进行管制以及限制,让无线电在合理的道路上发展。”

  史量才说:“专业的问题,我就听不懂了。”

  李谕又给他稍微讲了讲波段,史量才一一记下。

  这篇报道发出后,肯定会引起国内对无线电更高的重视。

  李谕希望更多国内青年学子投身到无线电发展中。

  通信的力量真的非常大,在抗战时期绝对可以大大减少无谓的伤亡。

  等史量才做好记录后,李谕突然又说:“量才兄弟,有没有想法把《申报》买下来?”

  史量才一愣:“现在申报的经营确实有些下滑,我有所想法,但盘下报社至少需要12万银圆。”

  李谕说:“钱不是问题,只要你有胆识接下报社,我会联系实业部张謇部长共同为你筹资。”

  史量才拱手道:“量才绝不会辜负重托。”

  李谕笑道:“那就好说了!”

  《申报》的真正壮大,就是从今年史量才接手开始。

第五百二十七章 清华开学

  此时《申报》处于一个相对的低谷期,可能因为现在涌现出来的报纸太多,形成了一定冲击。

  不过论办报能力,众多新报的创始者或者运营者大都不能和史量才这种专业报人相提并论。

  李谕开着车前往清海军部找张謇,——清海军部旧址是临时政府的责任内阁办公地。

  提到民国风情,很多人往往都会联想到上海外滩的西式建筑,或者天津的五大道、南京的颐和路,但基本没人提北京城。

  可北伐之前,北洋政府的统治中心一直在北京,在民国史上绝对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不知为何,大家印象中民国的北京总是胡同、大褂之类。许多民国影视剧也是如此,演到上海滩或者天津五大道都是西式建筑外加西装、旗袍、发油、香烟,到了北京城就变了风格。

  莫非是历史的惯性?

  不过北京城并非完全没有近代风格的西洋建筑,眼前的清陆军部和海军部便是典型,它们是北京城里少有的仿西式建筑,并且还是建筑群。

  位置在后世的张自忠路,清末民国时期叫做铁狮子胡同。

  陆军部大楼于1906年左右修建,相比旁边紧挨着的海军部要更加巍峨一些。

  修建这两座大楼用的据说是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颐和园的余款。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便在陆军部大楼,此后一年多的办公地点也在这儿。

  而国会、内阁的办公楼则在旁边的海军部大楼,参议院还有一处办公场所在象来街。两地离着还挺远,一个在北京城东北角,一个在西南角。

  总之清陆军部和海军部在一段时期里,是全国的权力中枢所在地。

  刚下车,李谕就遇到了蔡元培,与他一同进去找到了张謇。

  张謇听完李谕的话,当即表态:“《申报》几年前好不容易被咱们自己国人买下,只可惜买主席子佩不会经营,我看着都心痛。让史量才早点买下来也好!对方要多少钱?”

  李谕说:“开价12万元。”

  张謇想了想说:“席子佩从洋人手里花了75000元买下,转手就赚这么多,关键到他手里的这几年《申报》反而在下滑。能不能便宜点?”

  李谕说:“时过境迁,而且价格不算很高。趁着他决心想卖,不如干脆点赶紧盘过来。”

  张謇道:“如此也好,这钱咱们凑凑能拿得出来。”

  张謇搞了多年实业,是个有钱的主儿,李谕自然更不差钱,12万元轻轻松松。

  购买《申报》动作一定要快,不然如今的主家席子佩很可能会后悔。

  席子佩从1906年开始磋商,直到1909年才完全买下《申报》。而卖《申报》则很快,几个月就谈妥。

  事后他果然后悔,因为史量才经营得太好,《申报》销量节节攀升,价值水涨船高。

  于是席子佩在三年后聘请律师起诉,辩称他卖出的只是报馆产业,“申报”这个商标并没有卖给史量才,所以史量才不能以“申报”为名出版报纸。

  他请的律师挺有能耐,抓住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法律漏洞,让史量才吃了个暗亏。史量才最终败诉,只能又拿出24.5万元给席子佩。

  然而席子佩得到这笔巨款后仍不甘心,办了个《新申报》想竞争一下,结果一年后就因经营不善停刊,好歹是把钱又都赔了进去。

  届时李谕得嘱咐好史量才,合同务必加上包含申报商标权的条款。

  蔡元培又对李谕说:“现在教育部需要招募一批人员,疏才兄弟既然不愿进入政坛与我们‘同流合污’,总该帮着给介绍点人,不然我不就成了光杆司令。”

  李谕笑道:“应该的。”

  蔡元培说:“理科人才你比较熟,让他们在教育部挂个职,薪水不要白不要,然后本身大学讲师或者工程人员的本职不耽误。”

  李谕说:“我明白了。”

  虞和钦过不了多久就会回国,他不仅热爱化学,同时是个有管理能力的人,很适合在教育部做点事。

  鲁迅今年也会受聘于教育部。

  民国时期,普通工人工资很低,一个月也就十来个大洋,但鲁迅在教育部每个月工资有二三百元,妥妥的高收入人群。

  离开海军部大楼后,李谕把钱先给了史量才,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专门请个律师拟定合同。

  史量才虽然不像李谕这种穿越者一样知道未来会怎样,但看李谕言之凿凿,而且十多万的交易真心是个大买卖,于是同意了。

  送别史量才没几天,清华学校终于开校。

  李谕身上还有监督一职,必然要去一趟。

  李谕照例开上小汽车,出了西直门,然后沿着一条马路向着海淀西北而去。

  此时的海淀只是个寻常市镇,蛮荒凉。不过通往清华的这条路由于还通着颐和园、圆明园,基本上每天都有人维护,道路条件还算不错。

  从晚清开始,沿途就有好几处步军统领衙门安置的维护点,里面有清道夫。李谕在路上时不时看到他们在道上洒黄土,然后一勺一勺泼清水。

  李谕的车走的是两旁铺石的路,也能走套马大车。

  此时已经到了春天,路两旁的官柳枝繁叶盛,如果傍晚在这条路上行走,绝对是上夕阳古道,情景幽绝。

  清华首任校长唐国安与之后的第二任校长周诒春共同在门口迎接李谕。

  周诒春刚刚留学归国,唐国安非常器重他,点名让他做了教务长。

  “国禄(唐国安字)兄,诒春,别来无恙。”李谕下车后与他们打了招呼。

  唐国安说:“疏才兄弟,你可是个大香饽饽,我听说你在上海创建了一所大学,又被严复叫去北京大学代课,我都怕你不再回清华学校。”

  “怎么可能!”李谕笑道,“反而国禄兄本可于参议院中谋得高位,却仍然留在学校中,令人钦佩。”

  辛亥之后,以前一同在清华学校的周自齐、颜惠庆、范源濂等人都当上了新内阁的高官,只剩下唐国安。

  本来唐国安也能在国会中有显赫官职,毕竟他学历没得说,背景也深得很,与内阁总理唐绍仪既是同乡又是同学,还是同宗同辈的叔伯兄弟。

  唐国安说:“疏才不爱仕途,我也一样,还是在清华更顺心。”

  几人向校园中走去,李谕随口问道:“有多少学生回来了?”

  唐国安说:“还不错,回来了360人。”

  差不多都回来了,毕竟清华的条件放眼全国都是数得着的好。

  而且目前念清华的学生不像京师大学堂一样存在不少混日子的,大都有明确目标。况且他们头上顶着“赔款学校”“国耻学校”“中国战败纪念碑”之类的帽子,心中存在强烈的爱国心。

  李谕又问了个关键问题:“经费问题怎么样?”

  唐国安叹了口气说:“学校停课半年,就是因为辛亥时被扣发了经费。如今袁大总统依旧克扣,我不得不向华俄道胜银行借了20万两,心想以前扣发的庚款还有今年的庚款到位后就可以还上,不过袁大总统根本不批。现在华俄道胜银行的经理动不动就给我发电报催促还款。”

  所以说老美还是不够懂中国,他们虽然制定了很多政策保证庚款必须用作教育,不过袁世凯是什么人?他连国会都不放在眼里,会按规矩办事?

  即便财政部部长周自齐是清华创校元老,也没得办法。

  李谕皱眉道:“经费是个大麻烦,我可以先帮你稳住华俄道胜银行,然后再共同找袁大总统说明此事。国禄兄只管好校务就是。”

  历史上,唐国安一年后就病逝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所有的精力一半用在了校务上,另一半全在经费上。

  唐国安道:“休息半年,我倒是对学校的发展有了更加完整的规划。我已从教育部蔡部长那儿获得准许,把学务处、学校、驻美监督处三个部门合为一个,所有事务都归由学校管理,这样外务部以及美国方面就无法插手,咱们自己可以做决定。”

  李谕道:“这样最好,不管外务部还是美国人,都不可能比身在学校的管理层更懂学校。”

  唐国安又说:“我还准备把过往中等科5年、高等科3年的五三制改回中等科4年、高等科4年的四四制,并充实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留美后的适应能力。其中理工课程的详细安排,还要疏才兄弟多多帮忙。”

  李谕道:“在所不辞。”

  目前的清华,确实称不上“大学”,叫做清华学校很合适。

  但清华的学业压力相当大,八年学制也是全国最长的,按照清华校章,学生经过四年学习之后,中等科毕业能达到美国高中一、二年级水平,高等科毕业能达到美国大学一、二年级水平,相当于美国的初级大学。

  然后学生赴美,可以直接上大学三、四年级,缩短上大学的期限,为早日进入研究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创造条件。

  总之唐国安的这些措施很切合清华情况。

  说话间,唐国安不时捂一下胸口,咳嗽两下,身体已经开始有重病征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4页  当前第5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4/7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